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93章 舆论风暴

宋神宗的新宋 第93章 舆论风暴

作者:梦想败给生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21:22:48

熙宁元年七月中,河北的旱情在持续月余的全力赈济下,如同被勉强按住伤口的猛兽,虽未致命反扑,但那低沉的喘息声依旧时刻敲击着汴京君臣的神经。

赵顼每日批阅的奏章,十之七八仍与灾情、边备相关,他的心力几乎被榨干。

他本以为,之前皇城司禀报的那桩登州“阿云案”,不过是士林间一场寻常的律法辩论,如同往滚油里滴入一滴水,虽会溅起些油花,但终会平息。他甚至隐隐觉得,在巨大的天灾面前,这种“务虚”的争论,或许能暂时转移朝野部分注意力,未必全是坏事。

然而,他低估了这桩案件背后所牵扯的纲常伦理与律法原则的深刻矛盾,更低估了司马光以其道德权威将案件推向极端后,所引发的反弹力量。

几日之内,情况急转直下。

首先发难的是登州知州许遵。这位一手审理此案的地方官,在得知司马光力主死刑的判决意见后,愤而上书,奏章直送中书门下,副本竟也通过渠道递到了通进银台司,摆上了赵顼的案头。

许遵的奏章写得极为激烈,几乎是指着鼻子辩论:

“臣闻审刑院司马光议,以阿云谋杀亲夫,罪在不赦,当处极刑。臣,窃以为拘泥律文,失察情理,有违圣人钦恤之本意!

其一,婚姻之根本在于‘合两姓之好’,阿云母丧未除,其叔贪财逼嫁,此乃‘违律为婚’,六礼不全,情义已绝!

依《宋刑统》,此类婚姻自始无效,阿云与韦大并无夫妇之名分,何来‘谋杀亲夫’之重罪?司马光无视婚约之非法,强以夫妻名分相加,是以礼害法!

其二,即便不论婚姻效力,阿云一弱质女流,遭此逼迫,愤而出手,其事可悯。

韦大仅断一指,未致身亡,其害尚轻。更兼案发后,官府未察而阿云自首,此乃真心悔过。

《刑统》有云‘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因之罪’,其所因者,乃愤懑杀人之念,今既自首,岂可不予减刑?

若如司马光所言,自首不得减,则朝廷设立自首之条,岂非形同虚设?今后谁还愿主动伏法?此乃阻人自新之路!

臣恳请陛下明察,律法之用,贵在衡情酌理,惩恶扬善,非为彰显严刑峻法之威也! 司马光之议,若得施行,恐天下寒心,司法僵化,臣万死不敢苟同!”

这封奏章,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许遵的观点,清晰地将争议提升到了 “法理”与“情理”、“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 孰轻孰重的层面,并且直接挑战了司马光“礼法至上”的权威。

几乎同时,汴京太学内的辩论也彻底失控。原本还局限于经义探讨的学子们,迅速分裂成旗帜鲜明的两派:

拥司马派:以一些崇尚古礼、严守程颐门风的太学生为主,高呼“天理昭昭,纲常不容紊!”

认为司马光维护的是人伦大防,是社会的根基,阿云之情可悯,但其行不可恕,否则“夫纲不振,礼崩乐坏”。

反司马派:则以更多注重事功、讲求权变的太学生为代表,他们引用《春秋》决狱的故事,强调“原心定罪”,认为法律不应是冰冷的刀锯,而应有教化怜悯之功。

他们抨击司马光“刻薄寡恩,不恤民瘼”,甚至有人将河北灾民之苦与阿云之冤联系起来,暗指朝廷若只重虚礼,不察实情,与草菅人命何异?

太学博士们试图弹压,却发现争论已从学堂蔓延到茶肆、酒馆,乃至官员的私邸。一份份言辞尖锐的“策论”、“私议”开始在士大夫圈中流传。

这一切,都被皇城司的密探记录在案,最终由李宪整理成一份详尽的舆情摘要,呈报给了赵顼。

起初,赵顼只是随意翻阅,以为不过是些书生议论。

但当他看到许遵奏章中那句“律法之用,贵在衡情酌理”以及太学生中出现的“原心定罪”与“刻薄寡恩”的激烈对撞时,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尤其当他读到一份密报,记载某位官员在私宴上感叹:

“此案争议,恐不下于当年‘濮议’之波澜啊……”时,赵顼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濮议”!

这两个字像一把尖刀,猛地刺中了赵顼内心最敏感、最不愿触碰的神经。

那是英宗朝围绕生父名分引发的持续数年的、撕裂了整个士大夫集团的激烈党争!其遗毒至今未消。

赵顼猛地将手中的舆情摘要摔在御案上,发出一声巨响。侍立一旁的李宪吓得浑身一颤,深深低下头。

“混账!统统都是混账!”

赵顼再也抑制不住胸中积压已久的怒火,他猛地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指着那堆文书怒吼:

“河北赤地千里,蝗虫蔽天!数百万黎民嗷嗷待哺!绥州城防亟待加固,西夏使者还在边境耀武扬威!大辽铁骑犹如头上利刃!

漕运刚刚疏通,国库空空如也!朕与诸公日夜焦劳,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他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颤抖:

“可他们呢?!满朝的士林精英,太学的未来栋梁!他们在干什么?!

为了一个登州民妇该不该杀,为了什么狗屁的‘礼’先还是‘法’先,吵得不可开交!引经据典,互相攻讦!这是想干什么?

是想再给朕来一次‘濮议’吗?!是想把朝廷变成他们逞口舌之快、争意气高低的战场吗?!”

他一把抓起那份舆情摘要,几乎要将其撕碎:

“一个小小的阿云案!一桩普通的刑名案子!竟然能掀起如此风浪?!

你们是吃饱了撑的吗?!天下的苦难看不见吗?边境的危机感觉不到吗?眼里就只有你们那套虚文缛节!礼法礼法!

礼法能当饭吃吗?能挡住西夏的铁骑吗?能救活河北的灾民吗?!”

赵顼的暴怒,并非针对阿云案本身,而是他从中嗅到了党争再起的可怕苗头。

他深知,一旦士大夫集团围绕某个原则性问题分裂成水火不容的派系,那么任何国事都将无法推行,改革大业将寸步难行。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度时艰,而不是看着他们为了一个案件的定义而内耗!

李宪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丝声响。殿内只剩下赵顼粗重的喘息声。

良久,赵顼缓缓坐回御座,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闭上眼,手指用力按压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他明白,愤怒解决不了问题。阿云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法律案件,它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检验朝廷风向、试探皇帝态度的试金石。

司马光的强硬,许遵的抗争,太学生的分裂,都不仅仅是就案论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