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99章 改革成果斐然,李逸荣升新职

深秋的长安,大明宫紫宸殿内暖意融融。鎏金铜炉中燃着上等的银霜炭,火焰跳跃间,将殿内的朱红梁柱映照得愈发庄严。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目光都集中在御座上的唐太宗身上 —— 今日早朝,陛下要对长安税收改革试点的成果进行表彰,这是满朝文武期待已久的时刻。

唐太宗手持户部呈递的《长安税制改革试点总结报告》,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站在改革派前列的李逸身上,声音洪亮而庄重:“众卿可知,今岁长安税收较去年同期增长一成二,而平民税负却下降一成?这皆归功于李逸提出的‘按资产征税’之策!”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响起低低的议论声 —— 虽早有耳闻试点成效显着,可亲耳听到陛下当众肯定,仍让不少官员心生赞叹。唐太宗继续说道:“李逸以敏锐之洞察,察觉现行税制弊端,提出改革之策;试点期间,他亲力亲为,走访商户、乡村,耐心讲解规则,化解疑虑;更难得的是,他兼顾公平与民生,推出‘以工抵税’,既减轻平民负担,又完善基础设施,实乃有功之臣!”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朕决定,升李逸为户部侍郎,正四品实职,主持全国税制改革推广事宜,望其再接再厉,为大唐财政出谋划策,惠及更多百姓!”

“臣谢陛下恩典!” 李逸快步出列,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却不失沉稳。他身着青色官袍,身姿挺拔,虽年纪轻轻(年仅二十四岁),却因改革成果的加持,眉宇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从容与坚定。

这一任命,让满朝文武为之侧目。吏部尚书张柬之站在列中,看着躬身谢恩的李逸,心中虽仍有对 “年轻官员掌权” 的顾虑,却也不得不承认 —— 李逸以实打实的改革成果,赢得了陛下的信任与朝堂的认可,这升迁无可非议。不少保守派官员也纷纷点头,看向李逸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佩。

更令人称奇的是,李逸的父亲李明远,此时正担任户部左侍郎,负责户籍与农田事务;李逸升为户部右侍郎,主持税制改革,父子二人同任户部侍郎,分管不同领域,携手为大唐财政效力,这在大唐开国以来,尚属首次。

“想不到李侍郎父子竟能同朝为官,还都在户部任职,真是一段佳话!”

“李逸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成就,其父教导有方啊!”

“父子同心为大唐效力,定能让户部更有作为!”

群臣的议论声中,李明远站在列中,眼中满是骄傲。他看着儿子挺拔的身影,想起李逸幼时便显露的 “务实” 特质 —— 不同于其他世家子弟沉迷诗文,李逸总爱研究农具、琢磨经商之道,如今这份特质,终于在朝堂上绽放光彩。退朝后,李明远走到李逸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为父为你骄傲!往后在户部,咱们父子俩要好好配合,为大唐的财政与民生,多做实事。”

“父亲放心,儿子定不负您的期望,也不负陛下的信任。” 李逸笑着回应,心中满是温暖 —— 从最初提出改革提案时的忐忑,到试点推行中的困难,再到如今的升迁,父亲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时常与他探讨税制细节,提出宝贵建议。

李逸升为户部侍郎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逸品轩内,老张与伙计们正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李逸升迁的喜讯,脸上满是激动:“咱们郎君真是好样的!从改良制糖,到推动科举改革,再到税制改革,每一件都做得漂亮!”

“可不是嘛!以前咱们逸品轩缴税,总觉得跟那些大商户缴一样多,不公平,现在按营业额缴税,公平合理,生意也越来越好!” 伙计小王笑着说,“郎君升了户部侍郎,以后定能让更多商户、农户受益!”

长安西市的 “王家布店” 内,王掌柜正拿着一张报纸(大唐新办的《长安日报》,上面刊登了李逸升迁的消息),对前来买布的顾客说:“李侍郎可是个好官!以前按户缴税,我这小店跟隔壁的大绸缎庄缴一样多,心里憋屈;现在按营业额缴税,公平多了,我这生意也比以前好了三成。他升了户部侍郎,以后全国都能享受到公平税制了!”

顾客们纷纷点头赞同,有的说 “李侍郎年轻有为,是百姓的福气”,有的说 “希望新税制能尽快推广到江南,让家里的亲戚也能减轻负担”。

李逸升迁后,并未沉溺于荣誉,而是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在户部设立 “税制改革推广办公室”,从技艺科抽调三十名 “商旅类” 人才,从户部选拔二十名经验丰富的官员,组成推广团队,负责制定洛阳、江南地区的试点细则。

首次推广会议上,李逸看着团队成员,语气郑重:“长安试点成功,不代表推广就能一帆风顺。洛阳的世家商户更多,避税手段更隐蔽;江南的农户土地分散,核算难度更大,咱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他提出三项重点工作:

前期调研:派团队分赴洛阳、江南,走访当地商户与农户,了解实际情况,调整税制细则 —— 如江南多水患,可增加 “水灾减免” 条款;洛阳多丝绸商户,需制定专门的 “丝绸行业核算标准”;

人才培训:在洛阳、江南设立 “税制培训中心”,培训当地官员与核查人员,确保他们熟悉新税制的核算方法与监督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争议;

宣传引导:联合当地官府,通过张贴告示、举办宣讲会等方式,向百姓宣传新税制的好处,邀请长安试点中受益的商户、农户现身说法,打消大家的疑虑。

为了确保推广顺利,李逸还特意邀请魏徵与苏定方担任 “推广顾问”,魏徵负责监督核查过程,防止官员贪腐;苏定方则协助协调地方军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如水渠、道路)的安全与进度。

“推广新税制,不仅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更是为了让全国的百姓都能享受到公平 —— 商户公平经营,农户安心种地,这才是大唐繁荣的根基。” 李逸在会议上强调,“咱们每一个人,都要牢记‘实用利民’的初心,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不辜负百姓的期待。”

团队成员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干劲 —— 他们中不少人参与过长安试点,亲眼见证了新税制给百姓带来的改变,如今能参与全国推广,既感到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

唐太宗得知李逸的推广计划后,十分满意,特意召见他,赏赐黄金五十两、锦缎二十匹,鼓励道:“你做事细致周全,朕很放心。推广过程中若有困难,可随时上奏,朕会全力支持你。”

“臣谢陛下恩典!” 李逸躬身谢恩,心中满是感慨 —— 升迁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 “实用利民” 理念的认可。他暗暗发誓,定要将新税制推广好、完善好,让全国的商户都能公平经营,让全国的农户都能安居乐业,为大唐的财政稳定与民生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深秋的阳光,透过户部的窗户,洒在李逸的案上,照亮了桌上的《洛阳、江南税制推广细则草案》。李逸拿起笔,在草案上写下 “公平、利民、务实” 六个字,作为推广工作的核心原则。他知道,新的挑战已在眼前,可只要坚守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定能让新税制在大唐的土地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此时的长安城外,乡村的田野里,农户们正忙着收割玉米,金黄的玉米堆成了小山;市集上,商户们忙着盘点当月的营业额,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一场关乎大唐财政与民生的变革,已从长安出发,向着洛阳、江南,向着大唐的每一个角落,稳步前行。而李逸,这位年轻的户部侍郎,正以坚定的步伐,引领着这场变革,书写着属于大唐的 “实用利民” 新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