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64章 韩琦论才

宋神宗的新宋 第64章 韩琦论才

作者:梦想败给生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21:22:48

治平四年五月十五,寅时三刻。大庆殿内烛火通明,檀香袅袅。三百朱紫重臣分列丹墀,玄圭玉笏森然如林。宋帝赵顼黄袍升座,冕旒垂珠,目光沉静扫过阶下。半月前苏颂奏议如石投水,今朝当见涟漪。

枢密使文彦博(宽夫)紫袍出列,声如古钟:

“陛下,枢府奉诏协理漕驿:”

“驿站递铺,已并拟订二百一十三处,减驿马千匹。核汰老弱驿卒名册造毕,岁省可期十五万贯。”

“漕运督巡,檄沿河二十一巡检司,严查滞船。淮扬河道扣滞运漕船九艘,杖责勾当官二人。” 他双目微垂,“然怀州仓斗殴,胥吏抗新法,伤发运吏三人。现押察院,待勘。”

次相曾公亮双手摊开奏折念道:

“汴京诸库初启:”

“广储仓霉粮十五万石,粳米七万石售市易司,折价四成,得钱二万八千贯;粟麦八万石拨河北边镇充马料,省采买费一万六千贯。”

“绫锦院朽绢二万匹,售官织坊,得钱八千贯。”

“甲仗库锈械三万件,售军器监,折铁万斤,值四千贯。”

“省看守修缮费,岁可八万贯。” 他微微一顿,“南京、西京清核方启,尘封账册如山,非旬日可毕。”

权盐铁判官曾布青袍站立,大声念道:

“川蜀盐引新令初行:富顺、陵井二监,盐商折粮引三千道,输秦风路粮万石。省转饷费三千贯。”

“然键为监盐枭袭商队,亡二人。嘉州巡检司已捕凶徒十七人。”

权发遣三司户部判官章惇随即道:

“太原至潞州官道拓修五十里,载重马车增二十辆。输铁二十万斤至西京作坊,省转运费六千贯。”

发运判官张颉朱袍躬身:

“淮扬河道汰旧船三十艘,训水手八百。立‘限时交割法’,刻石漕仓。”

“然泗州仓交割,胥吏怠工,滞船三日。已杖仓监,革转运勾当官刘琮。”

度支判官苏颂出列,青袍拂尘,声朗如玉磬:

“半月效验:清库省十四万六千贯,驿漕省十五万贯,盐铁增九千贯。合计增益三十万五千贯。”

“积弊如痼疾,去腐生新,非刀圭可速愈。怀州斗殴、键为袭商,乃胥吏盐枭反噬。当持重行稳,步步深耕。”

殿内落针可闻。三十万五千贯!此非虚数,乃霉粮折价、锈械售铁、盐粮输边之实!更难得苏颂直言“非刀圭可愈”,显洞悉世事之明。曾布、章惇、张颉等少壮之臣,眉宇间锐气如新硎初发。大宋这部锈蚀的巨械,在算珠、律令、刀杖的催逼下,正发出艰涩却坚定的转动声。

“臣监察御史王陶,有本奏!” 青袍御史踏出班列,玉笏高举如剑。

殿内空气骤凝!韩琦紫袍端坐左班之首,指间在白玉圭上无意识摩挲,他的双眼微抬。

王陶面色潮红,声音尖利如锥:

“臣弹劾同平章事韩琦专权跋扈,罪有三端:”

“一曰隔绝圣听! 陛下日御经筵,韩琦辄以‘庶务冗繁’阻谏官直面!”

“二曰威福自专! 去岁英宗大渐,韩琦叱退近侍,曰‘两朝老臣在此,尔等退避’!”

“三曰党同伐异! 今河工案,程昉求见富弼、文彦博皆闭门,独韩琦夜召章惇密议!”

字字如冰针,句句刺骨髓。欧阳修捻佛珠的手指骤停,文彦博闭目的眼帘猛颤,章惇玄袍下的拳骨捏得青白!

