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明末龙旗 > 第112章 情报网络,初布周边

明末龙旗 第112章 情报网络,初布周边

作者:地狱魔兔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8 13:32:40

崇祯二年五月中旬,蓬莱主城的晨雾尚未散尽,登州卫演武场上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三百余名身着劲装的士兵列成十排,手中握着短刀与弓弩,腰间别着水壶与干粮,目光锐利如鹰——这是王巢从陆军与水师中筛选出的精锐,今日将在此接受最终考核,胜者将加入新组建的“登州斥候队”。

王巢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身旁的沈文捧着一份名册,上面记录着每位士兵的籍贯、武艺特长与战场履历。“公子,这三百人都是军中佼佼者,有擅长追踪的猎户出身士兵,有熟悉海路的渔民子弟,还有曾在边军担任过斥候的老兵,综合素质远超普通士兵。”

王巢点点头,目光扫过台下的士兵,声音透过晨雾传遍全场:“今日考核分三项——负重奔袭、地形辨识、隐蔽侦查,每项合格者方能留下。记住,斥候是登州的眼睛与耳朵,你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后、收集情报,稍有不慎便会危及性命,若有人畏惧,现在便可退出。”

话音落下,演武场上鸦雀无声,没有一人挪动脚步。王巢满意地抬手:“第一项,负重奔袭!每人背负三十斤沙袋,绕演武场跑五十圈,半个时辰内完成者晋级!”

随着号角声响起,士兵们立刻卸下多余装备,背起沙袋冲向跑道。晨雾中,一个个身影如猎豹般疾驰,沙袋在背上上下颠簸,汗水很快浸湿了他们的劲装。半个时辰后,一百八十名士兵率先冲过终点,其余士兵则因体力不支被淘汰。

接下来的地形辨识考核,王巢让人在演武场东侧的山林中设置了二十个标记点,每个标记点都藏有一张写有暗号的纸条,士兵需在一个时辰内找到至少十个标记点并带回纸条。考核开始后,士兵们迅速散开,有的爬上树梢观察地形,有的循着泥土痕迹追踪标记,还有的借助鸟鸣判断方向——曾在边军担任斥候的老兵赵虎,凭借多年的经验,仅用四刻钟便找到了十五个标记点,成为此项考核的第一名。

最后一项隐蔽侦查考核,王巢让五十名士兵扮演“敌军”,在演武场西侧的村落中巡逻,其余士兵需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潜入村落中心获取“敌军”的布防图。赵虎将自己的衣服染成与草木相近的绿色,趴在草丛中缓缓移动,避开“敌军”的巡逻路线,最终成功拿到布防图;渔民子弟周水生则借助村落旁的河流,潜水绕到村落后方,从窗户翻入屋内获取情报。

日落时分,考核全部结束,最终有一百名士兵脱颖而出。王巢将他们召集到高台下,手中捧着一百枚刻有“登斥候”字样的铜牌:“从今日起,你们便是登州斥候队的一员,这枚铜牌是你们的身份凭证,若不幸被俘,可自行销毁。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休整,三日后在此集结,领取任务。”

士兵们接过铜牌,紧紧握在手中,眼中满是激动——成为斥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军饷,更代表着王巢对他们的信任。赵虎将铜牌系在腰间,对身旁的周水生笑道:“以后咱们就是同队兄弟了,我熟悉陆路,你精通海路,定能替登州守住这双眼睛。”

三日后,登州斥候队在演武场集结。王巢将他们分成十组,每组十人,其中六组负责陆路侦查,四组负责海路侦查。他手中拿着一份地图,在桌上铺开:“陆路六组,分别潜入莱州、青州、天津、济南、东昌、兖州,重点收集当地官府的动向、驻军数量、粮草储备,以及是否有流民聚集或盗匪活动;海路四组,伪装成渔民,驾驶渔船在渤海与黄海海域巡逻,侦查倭寇与海盗的船只数量、活动轨迹,以及他们的补给据点。”

说着,王巢从怀中取出十本装订成册的《情报收集手册》,分发给每组组长:“手册中详细记录了情报收集的重点、暗号编码方式与紧急联络信号,你们需熟记于心,绝不能泄露给任何人。另外,每组配备三匹快马、五张伪造的路引,海路组还会额外配备指南针与望远镜,确保你们的安全与任务顺利。”

陆路一组组长赵虎接过手册,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情报收集三不原则——不暴露身份、不卷入冲突、不遗漏关键信息”。他抬头看向王巢:“将军,若在侦查中遇到危险,我们该如何应对?”

