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宫廷之殇 > 第102章 犹豫不决

宫廷之殇 第102章 犹豫不决

作者:稚白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29:29

东宫的书房里,烛火摇曳,映照着南承瑾晦暗不明的面容。

他手中捏着一封已经泛黄的信笺。

这是蒋家祖父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由一位深埋宫中的老太监冒险送来。

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带着将死之人的决绝。

“瑾儿,蒋家虽败,但朝中后宫仍留有人手助你。知你与十五皇子自幼情深,可不取其性命,然断不可任其坐大。陛下心思难测,璃王野心勃勃,十五皇子能文能武,更有国师预言在身,终将威胁储位。若动手,不伤性命即可,巧除其势,方为上策。”

南承瑾的指尖轻轻划过“巧除其势”四个字,心中波涛汹涌。

外祖父这是要他废了允堂,让那个从小跟在他身后叫“太子哥哥”的孩子再无威胁储位的可能。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允堂三岁时的模样。

小小的允堂哭得喘不过气来,是他将弟弟抱在怀里,一遍遍安抚。

“堂堂不哭,太子哥哥在。”

那些年,他也手把手教允堂写字,也曾深夜守在允堂病榻前,在父皇假装责罚允堂时挺身而出。那个孩子是他冰冷宫廷生活中除了父皇唯一的温暖。

可是现在...

南承瑾睁开眼,目光落在桌案上的另一份密报上。上面详细记录了南承瑜近日的行踪:频繁出入御书房,随侍父皇左右,甚至开始参与朝政讨论。不仅在水犁中立下大功,更在朝中赢得不少老臣的赞赏。

反观他自己,自从蒋家倒台,朝中大臣们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那些曾经殷勤巴结的官员,如今避之唯恐不及。就连父皇,对他的态度也变了,不再如以往那般严厉要求,反而多了宽容。

现在这种时候的宽容,比责罚更令他心惊。

“殿下,该用膳了。”李德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南承瑾将信笺收入袖中,整理好表情。

“进来。”

李德全端着膳食进来,见太子面色不佳,轻声劝道。

“殿下近日操劳,该好生休息才是。”

南承瑾拿起筷子,状似无意地问出口。

“允堂近日在忙什么?”

李德全忙回道。

“小殿下今日陪陛下在御花园散步,后来又去了武场练剑。听说陛下夸他剑法精进不少。”

“是吗?”

“是...”李德全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奴才还听说,陛下有意让璃王参与秋狩的筹备事宜。”

秋狩是皇室大事,历来由太子主持筹备。父皇此举,意义何为。

南承瑾放下筷子,再也无心用膳。

次日早朝,南承瑾敏锐地察觉到朝堂气氛的变化。

几位原本中立的老臣,今日竟对五皇子南承瑜的水犁车新政大加赞赏。而当他提出整顿吏治的方案时,却遭到几位大臣的委婉质疑。

兄弟几个今日竟也立在朝堂之上,虽然位置靠他身后,但已与从前大不相同。

退朝后,南承瑾正要离开,却被贤妃的父亲沈明轩拦下。

“殿下留步。”沈明轩躬身行礼,语气恭敬,“老臣有事禀报。”

南承瑾淡淡道。

“沈大人请讲。”

沈明轩压低声音。

“老臣近日查到,那些遇害大臣的家属,都收到过一笔来历不明的抚恤银两。经查,这些银两最终都流向了一个秘密渠道,这渠道而该...与叶家有些关联。”

南承瑾眼神一凛。

“叶家?叶美人的母家?”

“正是。”沈明轩道,“老臣还查到,十五殿下和璃王近日都与叶家的一位表亲往来密切。”

南承瑾面色不变。

“沈大人告知本宫这些,是何用意?”

