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宫廷之殇 > 第62章 接风宴前

宫廷之殇 第62章 接风宴前

作者:稚白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29:29

宁寿宫正殿内,沉水香的气息袅袅盘旋,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那股悲戚与惶恐。

徐老夫人被慧妃搀扶着,颤巍巍地跪在光可鉴人的金砖地上。她鬓发微乱,双眼红肿,显然是狠狠哭过一场,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和止不住的颤抖。

“太后娘娘……求您开恩……救救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吧!明瑞他……他不知怎地,昨日还好好的,今晨突然就……就浑身起了恶疮,高热不退,眼看着……眼看着就要不行了啊!老身……老身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孽障……求太后娘娘垂怜,赐下宫中圣手御医,救我儿一命吧!”

她说着,又要俯下身去磕头,被身边的慧妃死死拉住。

慧妃徐氏此刻也是脸色苍白如纸,脂粉也盖不住眼下的青黑和那份深入骨髓的憔悴。她扶着母亲的手臂微微发抖,声音里带着浓重的哭腔,眼圈红得厉害。

“太后娘娘……臣妾二哥他……他素日里是有些糊涂,可……可罪不至死啊!求太后娘娘看在徐家世代忠勤,看在臣妾……臣妾在宫中伺候多年的份上,开恩……开恩救救他吧!臣妾……臣妾愿意日日吃斋念佛,为太后娘娘祈福!”

慧妃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滚落,那份哀痛欲绝的模样,任谁看了都难免心生恻隐。

然而,高踞座位之上的太后,却只是平静地看着底下这对哭天抢地的母女。她手中捻着一串光滑的檀木佛珠,指腹缓缓拨动着一颗颗圆珠,脸上既无动容,也无厌恶,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沉静。

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波澜不惊地映照着殿中上演的这出悲情戏码,仿佛早已洞悉了所有的台词和剧本。

太后没有立刻回应她们的哭求,只是沉默地看着,任由那哀切的哭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渐渐显出几分空洞和刻意。

良久,久到徐老夫人哭得有些脱力,慧妃脸上的泪痕都有些干涸,太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

“徐老夫人爱子心切,哀家明白。”她停顿了会儿,目光落在慧妃身上,“慧妃,你也起来吧。哭坏了身子,于你二哥的病也无益。”

慧妃心中猛地一沉,太后的反应太过平静,平静得让她感到不安。她不敢起身,依旧扶着母亲,只是抽噎着,哀哀地望着太后。

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停住,对侍立在一旁的苏嬷嬷淡淡道。

“苏嬷嬷,去太医院,传当值的刘太医,随徐老夫人出宫,到徐府看看徐家二爷的病症。告诉刘太医,务必尽心诊治。”

“是,太后娘娘。”苏嬷嬷躬身应下,转身退出去传旨。

“谢太后娘娘隆恩!谢太后娘娘隆恩!”

徐老夫人拉着慧妃又要磕头。

慧妃也连忙跟着谢恩,语气里是劫后余生的哽咽。

“臣妾……臣妾代二哥,叩谢太后娘娘救命之恩!”

她扶着母亲,两人相互搀扶着,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

“去吧。”太后挥了挥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好生照顾病人。”

“是!臣妾\老身告退!”慧妃扶着几乎虚脱的母亲,一步三回头,带着万分的“感激”和难以言喻的惶恐,退出了宁寿宫正殿。

厚重的殿门在她们身后合拢,隔绝了外面的光线,也隔绝了那刻意表演出的悲声。

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沉水香的烟雾依旧缭绕。

太后的脸色,在门关上的瞬间,彻底冷了下来。方才那点平和消失无踪,取而代之洞悉一切的锐利。她将手中的佛珠重重地拍在旁边的紫檀木小几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哼!”一声冰冷的嗤笑从太后鼻间溢出,“好一个‘世代忠勤’!胃口倒是不小!”

她站起身,缓缓踱步到窗前。窗外阳光正好,庭院里花木扶疏,一派祥和宁静。可太后的眼神却无比的寒冷。

“皇子们刚能出宫开府,翅膀还没硬呢,就一个个急不可耐地站队、试探!生怕慢了一步,抢不到那从龙之功的羹汤!”

太后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带着久居深宫沉淀下的威仪和怒火。

“徐家……吴家……赵家……还有那些藏在暗处没冒头的!打量着哀家和皇帝是瞎子、聋子不成?敢把主意打到龙子凤孙头上!敢在哀家眼皮子底下演这出苦肉计!”

想到那个粉雕玉琢、活泼可爱的小孙子允堂,想到若不是老六南承珉阴差阳错挡了一下……太后后怕直冲头顶,心口一阵揪紧的难受。

“若非皇帝早有布局,若非……若非皇帝留着他们还有用处……”太后猛地攥紧了手,指节用力,保养得宜的脸上第一次显出毫不掩饰的杀意。

“哀家真想……真想即刻下旨,将这些胆大包天的东西,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压下心里翻腾的怒意。皇帝是对的。现在还不是彻底清洗的时候。这些世家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留着他们,才能看清更多的魑魅魍魉,……钓出更大的鱼。

但允堂……太后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小孙子甜甜地叫她“祖母”的笑脸。这笔账,她记下了。