“若遇危险,优先保全性命与情报,可点燃随身携带的信号弹,附近的登州卫驻军会立刻支援。”王巢顿了顿,补充道,“但记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用信号弹,以免暴露行踪。”

次日清晨,十组斥候分别出发。陆路一组的赵虎带着九名队员,身着平民服饰,背着货郎的担子,伪装成走街串巷的商贩,向莱州方向行进。行至莱州府边界时,遇到官府的巡检盘问,赵虎从容地递上伪造的路引,口中说道:“小人是登州来的货郎,专门贩卖丝绸与瓷器,还望官爷行个方便。”

巡检接过路引,仔细检查了一番,又看了看担子中的货物,并未发现异常,便挥手放行。赵虎等人继续前行,进入莱州城后,他们兵分三路——两人在市集上与百姓闲聊,收集莱州的民生信息;三人在官府附近的茶馆喝茶,偷听官员的谈话;赵虎则带着其余四人,观察莱州卫的驻军情况,记录下军营的位置、人数与武器装备。

傍晚时分,赵虎等人在城外的破庙中汇合。“莱州卫现有驻军五千人,其中骑兵五百人,步兵四千五百人,武器以刀枪为主,火炮仅有十门老旧的佛郎机炮,粮草储备不足三个月。”赵虎将收集到的情报一一记录在纸上,用手册中的暗号编码后,交给负责传递情报的队员,“你立刻骑马返回登州,将情报交给沈文大人,切记路上不可停留。”

负责传递情报的队员接过情报,塞进贴身的布袋中,翻身上马,朝着登州的方向疾驰而去。此时,潜入青州的陆路二组也已收集到情报——青州府近期因旱灾导致粮食减产,百姓生活困苦,已有部分流民向登州方向移动;青州卫的驻军正忙着镇压流民,防备较为松懈。

海路一组的周水生带着队员,驾驶着一艘普通的渔船,在渤海海域巡逻。他们将望远镜藏在鱼篓中,表面上忙着捕鱼,实则密切关注着海面上来往的船只。这日午后,周水生发现远处有三艘挂着黑色旗帜的船只在海面游荡,船身较小,速度极快——根据手册中的描述,这正是倭寇常用的快船。

周水生立刻让队员假装收网,将渔船驶向靠近倭寇船只的方向,同时用手势示意队员记录倭寇船只的数量、航向与速度。当倭寇船只靠近时,周水生听到船上的人说着日语,还看到他们手中握着长刀与弓箭。待倭寇船只远去后,周水生立刻拿出情报本,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又用指南针确定倭寇船只的去向是辽东半岛附近的海域。

黄昏时分,周水生等人将渔船驶向蓬莱港附近的秘密联络点——一处隐蔽的海湾,那里有登州卫的士兵负责接收情报。周水生将情报交给联络点的士兵,叮嘱道:“倭寇船只可能在辽东半岛附近活动,需尽快通知水师加强戒备。”

为了确保情报能及时传回登州,王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情报传递机制。陆路方面,他在登州与周边府县之间设立了十个驿站,每个驿站配备五匹快马与两名驿卒,斥候收集到的情报可通过驿站接力传递,最快一日内便能传回登州;海路方面,除了秘密联络点,他还让水师的巡逻船每日在固定时间与海路斥候的渔船碰面,接收情报,若遇到紧急情况,斥候可点燃红色信号弹,巡逻船会立刻前来接应。

六月初五,第一批情报陆续传回登州。沈文将情报整理成册,送到王巢的书房:“莱州、青州、天津的情报已收到,莱州卫军力薄弱,青州有流民动向,天津卫近期新增驻军三千人,疑似在防备后金南下。海路方面,渤海海域发现三艘倭寇快船,黄海海域暂无异常。”

王巢接过情报册,仔细翻阅起来。当看到青州有流民向登州移动时,他立刻让沈文通知登州府衙:“让府衙在城外设立流民收容所,提供食物与住处,同时安排斥候密切关注流民的动向,防止有奸细混入其中。”

“属下这就去办!”沈文刚要起身,又想起一事,“公子,天津卫新增驻军的事,是否需要进一步侦查?”