沈明轩意味深长道。

“老臣只是觉得,殿下应当多加小心。毕竟...血浓于水啊。”

这话像一根针,深深扎进南承瑾心中。

回到东宫,南承瑾立即召来心腹暗卫。

“去查,十五殿下近日都与哪些人往来,特别是叶家的人。”

暗卫领命而去后,南承瑾独自坐在书房中,心中天人交战。

他想起允堂小时候摔伤了腿,疼得直哭,是他背着允堂走在殿中哄他,让人找最好的伤药;想起允堂第一次随猎,险些被野猪所伤,是他不顾安危挺身相救;想起允堂生病时,他整夜守在床前...

那些年的兄弟情深,难道是假的吗?始终及不上同胞亲哥哥。

“殿下。”李德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十五殿下求见。”

南承瑾整理好情绪。

“让他进来。”

允堂穿着一身练武的劲装,额上还带着汗珠,显然是刚从武场过来。笑着行了个礼。

“太子哥哥。”

看着弟弟灿烂的笑容,南承瑾的心软了几分。

“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允堂得了一盒上好的茶叶,特地送来给太子哥哥尝尝。”允堂献宝似的捧上一个精致的茶盒,“听说太子哥哥近日操劳,这茶有安神之效。”

南承瑾接过茶盒,指尖触到允堂温热的手,心中一阵刺痛。若真如外祖父所说,这个弟弟终将成为他的威胁,他该如何是好?

“太子哥哥?”允堂疑惑地唤道,“你不舒服吗?脸色不太好。”

南承瑾勉强笑了笑。

“无妨,只是有些累了。”

“那太子哥哥好生休息,允堂不打扰了。”

看着允堂离去的背影,南承瑾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

当晚,暗卫回报的消息更让他心紧。允堂确实与叶家的一位表亲往来频繁,而那位表亲,近日频繁出入五皇子府邸。

还有暗卫在调查那些遇害大臣的案子时,发现所有的线索都被人为切断,而切断线索的手法,与璃王身边的侍卫极为相似。

南承瑾坐在黑暗中,久久不语。

李德全轻手轻脚地进来点灯,见他这般模样,担忧道。

“殿下,您已经坐了两个时辰了。”

南承瑾抬眼,眼中布满血丝。

“德全,你说...人心会变吗?”

李德全低下头。

“奴才不知。奴才只知道,殿下待十五殿下如珍如宝,十五殿下也感念着这份情谊。”

“感念?”南承瑾苦笑,“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兄弟情谊,还是在帝王家。”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允堂宫殿的方向。那里的灯火还亮着,允堂想必还在用功。

这一刻,南承瑾忽然想起舅舅说出不同于父皇说的预言。

“双子耀庭,一明一暗,紫微星动,帝星难安。”

当时他只以为指的是二弟睿王,如今想来,这“双子”或许另有所指。

“备笔墨。”南承瑾忽然道。

李德全连忙铺纸研墨。南承瑾提笔,却久久未能落下。

外祖父的信还在袖中,那些字句像烙印般刻在他心上。“巧除其势”,说得轻松,可那意味着要毁掉允堂的前程,折断他的羽翼。

他想起允堂练剑时专注的神情,谈起政事时发亮的眼睛,那是少年人独有的朝气与抱负。

真的要亲手扼杀吗?

笔尖的墨汁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团黑迹。

“罢了。”南承瑾放下笔,“再等等吧。”

或许,一切还有转机。

三日后,边关传来急报:蒙古大军压境,边关告急。

朝堂上,群臣议论纷纷。主战主和两派争执不下。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南承阳竟出列请战。

“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以振军威!”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九皇子年仅十七,从未上过战场,此举实在太过冒险。

更让人意外的是,南承钰竟也出列支持。

“父皇,九弟虽年轻,但武艺精湛,更有报国之心。儿臣愿为副将,辅佐九弟。”

龙椅上的南烁沉吟片刻,竟点头应允。

“准奏。九皇子为主帅,睿王南承钰为副将,率十万大军,即日启程。”

南承瑾站在朝堂之上,只觉得浑身冰凉。父皇竟如此轻易就答应了九弟和三弟的请战。

退朝后,南承瑾快步追上正要离开的南承钰。

“三弟留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