京郊大营,旌旗猎猎,凯旋的号角声悠长雄浑。

太子南承瑾一身储君常服,立于最前,亲自迎上了风尘仆仆、甲胄未卸的定远将军陆铮,以及他身后并肩而立的大皇子南承洲和三皇子南承钰。

“老臣陆铮,参见太子殿下!”陆铮声如洪钟,抱拳行礼。他虽年过五旬,须发已染风霜,但身姿依旧挺拔如苍松,眼神锐利,浑身散发着百战老将的凛冽杀伐之气。

他身后,是黑压压一片凯旋的将士,铁甲寒光,虽显疲惫,却士气如虹。

“末将南承洲、南承钰,参见太子殿下!”大皇子南承洲身形魁梧,面容刚毅,古铜色的皮肤上带着几道新添的疤痕,眼神沉稳锐利,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

三皇子南承钰则略显清瘦,脸色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还算明亮,只是在对上太子南承瑾平静的目光时,眼底深处飞快地掠过一丝紧张。

“陆老将军请起!大哥、三弟请起!”南承瑾上前一步,亲手扶起陆铮,又虚扶了一下两位兄长,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和笑意。

“诸位将士浴血奋战,扬我国威,辛苦了!父皇已在宫中设下盛宴,为诸位接风洗尘,论功行赏!”

他的声音清朗,清晰地传遍全场。将士们闻言,更是精神一振,齐声高呼。

“谢陛下!谢太子殿下!”

南承瑾转向陆铮和南承洲、南承钰,温声道。

“老将军,大哥,三弟,一路辛苦。父皇体恤,特命诸位先行回府休整,梳洗风尘。待酉时三刻,再入宫赴宴。”

陆铮抱拳。

“谢陛下恩典!谢太子殿下!”他自然明白这是皇家恩典,也是让他们这些风尘仆仆的将领稍作休整,以最好的状态面圣。

南承洲也沉声道。

“谢父皇,谢太子殿下。” 他目光扫过南承瑾身后的五皇子南承瑜和肩膀上裹着厚厚绷带、脸色苍白的六皇子南承珉,眼神微动了一下。

南承钰则连忙躬身。“臣弟遵命,谢太子殿下安排。”

“诸位将军也都辛苦了,各自回营休整,等候封赏旨意!”南承瑾对着一众将官朗声道。

“谢太子殿下!”众将官齐声应诺,声音震天。

南承瑾看着陆铮等人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先行离开,又对南承瑜和南承珉点了点头,示意他们随自己一同回宫。南承瑜连忙跟上,南承珉则沉默地落后一步,目光扫过三哥南承钰离去的背影。

皇宫西苑校场。

“嗖!”

“笃!”

一支羽箭稳稳地扎在五十步外箭靶的红圈之内!虽然离靶心还有些距离,但比起最初脱靶和射中边缘,已是巨大的进步!

允堂放下手中的小弓,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小脸上满是汗水和尘土,但那双大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兴奋和成就感!他抹了把汗,回头想跟教头分享喜悦,却一眼看见了不知何时站在校场边树荫下的熟悉身影。

“父亲!”允堂惊喜地叫了一声,像只欢快的小鸟,丢下弓箭就朝着南烁飞奔过去。

小小的身影带着一股汗水和尘土的气息,直直扑到南烁腿边,仰着小脸,红扑扑的脸上满是骄傲。

“父亲!您看到了吗?堂堂射中红圈了!离靶心又近了!堂堂厉害吧!”

南烁眼底那深沉的寒意,在触及儿子亮晶晶的眼睛和满脸的汗渍尘土时,瞬间变成真实的暖意。他弯下腰,伸手用拇指指腹,轻轻擦去允堂鼻尖上沾着的一点灰土,又替他拂了拂额前被汗水浸湿、显得毛茸茸的碎发,脸上绽开温和的笑意。

“嗯,看到了。我们堂堂很厉害,进步很大。”

得到父皇的肯定,允堂的小胸脯挺得更高了,大眼睛笑得弯成了月牙。

南烁看着儿子这副充满活力和干劲的模样,心中那点因徐家、因朝局而生的阴霾淡了些。他直起身,牵起允堂那只沾着汗水和弓弦印痕的小手。

“练了这么久,累了吧?走,回去梳洗更衣。晚上父亲在宣和殿设宴,给陆铮老将军和你大哥、三哥他们接风洗尘,论功行赏。父亲带你去。”

“真的?!”允堂的眼睛爆发出惊人的亮光,比刚才射中靶心还要兴奋,“允堂可以去?可以看到陆铮将军和大哥三哥了?”

“嗯。”南烁笑着点头,“不过要乖乖的,不许吵闹。”

“允堂保证乖乖的!”允堂立刻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他一手被南烁牵着,另一只小手还兴奋地挥舞着。

南烁牵着他,朝着校场外走去。张敬贤无声地跟在几步之后。夕阳的余晖将父子俩一大一小的身影拉得很长。

允堂叽叽喳喳地问着关于陆铮打仗有多厉害,大哥在战场上是不是真像父亲说的那么勇猛,三哥押粮草是不是很辛苦……南烁耐心地、简短地回答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然而,当他目光掠过远处巍峨的宫墙,投向即将举办接风宴的宣和殿方向时,眼底深处那抹温和的笑意下,冰封的湖面再次凝结。

徐家的“病”,慧妃的“泪”,太后的“冷眼”,还有那些即将在宴会上粉墨登场的面孔……这一切,都如无声的暗流,在祥和的暮色下,汹涌奔腾。

他紧了紧握着允堂小手的大掌。允堂感受到力道,仰起小脸,给了他一个毫无阴霾的、灿烂的笑容。

南烁也回以微笑,只是那笑容里,藏着只有他自己才懂的沉重与决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