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4章 以孝为心,以法为行

宋神宗的新宋 第14章 以孝为心,以法为行

作者:梦想败给生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21:22:48

治平二年腊月廿八,岁暮天寒。汴京皇城福宁殿后苑的暖阁内,却是暖意融融,灯火辉煌。金丝银炭在硕大的鎏金狻猊炉中静静燃烧,散发出松木特有的清香,驱散了窗外凛冽的寒风。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宫娥彩袖翩跹,为这场岁末皇家私宴增添了几分难得的喜庆与松弛。英宗赵曙身着常服,斜倚在铺着明黄锦褥的软榻上。他面色比前些日子红润了些,眉宇间那层厚重的阴霾也略略消散,显露出几分难得的轻松。然而,细看之下,那轻松之下,仍掩不住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与沉重。

连日来,关于盐政革新、关于韩绛的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来,言辞激烈者有之,危言耸听者有之,甚至有人直指韩绛“动摇国本”、“祸乱东南”!虽然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等重臣罕见地保持了沉默或隐晦支持,包括远在洛阳修书的司马光竟也上了一道恳切的奏疏,力陈盐政积弊非改不可,支持韩绛“为国担险”,这多少给了英宗一些底气,但那份如履薄冰的压力,依旧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此刻,看着暖阁内济济一堂的妃嫔皇子皇女,听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语,感受着这短暂而珍贵的家庭温馨,英宗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下来。皇后高滔滔(英宗皇后,神宗生母)坐在他身侧,温婉含笑,不时低声与下首的苗贵妃(英宗宠妃)、周贵妃(英宗妃嫔)等闲话家常。

皇子们按长幼列坐:颍王赵顼居长,端坐于英宗左下首首位,其后是岐王赵颢、嘉王赵頵、益王赵??等。公主们则聚在太后身边,笑语盈盈。

居于上首正中的曹太皇太后,今日气色颇佳。她身着深紫色常服,外罩一件玄狐皮镶边的锦缎比甲,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簪着几支素雅的玉簪。她手中缓缓捻动着一串温润的菩提佛珠,目光慈和地扫视着满堂儿孙,唇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自“宗室新制”风波后,她与英宗之间那层无形的隔阂似乎也因共同面对外压而消融了些许,母子间言谈也多了几分真切的温情。“官家,”太后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然的威仪,让暖阁内的丝竹声都下意识地低了几分。她目光落在英宗略显疲惫的脸上,温言道:“今日家宴,喜庆团圆。顼哥儿是长兄,沉稳持重,不如……就让他替你这父皇,开这岁末家宴的幕,说几句吉祥话,也显显我皇家兄友弟恭、长幼有序的体统。”

此言一出,暖阁内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赵顼身上。皇后高滔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骄傲。英宗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温和笑意,看向赵顼:“母后说的是。顼儿,你便代朕,为这阖家之宴开个场吧。”赵顼闻言,神色平静无波。他从容起身,整了整并无褶皱的锦袍玉带,对着太皇太后和英宗方向行礼后,步履沉稳地走到暖阁中央。烛火映照下,少年亲王身姿挺拔如青松,眉目清朗,气度沉凝。他再次向御座上的英宗和太后深深一揖,又向皇后及诸妃行礼,最后环视一圈弟妹,方才朗声开口,声音清越如金玉相击,穿透丝竹,清晰地送入每个人耳中:“岁聿云暮,新元肇启。儿臣赵顼,谨代父皇,敬祝皇祖母福寿绵长,松鹤长春!恭祝父皇母后圣体康泰,福泽永年!愿我大宋江山永固,风调雨顺!愿我天家骨肉相亲,和睦永续!家和,则万事兴;国泰,则万民安!愿此良辰美景,永驻此间!”

言毕,再次深深一揖。言辞恳切,仪态端方,气度雍容,引得暖阁内一片低声赞叹。皇后高滔滔眼中笑意更深,英宗也微微颔首,面露赞许。几位年幼的皇子皇女更是拍起小手。

就在这暖意融融、气氛和乐之际——“顼哥儿。”曹太皇太后的声音再次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让暖阁内所有的笑语喧哗都安静下来。她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目光如同古井深潭,平静无波地落在刚刚直起身的赵顼身上。

“你方才说‘家和万事兴’,说得好。”

太后语气依旧温和,甚至带着一丝长辈的慈祥,“哀家听着,也觉暖心。只是……”她话锋一转,如同平静湖面下骤然探出的冰棱,“哀家忽有一问,想听听你这做大哥的见解。”

暖阁内落针可闻。英宗捏着酒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指节微微泛白。皇后高滔滔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太后仿佛未曾察觉这骤然凝固的气氛,目光依旧锁定赵顼,缓缓问道:

“这家国天下,维系根本,首重者何?是‘孝’?还是‘法’?孰为心?孰为行?孰为根?孰为本?”

