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二年(天庭纪年三千七百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天庭广寒宫的 “太阴庆典” 现场,却没了往日的欢腾。原本应是五彩斑斓的戏台前,此刻气氛凝重 —— 玉帝的眉头紧锁,王母娘娘的脸色带着几分不悦,台下的仙官们窃窃私语,目光都聚焦在台上略显慌乱的演员身上。
“这就是凡间‘福兴戏班’承诺的‘全名角演出’?” 玉帝低声问身边的礼部侍郎,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之前报备的名角‘苏玉娘’(凡间以演嫦娥闻名的旦角)呢?台上这个演员,唱腔生硬,身段也差,哪有半点名角的样子?”
礼部侍郎额头上满是冷汗,连忙解释:“陛下,臣也不知道!福兴戏班班主张班主昨天还说‘一切准备就绪’,没想到今天竟临时换了人……”
台上的表演还在继续,可台下的掌声稀稀拉拉。饰演嫦娥的普通演员紧张得忘了台词,手里的花篮差点掉在地上;饰演吴刚的演员唱腔跑调,引得台下仙娥们忍不住皱眉。庆典结束后,玉帝当即下令:“将张班主叫来问话!这等敷衍的服务,若不严惩,以后天庭的庆典还怎么放心找凡间戏班?”
无独有偶,同一天下午,凡间汴京城新城墙工地也出了问题。天庭仙匠李仙匠负责加固城墙地基,按 “服务标准清单” 要求,需注入 “不低于 50 灵力单位” 的灵力,可当贸易司派来的灵脉监测仪检测时,显示地基灵力仅 “35 灵力单位”—— 远低于标准,若遇到冬季灵潮,地基极有可能开裂,危及城墙安全。
“李仙匠,你怎么解释?” 负责监督的凡间土地公拿着检测报告,语气严肃,“清单上写得清清楚楚,灵力强度不低于 50 单位,你为什么只注入 35 单位?是不是为了省力气,早点完工?”
李仙匠眼神躲闪,支支吾吾:“这…… 这汴京城的地基本来就结实,35 单位足够了,50 单位是浪费……”
“浪费?” 土地公气得发抖,“上个月灵脉山的教训还没记住吗?就是因为地基灵力不足,才导致仓库被烧!你这是拿城墙安全开玩笑,拿凡间百姓的性命开玩笑!”
两起 “不良服务” 案例,几乎同时传到贸易司。小钱看着天庭礼部发来的 “投诉信” 和土地公提交的 “检测报告”,脸色越来越沉。他将两份材料拍在桌上,对着金宝说:“之前咱们只想着拓展服务贸易,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 服务是无形的,没有实体商品可检测,商家很容易钻空子:戏班换演员、仙匠减灵力,等发现问题时,服务已经结束,补救都难!”
金宝也皱着眉:“是啊,商品有质量标准,能提前检测;可服务是‘边做边交付’,比如戏班表演,开始了才知道换了人;仙匠加固地基,完工了才能检测灵力,这监管难度比商品大多了。”
“必须立刻推出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小钱站起身,眼神坚定,“不能让少数不良商家,毁了仙凡服务贸易的根基。咱们要从‘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三个环节入手,织一张监管网,让不良服务无处遁形!”
监管三措施:全流程堵漏洞,无死角防违规
当天晚上,贸易司的灯亮了一整夜。小钱和金宝带领团队,结合两起案例的教训,针对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制定出 “服务监管三措施”,每一项措施都直指 “无形服务难监管” 的痛点。
措施一:服务前签订 “精细化服务协议”,明确权责与违约赔偿
“之前的服务订单,只有简单的需求描述,没有明确的‘违约惩罚’,商家违约成本太低。” 小钱指着新拟定的协议模板,“这次的协议要做到‘事无巨细’—— 比如戏班表演,必须写明‘名角姓名、具体曲目、服装道具标准’,若临时替换名角,需赔偿‘订单金额 3 倍’的违约金;仙匠提供服务,需写明‘灵力强度、施工步骤、每日进度要求’,若偷工减料,需‘免费返工 赔偿客户误工损失’。”
协议模板中,还特别加入 “履约保证金” 条款:商家接单前,需缴纳 “订单金额 20%” 的保证金(按官方汇率折算),若出现违约,保证金直接用于赔偿客户;若服务合格,保证金在服务结束后 7 日内退还。“这样一来,商家会更谨慎,不会轻易违约。” 金宝补充道,“比如福兴戏班的订单金额是 1 块仙玉,若提前缴纳 20% 保证金(0.2 块仙玉),他就不会为了省成本替换名角,毕竟违约要赔 3 块仙玉,远高于保证金。”
措施二:服务过程中安排 “专属监督员”,实时监督服务质量
“服务是动态的,必须有人全程盯着。” 小钱提出 “监督员制度”,按服务类型分配监督人员:
天庭服务(如仙匠地基加固、灵脉检测):由天庭巡查司派出 “仙官监督员”,全程跟随仙匠,记录 “每日施工进度、灵力注入量、是否按流程操作”,每半天提交一次 “监督日志”,若发现违规,可当场叫停服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