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74章 天竺登陆,织布机图纸引关注

“逸品号” 商船队在印度洋上颠簸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在一个清晨,看到了远方隐约的陆地轮廓。负责了望的水手阿福激动地挥舞着旗帜,高声呼喊:“前面就是俱尸那揭罗港!我们到天竺了!”

船员们纷纷涌上甲板,朝着陆地的方向眺望 —— 晨曦中,俱尸那揭罗港的轮廓渐渐清晰,港口内密密麻麻的桅杆像一片森林,来自波斯、阿拉伯、东非的商船错落有致地停靠在泊位上,船帆上的各色图案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码头边的仓库鳞次栉比,搬运工们扛着香料、象牙、棉花等货物,往来穿梭,吆喝声、脚步声、船只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终于到了!” 李逸站在甲板上,看着眼前繁华的港口,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这一个多月的航程,他们不仅要应对海盗的威胁,还要克服海上的恶劣天气 —— 中途遇到的一场暴雨,差点让 “逸品三号” 的船帆受损,好在船员们及时抢修,才化险为夷。如今终于抵达目的地,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

商船队缓缓驶入港口,在当地引航员的指引下,停靠在指定的泊位。刚抛锚完毕,几名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的天竺官员便登上了主舰 “逸品一号”。为首的官员是俱尸那揭罗港的市舶司总管,名叫阿罗憾,他会说一口流利的波斯语,而李逸随行的工匠孙师傅曾去过西域,懂一些波斯语,正好能担任翻译。

“欢迎来自大唐的朋友!” 阿罗憾双手合十,向李逸行礼,“我国国王早已接到贵国市舶司崔大人的书信,得知你们要来,特意命我前来迎接。国王已在宫殿备好宴席,邀请您即刻前往拜见。”

李逸也双手合十回礼,笑着回应:“多谢总管大人,也多谢贵国国王的盛情。我们此次前来,不仅为了贸易,更希望能促进大唐与天竺的友好往来。”

随后,阿罗憾带着李逸、老张与两名工匠(负责携带织布机图纸与模型),乘坐一辆由四匹白象牵引的华丽马车,前往国王的宫殿。马车行驶在港口的街道上,两侧的景象让李逸大开眼界 —— 街道两旁的房屋多为白色大理石建造,屋顶覆盖着红色的陶瓦,墙壁上绘着色彩鲜艳的壁画,内容多为神话故事与生活场景;路边的商铺里,摆满了各色商品,有散发着浓郁香气的香料、晶莹剔透的宝石、色彩斑斓的棉织物,还有各种新奇的水果,如芒果、菠萝蜜等,商贩们用热情的语气招揽着顾客。

沿途的天竺百姓对这支来自大唐的队伍充满好奇,纷纷围拢过来,有的孩子还跟在马车后面奔跑,眼中满是好奇。李逸不时掀开马车窗帘,向百姓们挥手致意,心中感慨:天竺果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度,这里的文化与大唐截然不同,却同样繁荣昌盛。

国王的宫殿建在港口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通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远远望去,像一座洁白的城堡。宫殿的大门两侧,矗立着两尊高大的石象雕塑,象牙上镶嵌着彩色的宝石,显得格外威严。走进宫殿大门,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一座喷泉,泉水从雕刻精美的莲花状喷嘴中喷出,落入下方的水池,溅起阵阵水花。庭院两侧,种植着高大的棕榈树与开着红色花朵的凤凰木,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香料的混合气息。

穿过庭院,便是国王的议事大殿。大殿内铺着厚厚的棉织地毯,踩上去柔软舒适,地毯上织着复杂的几何图案与花卉图案;墙壁上挂着色彩鲜艳的丝绸挂毯,上面绣着天竺的神话故事;大殿两侧的柱子上,缠绕着金色的藤蔓装饰,柱子旁站立着手持长矛的卫兵,他们身着铠甲,表情严肃,眼神锐利,守护着大殿的安全。

大殿尽头的高台上,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黄金宝座,宝座上镶嵌着各色宝石,闪闪发光。天竺国王坐在宝座上,身着华丽的丝绸长袍,头戴镶嵌着宝石的王冠,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的两侧,坐着几位大臣,都身着正式的服饰,表情庄重。

