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有始 > 第128章 奥尔特云

有始 第128章 奥尔特云

作者:蛮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21:11:09

司星墟提出的方向像一道微光,刺破了会议厅内几乎凝成实质的绝望。然而,希望之后,接踵而至的是更加现实、更加令人敬畏的考量。

“与源头对话……”弗里曼主席重复着这句话,目光扫过全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派遣一支远征队,前往那个发出脉冲信号的、遥远的幽天文明遗迹。”

这个结论清晰无比,但执行它所面临的困难,让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变得如同冰封。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一位来自深空探测局的专家面色凝重地调出了最新的星图数据,“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此次任务的空前艰巨性。根据我们对脉冲信号源的最终三角定位与溯源分析,其坐标远在0.3光年之外,深入奥尔特云内部。”

主屏幕上,太阳系的模拟图急剧缩小,一个遥远的、令人心悸的红色光点在奥尔特云——那个包裹着太阳系的冰冻星子宝库——的深处闪烁。

旁边标注的距离数字让所有与会者倒吸一口凉气:0.3光年。这远远超出了人类任何一次载人任务的范围。

“尽管人类已掌握成熟的可控核聚变推进技术,我们的‘星旅者’级科考飞船凭借聚变脉冲推进器,理论上可以实现0.3倍光速(0.3c) 的持续巡航速度。”

专家继续道,他的声音里没有骄傲,只有沉重的现实,“但即使以此极限速度计算,单程前往目标地也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再考虑到必要的加速、减速阶段,以及在目标区域的作业时间,整个任务的周期将不可避免地长达28个月以上,甚至更久。”

“两年多!?”一位代表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地球上的审判进程不会停止,社会崩溃可能在几个月内就会发生。我们可能等不到远征队回来!”

“奥尔特云……”另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喃喃道,语气中充满了敬畏与担忧,“那里是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冰冻遗迹,环境极端未知。我们的星图在那里几乎空白,导航充满风险。飞船系统在长达数年的持续运行、特别是穿越那片高寒密布的区域时,能否保持百分之百的可靠?任何微小的故障在距离地球0.3光年的地方都将是灾难性的。”

“这不仅仅是一次远征,”又有人补充道,指出了最残酷的一点,“这更像是一次……单向任务的预演。即使他们找到了方法,如何将信息及时传回?即使传回了,我们能否坚持到解决方案生效的那一刻?”

会议厅里充满了质疑和绝望的声音。这看起来不像是一条生路,更像是一次悲壮的、希望渺茫的告别。

“但是,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司星墟的声音再次响起,他的影像在屏幕上显得异常平静,这种平静之下是无可动摇的决心,

“等待,意味着我们默认接受审判,文明从内部缓慢或快速地死亡。对抗,我们已经论证过,是徒劳的。前往源头,是唯一一个理论上存在‘与考官对话’、甚至‘修改考试规则’可能性的方案。这不是一场我们选择时间的战争,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是否踏上这条唯一可能通往胜利的道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是的,时间紧迫。正因如此,我们不能犹豫。地球上每多一分钟的混乱,我们就更需要源头的答案。远征队将成为人类伸向黑暗中最远的触角,也是系在我们文明气球上唯一的、细弱却关键的保险绳。”

“而且,”司星墟继续道:“情况并非我们最初想象的那么悲观。根据我们最新的分析和模型推演,暗物质绸缎的一个核心特性是其极高的量子纠缠度。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它的创造源——也就是幽天文明遗迹——构成了一个跨越空间的、实时的量子纠缠网络。”

“这意味着,地球上的绸缎与远在0.3光年外的遗迹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局域的、瞬时性的量子关联。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受光速限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

“因此,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口:我们不需要等待远征队花费数年时间往返。只要我们能成功定位并抵达那个遗迹,并在其‘源头’进行操作——无论是输入指令、关闭系统还是进行‘上诉’,其效果都能通过这个量子纠缠网络瞬间、同步地反馈到地球的绸缎网络上。理论上,地球上的审判现象可以在我们于遗迹取得成功的同一时刻停止。”

“我们的任务重心必须做出调整:在地球上,我们转为防御和遏制,全力维持社会稳定,并深入研究绸缎的特性。而真正的决胜战场,将在那片遥远的、发出‘响应信号’的幽天遗迹之中。”

沉默再次降临,但这一次,沉默中开始孕育着决断的重量。

“那么,”弗里曼主席深吸一口气,双手按在桌面上,做出了历史性的决断,“我们开始商讨具体的远征方案。目标:奥尔特云,幽天遗迹。议题:如何将一支人类小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安全送达那里,并赋予他们完成任务的全部可能。”

……

会议的焦点迅速转向极端务实和残酷的细节:

1. 飞船极限优化:

决议: 立即启动“逐星”计划。选定一艘最新型号的“星旅者-IV”级科考船,将其改装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超长程聚变方舟”。

改装核心: 一切为可靠性和自持力让路。强化聚变堆芯的寿命和冗余度;升级纳米级自动维修系统以应对长期孤立航行;加装最强大的前向主动防护系统以应对奥尔特云未知的尘埃冰粒;优化封闭生态循环系统,确保数年内的食物、水、空气循环;预留最大功率的量子通讯阵列,尽管双方的信息传递将有数月的延迟。

2. 船员筛选与准备:

核心原则: 小队必须是最精锐的“多维专家”,每个人都是多个领域的专家,具备极强的心理韧性,能承受长达数年的幽闭隔离和可能的文化隔绝对抗。

核心成员内定: 司星墟(领队、首席考古学家与决策者)、AI玄女(任务核心、数据分析、与幽天技术交互的接口)、本杰明·戴维斯(文明解读与伦理官,负责理解幽天逻辑)。

待定关键岗位: 船长\/飞行员(深空导航专家,拥有极端情况下的决断力)、总工程师(聚变反应堆与舰船系统专家)、首席医疗官\/生物学家(负责船员健康并研究可能的外星生物信号)、安全与行动官(负责物理安全与外勤作业)。时寒锋的名字被再次提及,其卓越的能力与当前的风险被放在天平两端仔细衡量。

3. 航行策略与时间表:

phase 1 (全力加速段): 离港后,不惜消耗储备燃料,以最大推力在最短时间内加速至0.3c巡航速度。

phase 2 (漫长巡航段): 穿越外行星轨道,进入柯伊伯带,最终驶向冰冷的奥尔特云深处。船员大部分时间将处于休眠状态,由AI玄女主持航行,以节省资源和保持状态。

phase 3 (减速与侦查段): 提前数月开始减速,释放所有探测单元,对目标区域进行全方位、多频谱的扫描,构建详细地图,评估所有潜在风险。

phase 4 (任务执行段): 抵达幽天遗迹,尝试接触、解读并寻找终止审判的方法。这是最大的未知。

时间表: 要求“星旅者-IV”号在60天内完成所有极限改装与补给。船员同步进行地狱般的适应性训练和心理建设。目标:在三个月内,使‘逐星’号从近地轨道启航,驶向人类从未踏足的深空。

4. 风险与伦理:

会议沉重地讨论了任务失败、船员全军覆没、飞船被入侵、甚至带来更大灾难的可能性。这是一场用人类最顶尖的科技和生命进行的豪赌。

会议结束时,没有掌声,只有一种近乎悲壮的使命感。人类将一艘承载着最后希望的脆弱方舟,推向了0.3光年外的未知黑暗。这不是一次探险,这是一次求救,一次向着制造了灾难的源头发起的、绝望的朝圣。

“逐星”计划,开始执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