字字清晰,如同珍珠砸落玉盘!这绝非寻常家宴闲谈!这是在问一个关乎治国根本理念的宏大命题!更是在这皇家私宴的温情面纱下,对帝国未来继承人政治理念的一次猝不及防、却又直指核心的试探与考量!

英宗的心猛地一沉!母后此问,用意深远!她是在借“孝”与“法”之辩,敲打自己近来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在提醒颍王勿忘“亲亲”伦常?还是在为某些可能受损的势力发声?

他担忧地看向场中的长子,手心竟微微沁出汗来。赵顼立于暖阁中央,承受着所有或担忧、或审视、或好奇的目光。他面上依旧平静如水,仿佛太后问的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经义问题。他迎着太后那深不见底、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目光,没有丝毫躲闪,也没有立刻回答。暖阁内静得可怕,只有金狻猊炉中炭火偶尔爆出细微的噼啪声。

片刻后,赵顼微微躬身,姿态恭敬依旧,声音平稳如砥石,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暖阁中:

“皇祖母垂询,孙儿愚钝,斗胆妄言。”

他抬起头,目光澄澈而坚定,直视太后:

“孙儿以为,‘孝’与‘法’,如人之心与行,如树之根与干,如江河之源与流。”

“孝者,仁心之始,人伦之基,家国和睦之源。无孝,则心不正,情不笃,家不宁,国不安。故孝为心,为根,为本。”

“法者,规矩之绳,秩序之纲,天下运行之轨。无法,则行无依,事无序,民无所措手足,国必陷于混乱。故法为行,为干,为用。”

他略作停顿,声音愈发沉稳有力:

“以孝为心,则行法必怀仁恕,恤民情,重伦常,使法度不悖人情天理。”

“以法为行,则孝心有所依归,不流于空泛私情,不溺于无度滥恩,使纲纪得以肃清,国事得以整饬。”

最后,他深深一揖,字字千钧:

“故孙儿愚见:治国齐家,当以孝为心,以法为行。心正则行端,法立则家国宁。二者相济,缺一不可。此乃孙儿浅见,伏乞皇祖母、父皇母后训示。”

一番话,如清泉流淌,又如金石落地!将“孝”与“法”的关系剖析得透彻分明!既肯定了“孝”作为人伦根本、道德源泉的核心地位,又强调了“法”作为秩序保障、治国手段的不可或缺!更点明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辩证关系!尤其那句“以孝为心,以法为行”,更是提纲挈领,直指核心!暖阁内一片寂静。

英宗紧握酒杯的手,缓缓松开,眼中爆发出难以掩饰的激赏与欣慰!好!好一个“心正则行端,法立则家国宁”!这回答,既全了孝道伦常,又暗合了他改革图强、整肃法度的意志!滴水不漏,又锋芒暗藏!

皇后高滔滔悬着的心终于落下,看着场中长身玉立、从容应对的儿子,眼中满是骄傲。曹太皇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在赵顼说出“以孝为心,以法为行”时,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瞬。她深邃的目光在赵顼平静无波的脸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穿透那层恭谨的表象,看清其下真正的底色。那眼底深处,有审视,有探究,有复杂难明的情绪翻涌,最终,却归于一片深沉的平静。

许久,那串温润的菩提佛珠,在她枯瘦却有力的指间,终于缓缓地……捻动了一颗。“嗒。” 珠玉相碰的轻响,在寂静的暖阁中异常清晰。太皇太后唇角缓缓勾起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温和:

“顼哥儿……长大了。这道理,说得通透。”

她不再多言,目光转向英宗,“皇帝,开宴吧。孩子们都饿了。”

“是,母后。”英宗朗声应道,心中一块巨石落地,豪情顿生,“开宴!奏乐!”丝竹之声重新响起,宫娥穿梭,佳肴美酒流水般奉上。暖阁内气氛重新活络起来,笑语喧阗,仿佛刚才那场无声的惊雷从未发生。

英宗端起金杯,目光越过欢腾的宴席,落在安静归座、正为年幼弟妹布菜的赵顼身上。少年亲王侧脸沉静,动作从容,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对答,不过是寻常家宴的闲谈。

英宗心中激荡,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他遥遥举起酒杯,对着赵顼的方向,无声地一敬,唇边喃喃,只有自己能听见:“也许这江山,将来是要交到你手上了……”暖阁外,寒风依旧呼啸。暖阁内,宫灯璀璨,映照着皇家团聚的温情,也映照着未来风暴中心那对父子君臣无声的托付与期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