“来自大唐的使者,欢迎来到俱尸那揭罗。” 国王的声音温和而有威严,通过孙师傅的翻译,传入李逸耳中,“我从崔大人的书信中,得知大唐是一个繁荣强大的国度,盛产丝绸、瓷器等珍贵商品。听说你们此次带来了大唐的特产,不知有何珍贵之物,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李逸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锦袍,上前一步,双手合十躬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陛下,首先感谢您的盛情款待。我们此次带来的商品,既有供贵族享用的精美棉衣与香料肥皂,更有一件能让天竺百姓受益的宝贝 —— 改良织布机的图纸。”

说着,李逸示意随行的工匠刘师傅,将随身携带的织布机图纸展开。刘师傅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特制的木盒中取出图纸 —— 图纸用桑皮纸绘制,长约三尺,宽约两尺,上面用墨线详细标注了织布机的各个部件:底座用坚硬的橡木打造,呈长方形,底部装有四个小木轮,方便移动;中间装有 “脚踏提综” 装置,由踏板、连杆与提综杆组成,通过脚踩踏板带动提综杆上下运动;上方是经线架,用于固定经线,经线架上装有调节装置,可根据需要调整经线的松紧;还有纬线梭,梭子用轻质木材制作,内部可放置纬线,方便穿梭。图纸旁边,还附有织布流程的示意图,从经线的固定、纬线的穿梭,到布匹的收割,每一个步骤都标注得清晰明了,甚至连每个零件的尺寸都精确到寸。

阿罗憾将图纸呈给国王,国王接过图纸,仔细端详起来。当他的目光落在 “脚踏提综” 装置上时,眉头微微皱起,疑惑地问:“使者,这个叫做‘脚踏提综’的装置,真的能让织布速度变快吗?我们天竺的织布机,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坐在织机前投梭,一人在旁边提综,一天最多也只能织半匹布,而且织出的布花纹也比较简单。”

“陛下若不信,臣早已准备好织布机模型,可当场为您演示。” 李逸早有预料,当即让刘师傅取出提前制作的小型织布机模型。模型按 13 的比例制作,所有部件都与实际织布机一致,小巧玲珑,却五脏俱全。刘师傅将一团提前准备好的棉纱(用天竺当地的棉花纺制而成)固定在模型的经线架上,然后脚踩踏板,双手握住纬线梭,开始演示织布过程。

只见刘师傅轻轻踩下踏板,提综杆随之升起,将部分经线提起,形成梭口;他迅速将纬线梭从梭口穿过,然后松开踏板,提综杆落下,经线复位,将纬线夹紧;接着,他转动织机上的卷布轴,将织好的布向前卷起,再踩下另一个踏板,重复之前的动作。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原本需要半个时辰才能织出的一小块棉布(约一尺见方),短短十分钟便完成了,布面上还织出了简单的 “云纹” 图案,纹路清晰,排列整齐,比天竺当地织出的布更加精美。

“太神奇了!” 国王看着织好的棉布,忍不住拍手称赞,眼中满是惊喜与赞叹,“这台织布机,竟然只需一人操作,速度还这么快,织出的布也这么好看!我们的织布机,一个工匠一天只能织半匹布,这台机器,至少能织两匹,效率提升了四倍啊!”

他转头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各位大臣,你们都看到了吧?我们天竺盛产棉花,每年产出的棉花不计其数,却因为织布效率低,大部分棉花都只能堆积在仓库里,百姓们也穿不起高质量的棉布。若是能用上这种改良织布机,不仅能提高棉布的产量,还能提升棉布的质量,让百姓们都能穿上便宜、漂亮的棉布,这对我们天竺的民生发展,可是天大的好事!”

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其中一位负责农业与手工业的大臣,名叫陀罗笈多,上前一步对国王说:“陛下所言极是!这种织布机若能在全国推广,定能推动我国的棉纺织业发展,增加国库收入,还能改善百姓生活,确实是难得的宝贝。”

国王的目光重新回到李逸身上,语气更加热情:“使者,这张织布机图纸,朕非常感兴趣。朕愿用三百匹上等丝绸交换,另外再附赠一百斤胡椒、五十斤豆蔻,不知使者意下如何?”

