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 > 第七十三章 皇后着故衣叩御书房

坤宁宫的午后静得发慌,鎏金铜炉里燃着的百合香漫过窗纱,落在铺着云锦地毯的地面上,却暖不透殿内的沉寂。

皇后坐在梳妆台前,指尖捏着枚刚绣好的并蒂莲银簪,针脚细密得能映出人影——这是她为太后准备的寿礼,本想着让太子送去,讨太后欢心,却没想刚绣到一半,就听见殿外传来宫女慌乱的脚步声。

“娘娘!不好了!”贴身宫女锦书掀帘进来,脸色苍白,声音发颤:“前……前朝传来消息,三司会审查明,太子殿下指使暗卫伪造账本、栽赃五皇子殿下,陛下震怒,已下旨将太子殿下禁足东宫,闭门思过!

刘御史也被贬为庶民了!”

皇后捏着银簪的手猛地一顿,针尖刺破指尖,殷红的血珠滴落在雪白的锦缎上,像朵骤然绽开的红梅。

她愣愣地看着那滴血,半晌没回过神来——太子是她唯一的儿子,自小被她护在羽翼下,虽有野心,却从没想过他会铤而走险,用栽赃的手段对付景淮初。

禁足东宫,看似轻罚,却等于断了太子近期接触朝政的可能,再加上之前宫宴楚清颜出彩、景淮初得太后青睐,这一禁足,东宫的势头怕是要彻底弱下去了。

“禁足……多久?”皇后的声音干涩得像被砂纸磨过,指尖的血珠顺着银簪滑落,滴在梳妆台上,晕开一小片红。

“传旨的内侍没说具体时长,只说‘待其反省透彻’。”锦书连忙上前,拿出帕子想替她擦去指尖的血,却被皇后抬手避开。

皇后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棵半枯的老槐树——这棵树是她嫁入东宫那年亲手种的,如今枝桠稀疏,连春夏都难长新叶,倒像极了她如今的处境。

她嫁入皇家三十载,从太子妃到皇后,一路谨小慎微,靠着“端庄温婉”的名声站稳脚跟,可皇上对她,始终隔着一层。

唯有年少时那段时光,是她心底唯一的暖——那时皇上还是四皇子,她是吏部尚书家的嫡女,他在桃花树下为她折枝,说“往后我若得天下,定让你穿遍世间最好的衣”。

后来他真的登了基,却只在她封后那年,送了套绣着“岁岁安”纹样的云锦常服,说“这料子软,适合你”。

这套衣服,她一直压在衣柜最底层,舍不得穿,只在每年他们的定情日拿出来晾晒。

如今太子被禁足,她知道,寻常的求情只会惹皇上厌烦,唯有那点旧情,或许能让皇上对太子手下留情。

“锦书。”皇后转过身,语气已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只是眼底还藏着未散的慌乱:“去把我衣柜最里面的那只紫檀木匣子取来,就是刻着‘岁岁安’的那只。”

锦书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快步走向内室。

那只匣子她见过,每年三月初三,皇后都会亲自擦拭,里面装着的衣服,是皇上登基初年赏赐的,料子是江南进贡的顶级云锦,绣着细密的“岁岁安”纹样,边角还缀着小小的珍珠,是当年最时兴的样式,只是如今已少见人穿。

一会锦书捧着紫檀木匣子回来,打开后,云锦的光泽在殿内漫开,像揉进了春日的暖阳。

皇后伸手抚摸着衣料,指尖触到柔软的纤维,还有那些绣得规整的“岁岁安”字样,眼眶忽然有些发热——那年她生辰,皇上就是穿着玄色常服,亲手将这套衣服递到她手里,说“愿你岁岁平安,也愿我们……岁岁相守”。

可后来,后宫妃嫔渐多,他来坤宁宫的次数越来越少,这句“岁岁相守”,也渐渐被淹没在朝堂的纷争里。

“帮我换上。”皇后脱下身上的石青色朝服,露出里面的月白中衣。

锦书小心翼翼地展开云锦常服,帮她穿上。

衣服的尺寸依旧合身,当年皇上特意按她的身形定制,如今三十年过去,她虽添了些年岁,却依旧能穿得妥帖。

领口的珍珠缀子轻轻垂在颈间,走动时发出细碎的声响,像那年桃花树下,他为她折枝时的脚步声。

“娘娘,这支并蒂莲银簪……”锦书看着梳妆台上的银簪,犹豫着要不要为她戴上。

皇后摇摇头,取过一支素银扁方,簪在发间:“不必,这样就好。”

她要的不是华贵,是那份藏在旧衣里的回忆,是能让皇上想起年少情谊的模样。

换好衣服,皇后对着铜镜整理了衣襟,确认“岁岁安”的纹样清晰可见,才转身对锦书道:“备轿,去御书房。”

坤宁宫到御书房的宫道很长,轿子走得平稳,皇后坐在轿内,指尖反复摩挲着袖口的纹样,心里满是忐忑。

她不知道皇上见了这套衣服,会不会想起过往;不知道他会不会念及夫妻情分,对太子从轻发落。

轿子停下时,御书房外的侍卫连忙躬身行礼:“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走出轿,抬头望着御书房的朱红大门,门楣上的“勤政”二字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李德全正站在门口,见她来,连忙上前:“娘娘,陛下正在里面批阅奏折,要不要老奴先通报一声?”

