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每天1点修为,苟成道祖 > 第62章 萧大佬,你漏题了啊喂?

回到清雅居小院,关上房门,四人面面相觑,都有种刚从龙潭虎穴溜达出来的虚脱感。

“咕咚。”张文柏率先灌了一大口凉茶,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我的娘诶,那位萧大人…眼神扫过来的时候,我感觉我爹库房里那尊玉貔貅都没我僵得厉害!”

李修文也长长吁出一口气,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红晕:“这位大人绝非等闲!言谈间对经世济民之道见解极为精深,寥寥数语,便让我对《水经注》中几处困惑茅塞顿开!若能时常聆听教诲,实乃幸事!”

周知雅小脸还白着,扯着季言的袖子小声问:“哥哥,那个萧大人…是比知府爷爷还大的官吗?”

季言揉了揉她的脑袋,心情复杂得像是一团被猫玩过的毛线。他晃了晃手中那份沉甸甸的请柬,苦笑道:“恐怕…不止大一点点。这位,搞不好真是秦公口中的钦差正使了,时间点太巧了。咱们这运气…真是出门踩狗屎,结果发现狗屎是金子做的。”

内心吐槽的洪流早已决堤:“这叫什么事儿啊!就想安安静静考个试,结果先怼郡守外甥,再被疑似钦差大佬‘偶遇’并发出高端派对邀请函…这剧情密度是不是太高了点?作者你是不是没存稿了硬水啊!”

“还有修文兄!你那一脸‘遇到人生导师’的崇拜表情是几个意思?能不能有点危机意识?这大佬是好是坏还两说呢!万一笑里藏刀呢?万一想把我们骗去京城切片研究呢?”

“张文柏同学你的关注点能不能不要总是在‘吓人’和‘你爹’上面?有点首富继承人的格局行不行!”

“丫丫…嗯,丫丫的问题很核心,但这题超纲了,哥也答不上来…”

他甩甩头,把乱七八糟的念头暂时压下,神色严肃起来:“不管这位萧大人目的为何,眼下最关键的是明天的院试。我们必须考好,而且要考得堂堂正正,漂漂亮亮。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底气去应对后续的一切。”

他看向李修文:“修文兄,你是我们中最有把握的,正常发挥,案首可期。”

看向张文柏:“文柏,沉住气,把你平日所学发挥出来即可,中榜问题不大。”

最后看向周知雅,语气柔和却坚定:“丫丫,不要有压力。你年纪最小,能来参加院试已是了不起。全力以赴,无论结果如何,哥哥都为你骄傲。”

三人闻言,神色也都凝重起来,纷纷点头。钦差的青睐是意外之喜,但功名终究要靠自己考出来。

这一晚,小院里的灯火亮至深夜。四人各自埋头苦读,做着最后的冲刺。

翌日清晨,清河城贡院外已是人山人海。无数莘莘学子提着考篮,怀着憧憬与紧张,排队等待接受搜检,进入决定命运的考场。

季言四人混在人群中,低调等候。季言眼尖地发现,那位王公子也来了,正被一群跟班簇拥着,脸色倨傲,但在目光扫过他们这边时,明显闪过一丝阴鸷,却并未有什么动作,显然萧大人的威慑力足够强大。

“算你识相。”季言内心哼了一声,稍稍安心。

经过严苛甚至带点侮辱性的搜身检查后,四人按照号牌,找到了各自的号舍。

所谓号舍,就是一个低矮狭窄、仅容一人转身的小隔间,里面只有一块充当书桌的木板和一张充当椅子的窄凳,条件极其简陋。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墨臭以及一种名为“紧张”的无形气体。

“好家伙,这就是古代的中考考场?这硬件设施比前世老家小县城的初中厕所隔间还差啊!”季言钻进属于自己的“鸽子笼”,差点被那闷热浑浊的空气顶个跟头,“这要是夏天考试,还不得当场表演一个‘熟透的举子’?”

他一边吐槽,一边熟练地整理好考篮里的笔墨砚台,铺开试卷。

院试分三场,首场考经义,即默写经文和阐释经义,这是基本功。第二场考策论,针对时政提出见解,考验综合能力。第三场考诗赋,纯看文学天赋。

钟声响起,试卷下发。整个贡院瞬间鸦雀无声,只剩下纸张翻动和细微的呼吸声。

季言深吸一口气,凝神看向试卷。首场的经义题对他而言毫无难度。【修为 1】带来的强悍记忆力让他对四书五经早已倒背如流。他笔走龙蛇,几乎不假思索,便将默写部分完美答出,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嗯,基础题,送分到手。这感觉,就像满级大佬回新手村做1 1=2,毫无成就感啊。”他内心凡尔赛了一下,开始做阐释经义的部分。这部分需要有自己的理解,但不能偏离主流思想。他结合前世的一些观点和这个世界的语境,写得中规中矩,既不出格,又略显新意,足够拿到高分。

很快,隔壁号舍开始传来抓耳挠腮、唉声叹气的声音,显然有人被难住了。季言却已经检查完毕,甚至有点无聊地开始观察房顶的蜘蛛网。

“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他差点哼出声。

下午第二场策论,题目是——《论漕运之利与弊及改良刍议》。

看到这个题目,季言差点笑出声。

“漕运?利弊?改良?这题…是给我量身定做的吧?萧大人是不是偷偷给我漏题了?不对,他昨天才见我,题目怕是早就定好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气运之子待遇?”

