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 > 第四十七章 御笔亲允镇国将军府

早朝的钟鼓声刚散在紫禁城的朱红宫墙上,养心殿内已飘起淡淡的龙涎香。

皇帝坐在紫檀木御案后,指尖捏着一本刚从边关递来的奏折,眉头微蹙——西哨卡虽因了望塔安稳了不少,却仍有蛮族小股骑兵在边界游荡,需再调些粮草过去。

李德全站在殿角,手里捧着叠好的明黄色龙纹批纸,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打扰了皇帝的思绪。

“李德全。”皇帝忽然放下奏折,指了指御案左侧的一堆文书:“把今日早朝后的折子分分类,边关急报先呈,其余的按部院归置。”

“老奴遵旨。”李德全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奏折,指尖拂过一本封皮写着“五皇子景淮初奏”的折子,脚步顿了顿,轻声道:“陛下,五殿下的折子,是昨日傍晚递进来的,说是加急件。”

皇帝抬眼,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这小子,刚回朝阳城没几日,又有什么事要奏?

呈上来。”

李德全连忙将景淮初的折子递到御案上。

那折子是用景淮初惯用的玉扣纸写的,封皮端正地写着“奏为恳请御赐府邸名号事”,字迹遒劲,却比往日的奏折多了几分规整,显然是用心写的。

皇帝捻着折子边角,缓缓展开,景淮初的字迹便映入眼帘,先是提及楚将军多年驻守边关的功绩,从早年击退蛮族入侵,到近年镇守西哨卡,桩桩件件都写得详实。

再说到楚清颜想将京城石榴园府邸改名为“镇国将军府”,并非为一己私利,而是想让楚将军“得朝廷体面,安边关将士之心”。

最后还提了句:“清颜言,楚家世代忠君,唯愿国门永固,不敢求额外恩宠,只盼父帅半生戎马能得陛下认可”。

皇帝看着折子,指尖轻轻敲击着御案,眉头渐渐舒展。

他想起上月景淮初呈递的了望塔模型,想起楚清颜在信里写的“尽心为边防效力”。

又想起楚将军多年来的奏折——从无半句邀功之语,只字片语都是边关防务、将士冷暖。

这父女俩,倒真是一路人,都把“忠”字刻在骨子里,连求个体面,都是为了边关、为了将士,而非自己。

“这楚清颜,倒真是个通透的。”皇帝轻声感叹,眼底满是欣赏:“不想着借婚事给自己谋好处,反倒替父亲争这份体面,还说‘不敢求额外恩宠’,这份重情重义,又不矫揉做作,倒比京中那些只知争风吃醋的贵女强多了。”

李德全在一旁笑着附和:“可不是嘛,陛下。

前几日老奴还听内务府的人说,五殿下为了给**县主做头冠,特意让宫里的绣娘简化了纹样,就怕县主不爱繁复的。

而如今县主又想着给楚将军争体面,这俩人倒是心意相通。”

皇帝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手指点了点折子上“清颜言”三个字,带着几分打趣:“你说这景淮初,往日在朝堂上还算有几分主意。

如今倒好,连奏请折子都要把媳妇的话搬出来,真是被拿捏得妥妥帖帖。”话虽带着笑骂,眼底却满是欣慰,景淮初能这般懂楚清颜的心意,愿意为她的家人奔走,这份体贴,比任何政绩都更让他放心。

皇帝放下折子,起身走到窗边。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殿内的金砖上,映出淡淡的光影。

窗外的玉兰花刚谢,枝头还留着几片嫩绿的新叶,让这庄严的宫殿多了几分生机。

皇帝望着远处的皇子府方向,思绪飘到了楚将军身上——那楚将军驻守边关三十余年,身上的伤疤比宫里的奏折还多,去年蛮族突袭,若不是楚清颜带兵绕后,西哨卡怕是要损兵折将。

现在楚清颜想给父亲争个“镇国将军府”的名号,既是尽孝,也是为了让楚家在京中有个体面,稳定军心,这要求,合情合理。

“李德全,取朕的朱砂笔来。”皇帝转身回到御案前,语气郑重:“再拿张洒金宣纸,朕要亲笔写批复。”

李德全连忙应着,取来上好的朱砂笔和洒金宣纸,又仔细磨好墨。

皇帝提笔蘸墨,笔尖悬在纸上片刻,随即落下——先是同意将石榴园府邸赐名“镇国将军府”,字迹遒劲有力,透着皇家的威严。

接着写道“楚将军忠勇一生,护国安邦,其家眷可于镇国将军府长住,无需再拘于朝阳城”。

笔锋稍缓,多了几分温情,最后特意添上“**县主出嫁之日,可从镇国将军府启程,着礼部按县主规制筹备,不得有误”。

这一笔一划,都透着对这桩婚事的重视。

写完后,皇帝放下朱砂笔,又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对李德全道:“把这批复仔细装裱好,再附一封朕的口谕,让驿卒加急送往朝阳城将军府,务必在三日内送到景淮初和楚清颜手上。”

“老奴遵旨。”李德全双手接过批复,小心地放在锦盒里,又问道:“陛下,要不要跟礼部那边打个招呼,让他们提前准备**县主从镇国将军府出嫁的事宜?

比如仪仗、路线什么的。”

“嗯,你想得周全。”皇帝点头:“你去跟礼部尚书说,镇国将军府那边的仪仗路线,要按县主出嫁的最高规制来。

既要体面,又不能太过张扬,免得让京中其他勋贵说闲话,另外让工部也去看看府邸,若有需要修缮的地方,尽快派人修整,务必让楚家家眷住得舒心。”

“老奴记住了,这就去安排。”李德全躬身行礼,捧着锦盒快步出殿,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他知道,这批复一到朝阳城,五殿下和**县主定是满心欢喜,将军府的氛围也定会更热闹。

养心殿内又恢复了安静,皇帝拿起景淮初的折子,再看了一眼,嘴角忍不住向上弯起。

他想起楚清颜改良的了望塔即将批量送往边关,想起景淮初和楚清颜的婚期将近,想起楚将军在边关安稳驻守。

忽然觉得,这江山能有这般安稳,离不开这些忠勇之人的付出——楚将军守国门,楚清颜献巧思,景淮初懂体谅,而他这个皇帝能做的,便是给他们应得的体面与认可。

皇帝走到御案旁,拿起另一本关于边防粮草的奏折,却没像之前那般蹙眉。

指尖拂过奏折上的“西哨卡”三字,他仿佛能看到将士们用着新的了望塔,警惕地望着边界。

窗外的风透过窗缝吹进来,带着淡淡的花香,拂过御案上的批复与折子。

皇帝望着窗外的晴空,心里忽然觉得,今年的秋天,比往年更温暖些——因为有坚守的忠勇,有体谅的温情,有即将到来的圆满婚事,更有这江山安稳、百姓安乐的踏实。

而此时,养心殿外的驿卒已备好快马,锦盒被小心地固定在马鞍上。

随着一声清脆的马鞭声,快马踏着晨光,朝着朝阳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