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有始 > 第80章 新的绿洲

有始 第80章 新的绿洲

作者:蛮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21:11:09

生态母神虽已在“冰墓”中化作永恒的熵之墓碑,但其遗落的光影与瘟疫的余烬,却并未随之消散。

这,是人类在胜利喘息之后,必须继续直面的冰冷现实。

病毒学家对致幻孢子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母神意志消亡后的衰变轨迹。

短期(母神沉寂初期): 已脱离母体的孢子活性依旧,空气中飘散的“翠金”威胁等级极高。所有防护程序(负能量场、过滤系统、隔离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感染风险如影随形。

中期(法则失控期): 失去母神统一意志的引导,感染后的木化进程陷入紊乱。可能停滞不前,也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畸变。新的孢子停止产生,环境中孢子数量开始递减,但感染症状诡异多变,威胁犹存。

长期(法则碎片消散期): 无主的母神法则碎片被自然规则逐步同化或湮灭。孢子活性永久丧失,最终退化为无害的普通有机粉尘。

现实是残酷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孢子无法被瞬间抹除。它们虽然失去了法则加持,退化为“普通生物武器”,却仍是需要彻底清扫的致命尘埃。

好消息是,功能退化的孢子终于能用“传统”方式对抗:

广谱抗真菌剂饱和喷洒: 用化学药物精准分解地表、水体、建筑表面孢子的生物结构。

紫外线辐射阵列: 在城市与污染区上空编织无形的光之巨网,大规模灭活悬浮于大气中的孢子。

基因编辑微生物“清道夫”: 释放定制的微观战士,分泌特定酶,定向分解孢子外壳,高效环保地清除残骸。

病毒学家基于严谨的模型宣布:母神沉寂后 第180天,孢子活性将降至安全阈值。一场代号“除尘行动”的全球战役旋即打响。预计三年后,当最后一缕“翠金”光谱从监测网中消失,世界将再次呼吸到纯净、无污染的空气——这是洗尽铅华后,生命重获的珍贵礼物。

母神的沉寂,并非意味着其播撒的“种子”尽数消亡。相反,在南美洲这片饱受蹂躏、又浸透翡翠巨树残留能量的焦土上,一场静默的生命嬗变悄然发生。

那些曾被人类“意识病毒”意外唤醒“人性种子”的异化植物,大部分幸存下来,并在对抗母神的最终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今,它们褪去了战争的痕迹,成为地球上新生的智慧种族。

人们为它们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森之灵。

最令人心碎的存在,是最初被光合瘟疫感染、身体已不可逆转植物化的人类同胞。在母神意志消亡后的漫长挣扎中,其中一部分个体在植物躯壳里重新觉醒了人类的意识与记忆。

他们拥有完整的人类情感、思维与回忆,却困于无法言语、移动受限(或极其缓慢)的植物形态。感知世界依赖根系传感、光敏、化学信息,与过往截然不同。

其深陷“非人”的绝望与“为人”的羁绊中。对旧日人类社会,交织着眷恋、怨恨与深刻的疏离。

他们植物化的躯体与“森之灵”有着特殊的能量或信息连接,成为沟通植物智慧网络与人类世界的无声却饱含痛苦的桥梁。

如何对待这些诞生于灾难灰烬、挑战人类认知的新生命?联合国大会爆发了空前激烈的立场碰撞。

清除派: 视其为母神遗毒,潜在威胁,主张彻底净化南美,根除一切隐患。

隔离研究派: 主张筑起高墙,将南美设为绝对禁区,仅限严密监控下的科研观察,保留武力清除选项。

共生探索派: 视其为生命演化的奇迹,是人类反思自身、学习与非人智慧共存的绝佳契机,主张给予空间、尊重与探索共生的可能。

经过艰难的利益博弈与理念妥协,《南美洲智慧生态共生保护区法案》最终艰难诞生。

核心条款: 正式将亚马逊雨林核心区及毗邻生态恢复带,划定为 “南美洲新智慧生物(森之灵与根忆者)唯一法定栖居地” ,赋予其 高度生态自治权。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工业开发、资源开采及大规模人类移民定居。

