江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C栋十七层。
一块崭新的牌子挂在走廊尽头的玻璃门旁。
牌子上面写着“江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办公室”的烫金大字。
在林远的一再要求下,没有剪彩仪式,没有领导致辞,甚至连一盆庆贺的花篮都没有。
这个被赋予了撬动全省未来经济版图重任的新生机构,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呼吸。
办公室内部,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近千平米的开阔空间里,只稀稀拉拉地摆放着十几套崭新的办公桌椅,崭新到连表面的塑料保护膜都还没来得及撕掉。
除了几台刚刚联网的电脑和一些办公设备,再无他物。
整个十七层,除了林远和从青川跟他一起过来的顾盼,再无第三个人。
“老板,”顾盼看着这空旷得有些过分的办公室,苦笑着汇报道,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那边说,咱们这属于新增单位,办公经费的预算还在走流程,电脑和桌椅都是从兄弟单位的仓库里临时调拨过来的。至于车可能还得等下一批采购指标下来。”
林远对此毫不在意。
他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处城市那片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川流不息的车河,眼神平静而又深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淡淡地说道,“但我们需要的‘粮草’不是车子和办公室,而是信息数据。”
他转过身看着顾盼,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小顾,接下来一周你什么都不用干,就做一件事。”
“把省发改委、经信厅、科技厅、商务厅……所有跟经济相关的部门,近五年来的所有工作报告、产业规划、统计年鉴、重点项目档案,全部给我调过来。我要电子版,最原始、最未经修改的那种。”
顾盼的心,猛地一凛。
他知道,老板这是要开始他上任后的第一步——看天。
……
整整三天。
林远将自己关在了这间空旷的办公室里。
除了必要的喝水和上厕所,他几乎没有离开过那张办公桌。
顾盼成了他唯一的联络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将海量的数据和文件,分门别类地整理好,然后像投喂一样,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林远的电脑里。
江南省,这个全国排名前五的经济大省,它的家底、它的脉络、它的优势与顽疾,在林远的眼前,被一点点地解构成最原始的数据流。
优势很明显: 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两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坐拥三所985高校和十几所重点科研院所。
但问题,同样触目惊心。
“大而不强”: 传统制造业占比过高,产业附加值低,在芯片、工业软件、新材料等核心技术领域,被“卡脖子”的情况极其严重。
“东热西冷”: 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以省会南江为核心的东部地区,几乎吸纳了全省80%的资源,而广大的西部山区,则长期处于发展的“塌陷区”。
“路径依赖”: 各地市为了追求GDP,依旧在疯狂地搞“土地财政”和“基建竞赛”,在新兴产业的布局上,雷声大、雨点小,同质化竞争严重,遍地开花的“高新园区”,实际上一半以上都是“僵尸园区”。
三天后,当林远合上电脑,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站起身时,整个江南省的经济版图,在他脑海里已经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一张标注着每一处富矿和雷区的作战地图。
“天”看完了。
接下来该看“地”了。
江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企业注册综合窗口。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书生气的年轻人,正焦急地在窗口前来回踱步,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就是林远。
为了这次“微服私访”,他特意换上了一身从顾盼那里借来的、略显陈旧的休闲装,鼻梁上还架了一副没有度数的平光眼镜。
“同志,您好,”他第十五次,将一沓厚厚的材料从窗口递了进去,“您再帮忙看看,这次的材料应该齐了吧?”
窗口里那个负责审核的年轻女孩,连头都没抬只是不耐烦地将材料推了出来,语气生硬。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的项目涉及‘新型半导体材料’,属于‘特殊行业’!除了工商注册的基本材料,还必须提供由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三家单位联合出具的‘项目技术安全性与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少一样都不行!下一个!”
林远拿起那沓材料,脸上露出了一个委屈和无奈的表情。
“可是同志,”他压低了声音,近乎恳求地说道,
“我去过这三个单位了。经信委的领导说,要先拿到科技局的‘技术认定’,他们才能出报告;科技局的领导又说,要先有环保局的‘环评意见’,他们才能给认定;可环保局的领导说,我的项目都还没立项,厂房都没影儿他们根本没法做‘环评’啊!这……这不是一个死循环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