韩琦嘴唇紧抿,喉结滚动。忽而,他低低一声轻笑,双眼中寒光乍现,如古井投石:

“王御史。” 声音沉缓,却似重锤击鼓,“英宗弥留,宫禁森严。老夫受仁宗、英宗两朝托孤,护持圣躬,何错之有?”

他手指轻点玉圭,目光如电扫过王陶:

“谏官直面天颜,祖宗自有法度。陛下旬日一御前殿,纳谏如流。尔言隔绝,是谓陛下昏聩耶?”

紫袍微振,他缓缓起身,如孤峰峙立:

“至于夜召章惇……” 枯唇勾起一丝冷峭弧度,“三司整饬漕运,怀州仓乱亟待处置。老夫夤夜问策,何来‘密议’?尔欲效张汤‘腹诽’之罪乎?”

王陶面色惨白如纸,踉跄半步。韩琦却不再看他,转身向御座躬身,白玉圭映着烛光,声沉如渊:

“老臣辅政十载,两扶幼主。专权跋扈之罪,不敢领受。然御史风闻奏事,老臣……请避位待勘。”

死寂!烛火噼啪声中,赵顼冕旒珠帘微晃。他指节在御案龙首上轻轻一叩:

“韩相劳苦功高,朕所深知。御史风闻,姑妄听之。”

“王陶。” 目光如冰刃刺去,“弹劾重臣,当持实据。退下。”

朝散钟鸣,群臣鱼贯而出。

韩琦紫袍曳过金砖,腰背挺直如松,唯手指在袖中微颤。

王陶青袍没入宫影,如败犬遁逃。

章惇玄袍拂过苏颂身侧,低语如风:“怀州仓杖毙胥吏三人。”

欧阳修拄笏缓行,望韩琦背影,嘴唇无声开合:“树欲静而风不止……”

大庆殿阶前,赵顼龙袍沐着破晓天光。内侍李宪捧白玉圭趋近:“韩相赐茶。”

“赐紫袍。” 赵顼指尖拂过玉玺温润,“传旨:御史王陶,无凭无据,妄劾大臣,罚俸三月,禁足思过。”

衣袖翻卷,没入深殿。那玉玺在晨光中流转微光,似有裂痕暗生。

当夜亥时,汴京韩府。

月色洗过乌头门,石狮在灯笼下投出长影。一辆马车悄停阶前,宋帝赵顼白袍便服,踏凳而下。侍卫按剑侍立门侧,李宪低声道:“韩相已候多时。”

门开处,韩琦紫袍玉带,须发如雪,双目在灯下静默如古井。他躬身欲拜,赵顼已抢步上前,双手托住其肘:

“韩公不必多礼。夤夜叨扰,乃朕心不安。”

双手触肘的刹那,韩琦身躯不由地一震。三朝老臣,深谙此礼逾制——帝王扶臣,非恩即迫。

书房内,兽炉吐香。赵顼拂袖落座主位,目光扫过壁上《河北边防图》,落回韩琦沟壑纵横的脸上:

“朕知公意。王陶狂吠,朝野物议,公欲避位以全名节。”

“然,” 他食指轻叩紫檀案,“今河工清淤方启,漕运整饬未竟,边镇军饷待筹,岁诊安济初行。朝廷千头万绪,岂可失擎天柱石?”

韩琦嘴唇微动,双手在膝上摩挲:“老臣……”

赵顼白袖一拂,截断其言:

“曾公亮(明仲)次相,掌盐铁度支已竭其智;文彦博镇枢府,军驿边备已分其神。二人皆股肱,然非宰辅之才。”

“至于富弼……” 他微微一顿,“足疾沉疴,荣养为要。欧阳修(永叔)文华盖世,然非理政之器。”

他直视韩琦双眼,声音沉如金铁:

“朕非虚言挽留。大宋今日,无第二人可坐政事堂首座!”