法案生效前夜,一个未被写入条文、却注定铭刻于人类集体记忆的仪式,在即将成为绝对保护区的边界线上悄然发生。

获特批的、数量严格受限的“根忆者”亲属,身着最高级别的防护服(尽管孢子威胁已大减,但谨慎仍是铁律),在荷枪实弹却神情肃穆的军人引导下,穿越最后一道临时隔离门,踏入了缓冲带内侧的边缘林地。

这里,是法案划定的严格界限。往前一步,即是“森之灵”与“根忆者”的永久家园,亦是人类活动止步之处。

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有的“根忆者”已完全化为虬结的古树形态,只有木质纹理间隐约残留的面部轮廓,诉说着过往;有的还保留着部分人类躯干,手臂却化作缠绕的藤蔓,扎根于泥土;有的是一丛巨大的、脉动着微光的蕨类,叶片在亲人靠近时无风自动。

没有言语。防护面罩隔绝了声音,植物化的声带也已沉默。只有眼神,那在木质化眼眶或叶脉间闪烁的、属于“人”的眼神,传递着千言万语——眷恋、哀伤、释然,还有一丝对新生的茫然。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父亲,颤抖着伸出戴着厚手套的手,轻轻抚摸着儿子已完全木质化、冰冷粗糙的“脸庞”。他的儿子,曾是一名消防员,如今是一株沉默的、树皮上带着火焰灼痕般纹路的巨木。老人额头抵在树干上,肩膀无声地耸动。

一位年轻的女子,跪在一丛巨大的、中心隐约可见半张女性面孔的发光蕨类前。那是她的母亲。她小心翼翼地将脸贴在一片温润的蕨叶上,防护面罩的冰冷与叶片的微温形成刺痛的反差。她低低地哼起一首母亲曾为她唱的摇篮曲,声音在面罩里哽咽。

一位父亲抱着年幼的孩子,指着一株形态奇特的守护荆棘,荆棘粗壮的基部,木质纹理扭曲成一个清晰的、属于小男孩的顽皮笑脸。“看,那是哥哥……他在新家,保护着森林呢。”孩子懵懂地伸出手指,隔着面罩触碰那荆棘上柔软的、无害的新生嫩刺。

没有嚎啕,只有压抑的啜泣在防护服内回荡,与和风吹过新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这是迟来的告别,是与血肉之躯的永诀,也是对一个虽痛苦却必须接受的崭新身份的承认。一个个拥抱,笨拙地隔着防护服与木质化的躯体或柔软的叶片,却沉重如山,饱含着无法言说的爱与痛……

微风拂过,一种跨越生命形态的、深沉的哀伤与和解的宁静,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

这一刻,标志着“南美洲新绿洲”,这个属于森之灵与根忆者的国度正式诞生。它不仅由法案确立,更由这浸透泪水的拥抱,在人类文明的集体心灵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保护区外围的关键生态节点,数座 “人类生态观察站” 拔地而起。它们并非单纯冰冷的军事堡垒,而是集防御、科研与倾听于一体的谦卑前哨,是望向新智慧世界的窗口。

生态母神的阴影已然消散,其扭曲的荣光归于永恒的冰寂。人类用“冰墓”封印了源头,用“除尘”洗刷了天空。然而,真正的考验,始于此刻。

南美洲那片被保护起来的土地,既是森之灵懵懂探索的家园,是根忆者承载着人类记忆与植物躯壳的沉默牢笼与桥梁,也是悬挂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面巨大明镜与一个深邃问号。

观察站的灯光在保护区边缘亮起,如同文明在未知深渊边缘点燃的微小篝火。

人类赢得了生存,代价是满目疮痍的世界与对自身定位的深刻怀疑。能否在埋葬着“苍天”记忆的墓地上,共同培育出属于地球所有智慧生命的新芽?

答案,不在宏大的宣言,而在每一次克制的观察,每一次对“根忆者”那无言痛苦的深深共情,以及人类文明在自我反思中迈出的每一步里。

灰烬犹温,新芽已萌。守望,才刚刚开始。

而在博物馆里,浑天仪的齿轮,依然在转动……

(本卷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