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节的余热还未散去,社区活动中心的公告栏前就贴出了一张新海报——“田园应急实战课堂”即将开课。海报上,薄荷、马齿苋等植物的卡通形象旁,用醒目的字体写着“手把手教你用田园植物应对突发状况”,下方还标注了课程内容:伤口止血、蚊虫叮咬急救、轻微食物中毒处理等实用技巧。消息一出,不仅本社区居民踊跃报名,周边小区的住户也纷纷打电话咨询,短短两天就报满了三十个名额。
开课当天,乐乐和林阿姨早早来到菜田旁的空地上布置场地。她们用竹篱笆围出一个临时课堂,地上铺着野餐垫,旁边摆着急救箱、晒干的植物干货、研磨工具和装满清水的水桶。社区医院的王医生也带着听诊器和血压计赶来,笑着说:“今天我既是讲师,也是‘急救后盾’,保证大家学得安全、学得实用!”
上午九点,学员们准时到场。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有退休在家的老人,还有几位从事户外工作的年轻人。大家围坐在野餐垫上,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眼神里满是期待。
“欢迎大家来参加应急实战课堂!”乐乐拿着话筒站在中间,身后的菜田绿意盎然,“上次采收节,大家学会了制作干货和药膏,今天我们要把这些田园宝贝的用法落到实处,教大家应对生活中常见的突发状况。首先,我们从最基础的伤口止血开始——有请老周大叔给大家分享经验!”
老周拿着一把马齿苋走上前,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上次我用马齿苋给小孩止血的事,大家都听说了吧?其实方法很简单!”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把新鲜马齿苋洗净,用石头或擀面杖捣烂,直到出汁,然后直接敷在流血的伤口上,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好,很快就能止血。如果没有新鲜的,用晒干的马齿苋泡软了也能用!”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学习,老周用道具模拟伤口,一步步演示操作流程。学员们看得格外认真,有的拿出手机录像,有的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来自阳光小区的王大姐举手提问:“周大叔,要是伤口比较深,也能用这个方法吗?”
王医生立刻补充道:“马齿苋主要用于浅表伤口的应急止血,如果伤口较深、流血不止,还是要先按压止血,及时去医院处理。但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马齿苋可以作为临时急救的选择,能为就医争取时间。”
接下来,林阿姨教大家制作应急驱蚊水。她把薄荷叶片和艾草放入蒸馏器,加入清水,点燃酒精灯:“薄荷和艾草里的成分能驱赶蚊虫,蒸馏出来的汁液就是天然驱蚊水,喷在身上不仅安全,还能缓解蚊虫叮咬后的瘙痒。”
等待蒸馏的间隙,乐乐教大家处理轻微食物中毒。“夏天食物容易变质,要是不小心吃了变质食物,出现恶心、腹泻的症状,可以用蒲公英和马齿苋煮水喝。”她指着旁边的陶罐,“取晒干的蒲公英根茎10克、马齿苋20克,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放温后饮用,能缓解肠胃不适。但如果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学员们听得格外专注,一位从事外卖行业的年轻人小孙问道:“乐乐老师,我们经常在外奔波,万一在外面遇到突发状况,没有现成的干货怎么办?”
乐乐笑着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很多常见的植物都有应急作用,比如路边的车前草也能缓解腹泻,我们下次可以专门开一堂‘野外应急植物识别课’。今天大家先把菜田这些植物的用法学会,以后出门可以随身带一小包干货,就像随身应急包一样!”
实战演练环节,大家分成小组动手操作。小秦带着宝宝,跟着老周学习马齿苋止血;王大姐和几位学员一起制作驱蚊水;李奶奶则耐心地教年轻人如何辨认蒲公英的根茎。菜田边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时不时传来提问声和欢笑声。
突然,一位学员不小心被竹篱笆划伤了手指,鲜血立刻流了出来。大家都吓了一跳,乐乐却镇定地说:“别慌!正好用我们刚学的方法实战演练一下!”她立刻采摘了几片新鲜马齿苋,洗净后捣烂,敷在学员的伤口上,再用纱布包扎好。没过几分钟,伤口就停止了流血。
“太神奇了!”受伤的学员看着包扎好的手指,惊讶地说,“没想到马齿苋止血效果这么好,比创可贴还管用!”
王医生检查后点点头:“处理得很规范,这样的应急方法在生活中真的能派上大用场。”
中午时分,课程接近尾声。大家看着自己制作的驱蚊水和记录满满的笔记本,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孙拿着刚做好的驱蚊水,兴奋地说:“以后夏天跑外卖,再也不怕被蚊子咬了!回去我还要教同事们这些方法!”
一位退休老人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没想到自己种的菜也能救命。今天学到的知识,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帮助别人,太有意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