“当然需要。”王巢点头,“让潜入天津的陆路三组,重点侦查新增驻军的将领是谁、武器装备如何,以及他们的部署意图,务必在三日内传回详细情报。”

接下来的几日,更多的情报传回登州——济南府的官府正在加紧征收赋税,百姓怨声载道;东昌府发现有盗匪活动,已劫掠了三个村落;兖州府的驻军正在修缮城墙,疑似在防备流寇;黄海海域发现两艘海盗船,正沿着海岸线向南移动。

王巢将这些情报逐一标注在地图上,形成了一张覆盖山东半岛与渤海、黄海海域的情报网。他看着地图上的标记,对沈文说道:“从情报来看,周边府县的局势并不稳定,有流民、有盗匪、有倭寇,若不提前防备,很可能会影响登州的安定。”

“公子打算如何应对?”沈文问道。

“流民方面,收容的同时要甄别身份,安排有劳动力的流民参与道路修建与农田开垦;盗匪方面,让陆军派出小队,配合当地官府清剿;倭寇与海盗方面,通知水师加强巡逻,一旦发现其踪迹,立刻上报,必要时可主动出击。”王巢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让斥候队扩大侦查范围,将侦查区域延伸到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附近,防止倭寇从海路突袭登州。”

六月初十,潜入天津的陆路三组传回紧急情报——天津卫新增的三千驻军,由总兵官马世龙统领,配备了十门红衣大炮与五百支鸟铳,近期正在操练水师,疑似准备从海路支援辽东。王巢看到情报后,立刻召集水师校尉周涛与陆军校尉吴谦议事。

“马世龙的水师若从海路支援辽东,必然会经过登州附近的海域。”王巢指着地图上的天津与登州之间的航线,“你们需密切关注其动向,若其船只在登州海域停留,需派人询问来意,但不可与之发生冲突;若其有异常举动,立刻上报。”

“属下明白!”周涛与吴谦齐声应道。

此时,海路四组的斥候在黄海海域发现了海盗船的踪迹——两艘海盗船正停靠在一座无人岛屿上补给,船上有五十余名海盗,配备了十支鸟铳与二十把长刀。周涛接到情报后,立刻率领五艘福船前往围剿。当水师战船靠近岛屿时,海盗们才发现动静,慌忙登船逃窜。周涛下令开炮,红衣大炮的炮弹落在海盗船附近,激起的水花将海盗船逼停。最终,水师士兵成功抓获所有海盗,缴获了大量的赃物与武器。

消息传回登州,王巢心中稍安——这是斥候队组建以来,首次通过情报协助水师完成围剿任务,证明情报网络已初步发挥作用。他走到书房的窗前,看着远处的演武场,斥候队的士兵们正在进行新的训练,有的在练习攀爬城墙,有的在学习密码破译,还有的在模拟海上侦查。

“公子,斥候队的第二批情报已传回,莱州府近期将举办科举考试,青州府的流民已基本安置完毕,天津卫的水师暂无动向。”沈文拿着新的情报册走进书房,脸上带着欣慰,“现在登州周边的情况,咱们都了如指掌,再也不用担心被人突袭了。”

王巢接过情报册,翻开第一页,上面记录着莱州科举考试的时间、地点与参与人数,甚至还有考官的姓名与背景。他笑着说道:“这斥候队果然没让我失望,以后还要加强他们的训练,让他们不仅能收集情报,还能进行简单的破坏与营救任务。”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情报册上,照亮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王巢将情报册放在书架上,与之前的情报册整齐排列——这些情报,是登州安定的保障,也是他制定策略的依据。他知道,情报网络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未来还需不断完善,让这双“眼睛”看得更远、更清,让登州在复杂的局势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夜风渐起,书房外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王巢站在窗前,眺望远方的渤海湾,海面上渔火点点,那是海路斥候的渔船正在巡逻。他相信,有了这张覆盖周边的情报网络,登州定能抵御住任何风雨,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让繁荣与安定永远延续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