李逸心中大喜 —— 要知道,此类技术图纸在西域的售价通常只有一百匹丝绸,天竺国王给出三倍价格,还附赠珍贵的香料,足见其对改良织布机的重视,也体现了天竺的诚意。但他并未立刻答应,而是趁机提出了自己的需求:“陛下如此慷慨,臣感激不尽。不过,臣还有两个小小的请求,希望陛下能应允。”

“使者请讲,只要朕能办到,定不推辞。” 国王爽快地说道。

“第一,我们大唐的岭南地区气候温暖,非常适合种植棉花,却缺乏优质的棉花种子,希望陛下能提供一些颗粒饱满的棉花种子,供我们带回大唐种植;第二,我们大唐的工匠们一直在研究玻璃制造技术,却始终未能掌握关键的工艺,听闻天竺的玻璃制造技术非常先进,希望陛下能安排国内最顶尖的玻璃工匠,向我们的工匠传授技术。” 李逸诚恳地说道,“若陛下能应允这两个请求,臣愿再额外赠送五十块我们大唐改良的香料肥皂,这种肥皂去污力强,还带有淡淡的香气,很适合日常使用。”

国王闻言,毫不犹豫地答应:“这两个请求都不算难事!棉花种子我们天竺有的是,朕立刻让人给你装十箱,保证每一颗都是颗粒饱满、品质优良的种子;至于玻璃制造技术,朕会让国内最顶尖的玻璃工匠,从石英砂的筛选、窑炉的搭建,到玻璃溶液的烧制、器皿的塑形,全程向你们的工匠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多谢陛下!” 李逸躬身行礼,心中满是喜悦。此次天竺之行,不仅能换回足够逸品轩使用两年的香料,还能获得优质的棉花种子与玻璃制造技术,可谓满载而归。

当天下午,国王便派人将三百匹上等丝绸、一百斤胡椒、五十斤豆蔻与十箱棉花种子送到了 “逸品号” 商船上。丝绸质地柔软,色泽鲜亮,有红色、蓝色、绿色等多种颜色,都是天竺最优质的产品;胡椒与豆蔻颗粒饱满,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一看便知是上等货色;棉花种子装在特制的陶罐里,罐口用蜡密封,防止受潮,每一颗种子都饱满圆润,充满生机。

李逸也如约将五十块香料肥皂送到了国王的宫殿。肥皂呈淡黄色,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安息香气息,国王试用后,对肥皂的去污效果赞不绝口,当即决定将肥皂作为贵族的日常用品,并表示未来会从大唐大量采购。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俱尸那揭罗港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李逸站在商船上,看着天竺官员与百姓们友好的笑容,心中满是感慨。此次天竺登陆,不仅开启了大唐与天竺的贸易新篇章,更为两国的文化与技术交流搭建了桥梁。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逸品号” 还会带来更多的大唐物产,也会将天竺的特色商品带回大唐,让两国百姓都能享受到贸易带来的红利。

而此刻,随行的工匠孙师傅已经开始与天竺的玻璃工匠交流,两人坐在船舱里,拿着图纸,一边比划一边讨论,时不时还会用笔记录下关键的技术要点。李逸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他知道,玻璃制造技术的引进,将为大唐的手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这,正是他此次远航天竺的重要目标之一。

夜色渐深,俱尸那揭罗港的灯火渐渐亮起,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点缀在黑暗的海面上。“逸品号” 商船上,船员们也开始庆祝此次顺利登陆与贸易的初步成功,大家围坐在甲板上,吃着从天竺购买的水果,喝着带来的葡萄酒,畅谈着未来的贸易计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期待。

李逸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此次天竺之行,只是 “逸品号” 远洋贸易的一个起点,未来,他们还会驶向更远的波斯、阿拉伯,甚至欧洲、非洲,将大唐的文明与物产带向更广阔的世界,也将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带回大唐,在海上贸易的道路上,书写新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