他强忍笑意,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大运河、运输成本、损耗、河道淤积、沿线经济、徭役负担、甚至还能扯到一下钱庄汇票对物资流通的间接影响…

这题他可太有得写了!而且能写得鞭辟入里,既有高度又有细节!

他略一思忖,便有了腹稿。他没有直接抛出“震惊体”的改革方案,而是先充分肯定漕运对维持帝国运转的重要性,然后才条分缕析地指出当前漕运存在的诸多问题:效率低下、损耗巨大、贪腐严重、劳民伤财…

每一个问题,他都辅以看似“道听途说”但合情合理的实例或数据支撑,得益于丐帮信息组收集的各类零散信息和他的合理推演,显得言之有物,并非空谈。

最后,他才谨慎地提出几条“刍议”:比如改进漕船设计、优化运输流程、加强审计监管、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河段,可否尝试“官督商运”或者以更便捷的“银钱汇兑”替代部分实物漕粮运输…

他巧妙地将钱庄的概念揉了进去,却不说破,只作为“畅想”提出。整篇文章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既有书生忧国忧民的情怀,又透着超越年龄的务实和洞察力,但分寸拿捏得极好,绝不显得激进骇俗。

写完最后一个字,季言长出一口气,感觉比跟虎爷打一架还累——主要是心累,得时刻绷着那根“不能超纲”的弦。

“完美!这波策论,起码是个优秀范文级别!就是这个字嘛…马马虎虎,还看得过去。”他自我感觉良好地欣赏了一下自己的大作,随即又警惕起来,“低调低调!不能飘!要是考得太好,被拉去专门研究漕运怎么办?那不得累死?”

第三场诗赋,题目是《咏竹》,要求七律。

这对季言来说反而有点小挑战。他读书时唐诗宋词念过不少,虽然后来都忘得差不多了,但随着修为的增长,很多又想起来了。

他琢磨了一会儿,觉得用前世留下来的名篇太过于高调了,不符合他的“苟”字诀,于是结合竹林的气节和自己在异世界“苟着”却不得不“节节高”的心境,憋了一首中规中矩、略有巧思的咏竹诗,用于应付考试。

“嗯,抄袭可耻,原创光荣…虽然原创得有点费脑子。”他安慰自己,但随即想起自己抄了《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连忙辩解道:“我那不是抄,叫翻译,对是翻译,是在异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场考试结束,钟声再次响起。学子们如同褪了一层皮般,从各自的号舍里踉跄走出,有的面色惨白,有的兴奋莫名,有的如丧考妣。

季言四人汇合,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疲惫,但也有一丝解脱和期待。

“季兄,这策论题…”李修文眼中闪着光,显然也发挥极佳。

“巧合,巧合!”季言忙阻止李修文继续说下去。

张文柏则抹了把汗:“策论太难了!我瞎写一通,希望能混过去吧…”

周知雅小脸通红,小声道:“诗…诗我写出来了,不知道好不好…”

几人正低声交流着,忽然听到旁边几个学子在议论: “听说了吗?刚才巡场的学政大人,在甲字叁拾号舍停留了好久!”

“甲字叁拾?根据我小道消息,那里面好像是…安澜府那个叫李修文的考号吗?”

“是啊!学政大人还微微点头来着!怕是答得极好!”

“啧啧,看来这次案首毫无悬念了…”

季言闻言,与李修文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喜。李修文面上虽还维持着矜持,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看来修文兄高中案首,已是十拿九稳了!”季言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真心为好友感到高兴。

张文柏哇了一声,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仿佛被学政青睐的是他自己。周知雅也仰着小脸,眼里满是崇拜:“李哥哥好厉害!”

四人随着人流走出贡院,夕阳的金辉洒在身上,驱散了连日的疲惫。季言回头望了一眼那森严的贡院大门,心中感慨万千。寒窗苦读,成败在此一举。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已全力以赴。

“走吧,”他招呼着同伴,笑容轻松,“接下来,就是安心等待放榜了。”

至于那场即将到来的“钦差”夜宴,此刻暂且抛在脑后。眼下,他们更期待的是金榜题名时的喜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