“不必,我自己进去就好。”皇后轻轻摇头,推开御书房的门。

皇上正坐在紫檀木御案后,手里拿着三司会审的卷宗,眉头微蹙。

听到脚步声,他抬头望去,在看到皇后身上的云锦常服时,瞳孔骤然收缩,握着卷宗的手顿了顿——这套衣服,他记得,是他登基那年送给她的生辰礼,料子是他特意让人从江南加急运来的,纹样是他亲自选的“岁岁安”,寓意平安顺遂。

“你怎么来了?”皇上的声音比平日温和了些,放下手中的卷宗,指了指御案旁的锦凳:“坐吧。”

皇后走到锦凳旁坐下,没有像往常一样谈朝政或后宫琐事,只是看着皇上,轻声道:“今日翻衣柜,看到这套衣服,想起当年你送我时的模样,便想着穿来给你看看,你看,还合身吗?”

皇上的目光落在她袖口的“岁岁安”纹样上,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那年他刚登基,朝局不稳,是她陪着他处理奏折到深夜,是她在他被太后训斥时默默递上热茶。

后来他后宫渐丰,与她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忘了,她也曾是那个能与他并肩看桃花的女子。

“合身。”皇上的声音低了些,拿起案上的茶杯,却没喝:“你穿这个,很好看。”

皇后低下头,指尖捏着衣角,语气带着几分试探:“陛下,我听说……太子被禁足了?”

皇上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他做错了事,该罚。

伪造账本、栽赃兄弟,若不严惩,恐难服众,也难让他明白,储君之位,靠的不是阴谋诡计,是民心与能力。”

“我知道他错了。”皇后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却依旧保持着端庄:“他自小被我惯坏了,性子急,野心重,却从没想过要伤害谁。

这次……他也是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陛下,我知道您生气,可他终究是您的儿子,是咱们的儿子……”

她没有说“求您从轻发落”,只是提起“咱们的儿子”,提起那份藏在旧衣里的夫妻情分。

皇上看着她眼底的泪光,又看了看她身上的云锦常服,想起那年桃花树下的约定,心里忽然软了几分——他对太子的野心不满,却也知道,太子是他与皇后唯一的儿子,若真严惩,皇后怕是也承受不住。

“朕知道。”皇上叹了口气,站起身,走到皇后身边,目光落在她颈间的珍珠缀子上:“禁足东宫,是为了让他反省,也是为了保护他。

如今朝局复杂,他若再掺和进去,恐会被人利用,惹出更大的祸事,待他想明白,朕自会让他出来。”

皇后心里一松,连忙起身躬身行礼:“谢陛下。

臣妾知道,陛下心里始终有他,有咱们这个家。”她抬起头,眼底的泪光未散,却多了几分笑意——这套旧衣,终究是起了作用,皇上虽没明说会缩短禁足时间,却也承诺了“会让他出来”,这已是她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皇上看着她的模样,想起年少时的时光,伸手轻轻拂去她发间的一缕碎发——这个动作,他已多年未曾做过,指尖触到她发间的素银扁方,竟有些陌生的温柔。

“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坤宁宫吧。”他的声音温和了些:“太子那边,朕会让人多照看,不会让他在东宫受委屈。”

“谢陛下。”皇后再次躬身,转身退出御书房。

走到门口时,她回头望了一眼,见皇上正看着她的背影,目光复杂,却没有了之前的冷意。

御书房内,皇上重新坐回御案后,目光落在皇后刚坐过的锦凳上,又拿起案上的三司卷宗,却没再看进去。

他想起皇后身上的云锦常服,想起那些年的桃花与承诺,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他终究还是念及了旧情,或许,这不仅是为了皇后,也是为了那个年少时,还相信“岁岁相守”的自己。

皇后坐在回宫的轿子里,指尖依旧摩挲着袖口的“岁岁安”纹样。

夕阳透过轿帘,落在纹样上,泛着暖光。

她知道,太子的禁足不会太短,东宫的势头也难以立刻恢复,但至少,皇上没有彻底放弃太子,她还有机会,慢慢为太子铺路。

轿子驶过那棵半枯的老槐树,皇后望着窗外,心里默念:你一定要好好反省,娘会帮你,会让你重新站起来。

宫道旁的宫灯渐渐亮起,暖黄的光映着轿帘,将皇后的身影拉得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