“韩绛镇守江南盐政和税赋,是朝廷命脉所在,其亦无暇分身。待其镇守改制江南弊病之后,其可入中枢”

韩琦指尖在膝盖上骤然收紧。韩绛入中枢?此乃以韩氏代韩氏,保相位不落他家,更暗允朝廷替换之期……帝王心术,恩威并施,他岂能不明?

赵顼指节划过案上青瓷盏沿,似不经意:

“然庙堂代有才人。吕公着(晦叔)器识深靖,苏颂(子容)和元绛(厚之)精核务实,许将(冲元)少年老成。此四人,朕欲磨砺以备中枢。公在朝一日,当为朕多看顾一二。”

韩琦眼底精光一闪!吕公着(故相吕夷简子)、苏颂(天圣五年进士)、元绛(天圣八年)、许将(嘉佑八年状元),皆非激越之辈。吕持重,苏元二人精审,许沉敏,恰是老臣心中“持中守正”之选。官家此诺,是安其心,亦是划未来宰辅之界!

韩琦深思声缓道:

“陛下信重,老臣……敢不从命。”

“吕晦叔掌御史中丞(史实职),持宪平允,有古大臣风。苏子容和元厚之二人度支核计,毫厘不谬,乃实务干才。许冲元(将)任兵部郎中,通晓边备,少年持重。此四人,皆可造之材。”

“然……” 他嘴唇微抿,似有千钧,“中书首座,非仅才具。需威望慑群僚,胸襟纳百川。韩子华(绛)刚毅果决,可佐枢机,然性如烈火,非……首辅之器。”

赵顼眸光微凝。韩琦此评,直指韩绛“刚愎”之弊,亦隐晦自承“非胸襟纳百川”之憾。三朝老臣,自知之明如刀!

烛光微晃,书房沉寂如渊。赵顼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温茶,声音似随茶雾飘散:

“韩公……以为王安石(介甫)如何?”

“王安石”三字如石坠古井!韩琦双目骤然收缩,指节在衣袖抓的发白。良久,他的眼底泛起复杂波澜:

“王介甫……才学盖世,志节高洁。”

“这些年景,老臣在中枢,常收到其府通判劾其‘常读书达旦,怠慢公务’。臣察其案牍,钱粮刑狱皆无疏漏,反有‘青苗贷民’、‘浚渠利农’之创举。故力排众议,保其清名。”

“然……” 他嘴唇紧抿,似在斟酌字句,“臣观其性如孤峰绝壁,护短自用。庆历四年,朝廷召试馆职,彼竟以‘祖母年高’拒诏,傲岸可见一斑。”

“治平元年,臣在中枢,亦闻其在江宁讲学,倡‘变风俗、立法度’之论。其志恢弘,然……” 他抬眸直视赵顼,声音沉如铁石,“法度之变,如医者易骨。操切则血脉崩裂,徐图方得生机。王介甫……恐非徐徐图之之人。”

赵顼喝茶静坐,烛火在眸中跳跃。韩琦此评,褒其才学,贬其性情,更直指“变法操切”之患!句句无“新旧”,却字字划界——王安石乃“孤峰绝壁”,非“持中守正”之选!

他缓缓放下茶盏,指节在案上轻轻一点:

“朕……知道了。”

起身,白袖拂过案沿,“夜深,公且安歇。”

韩琦紫袍颤巍巍起身,躬身送至阶前。月色如霜,覆满庭阶。赵顼青袍没入马车前,忽驻足回望:

“王陶狂悖,朕已罚俸禁足。然御史风闻奏事,祖宗法度。公……勿介怀。”

车帘落下,马蹄声碎。韩琦独立月下,双手背身摩挲。新帝那句“朕知道了”,如冰针悬顶。王安石……江宁讲学,变法之论,帝王岂会不知?今夜叩问,是试探,亦是警醒!

打更声遥响,赵顼缓缓闭目,吕、苏、王、许四人名姓在心头滚过,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三朝老臣,看人太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