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 > 第99章 文化部新人

1993年深秋的北京,复兴门内灰砖小楼的三楼走廊里,煤烟味与纸张的油墨味交织在一起。

陆则身着熨帖的中山装,脚步沉稳地停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监管三科”的门牌前,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标识时,心底掠过一丝对新岗位的肃穆感。

“陆科长,可算等你来了!”门内的老陈立刻放下手中的钢笔,快步迎上来。

这位戴黑框眼镜的前任科长脸上堆着细纹,热情地握住他的手,“交接清单我都整理妥当了,咱们这个部门主要是对文化项目审批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防控。尤其要注意暗地里的那些别有用心的渗透者,这活儿不好干啊。”

两人简单寒暄后,老陈匆匆交代了铁皮柜的文件归档要点和几份待批的展览材料,便提着公文包离开了,只留下满室的寂静和窗外此起彼伏的自行车铃声。

陆则走到办公桌前坐下,伸手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红木小盒。

盒子表面的缠枝莲纹样被摩挲得温润发亮,这是金大叔从南美回国后,托人辗转寄来的礼物。

掀开盒盖,一枚光滑的黄铜哨子和一张泛黄的照片映入眼帘,照片里金大叔搂着妻儿站在江南庭院中,笑容灿烂得晃眼。

一段回忆顺着指尖的触感蔓延开来。

情报部门传来的消息说,金大叔顺利回国与家人团聚后,便递交了退休申请,如今在江南老家侍弄花草,过上了安稳的晚年生活。

而那个曾经搅动欧洲地下势力的余强生,在吐露核心情报后,被送往了郭小鹏在东南亚建立的药物研究室。

陆则在抓捕余强生行动中获得的积分,兑换的几种罕见药方,正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做实验,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信有了余强生的无私奉献,郭小鹏的研究所研发进程必定大幅提速。

除此之外,团队的其他人也各有建树。

赵瑞龙带着港岛招募的那群狠人在欧洲制造混乱后,满载而归,在聂明宇的协助下成功洗清,如今赵公子已是港岛公认的地下皇帝;

聂明宇则借欧洲金融市场的动荡大举吸金,将巨额资金注入航运业,距离全球航运龙头的目标越来越近;

陈泰也借着这次行动搭上了红门总部的关系,未来的人脉网络将遍布全球华人黑帮。

可谁也没想到,余强生在被送往研究所之前,或许是良心发现,又或许是想要卖个好,求一个痛快的死法。

他竟然又交代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一个名为“白帆计划”的长期文化渗透布局。

这条情报很快被陆则反馈给了国家安全部门,更让他意外的是,金大叔潜伏期间获取的部分情报,竟与余强生的供词完美印证,这让“白帆计划”的真实性无可置疑。

在情报上交的半个多月后,陆则被秘密叫到西城区的一家老茶馆。

包厢里烟雾缭绕,安全部门文化安全领域的负责人周明远面色凝重地将一叠调查资料推到他面前:“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恶劣得多。”

陆则打开资料,上面的内容令人触目惊心:

已有学者受资助篡改苏绣的技艺起源,将其与欧洲刺绣牵强关联;

民间老中医的祖传药方被跨国药企抢注专利,传承人反遭侵权起诉;

甚至有伪装成“进步学者”的代理人,在高校散播扭曲的历史观,混淆青年认知。

“这个计划的核心执行者代号‘寒松’,我们经过严格的调查,最终将怀疑目标定在了季鸿远。”周明远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沉重。

陆则的心猛地一沉,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自家的家族渊源。

他的母亲林雪,原本是省社科院的社会学教授,同时深耕哲学领域,后来调任省委党校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定的立场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员。

而母亲林雪的父亲,也就是陆则的外祖父林景行,更是民国时期响彻文坛的文化大宗师。

林景行生于清末,求学于民国,精通经史子集,兼修中西文化,年轻时便以一部《华夏文脉考》震惊学界。

抗战时期,他冒着生命危险将数十箱珍贵古籍从北平转移至西南联大,保住了无数文化瑰宝;

建国后,他牵头整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了苏绣、昆曲等多项濒临失传的技艺;

晚年仍在高校讲学,培养出的弟子遍布文化界、学界乃至政界,可谓门生故吏满天下。

在林景行的众多弟子中,季鸿远是公认成就最高的一位,只是外祖父晚年时,两人因学术观点分歧渐渐疏远,没想到如今竟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季鸿远继承了林景行的学术衣钵,民国时期便崭露头角,建国后更是凭借深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成为学界泰斗级人物。

他不仅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担任博士生导师,还身兼国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汉学协会顾问等多个要职,甚至多次作为文化代表出访欧美,在国际上享有“中国文化研究权威”的声誉。

更具迷惑性的是,他常以“思想先锋”“学术革新者”的姿态活跃在公共视野,利用高校讲台、学术论坛和各类媒体平台,巧妙包装“西方文化优越论”“传统文化落后论”等观点,打着“反思”“自由”的旗号,散播扭曲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深受部分年轻学生和不明真相的学者追捧。

调查资料显示,季鸿远早已暗中勾结某些势力,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和人脉资源,成为“白帆计划”的核心枢纽。

他亲自筛选资助对象,指导学者撰写篡改历史的论文,将苏绣、云锦等传统技艺的起源与西方文明牵强捆绑;

牵头组织带有文化渗透性质的涉外展览,在展品解读中植入西方中心主义观点;

更暗中联络辫子遗留圈子,借助他们提供的资金和平台,帮助他们传播洗白辫子,还有红薯盛世和分割思想,双方相互利用,形成了一张庞大而隐秘的利益网络。

“之所以迟迟无法对他采取行动,难度实在太大。”周明远叹了口气,指尖重重敲在桌面上

“第一,他声望极高,在国内外学界都有广泛影响力,贸然动他会引发学界震荡,甚至被境外势力借题发挥,炒作‘中国打压学术自由’的虚假舆论,影响国家形象;

第二,他行事极为缜密,所有非法操作都通过多层中间人完成,资金流向也经过复杂的跨境洗白,没有直接证据指向他本人,现有线索一旦在公开调查中中断,反而会让他警觉;

第三,他的门生遍布各地,不少人已身居文化、教育系统的要职,形成了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一旦打草惊蛇,很可能导致情报泄露,让‘白帆计划’的其他参与者迅速隐匿;

第四,文化界在动荡年代深受创伤,对行政干预学术的敏感度极高,粗暴行动会引发行业恐慌,甚至可能让部分学者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文化安全防线的构建。”

也正因如此,组织才最终选定了陆则。

他既有林景行外孙的身份,能凭借家族在文化界的深厚根基顺利融入圈子,减少排查阻力;

又有多年潜伏生涯积累的实战经验和敏锐洞察力,擅长在隐蔽战线搜集证据、迂回突破。

将他调至文化监管处,正是希望他以日常审批为掩护,在不引发外界警觉的前提下,逐步撕开季鸿远的伪装,搜集他参与“白帆计划”的铁证,同时摸清其与满清遗老圈的勾结脉络,等待最佳收网时机。

回忆至此,陆则将红木小盒轻轻放回抽屉,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涉外展览审批文件上。

其中一份欧洲现代艺术展的申请,主办单位“中欧文化交流协会”的名誉会长一栏,赫然写着季鸿远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