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41章 “逸品学院” 开学

穿越唐朝当财子 第41章 “逸品学院” 开学

作者:翅膀上的蜘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0:15

时值暮春,长安城外的灞水之畔草木葱茏,一片青砖黛瓦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地排布在河岸东侧的开阔平地上,飞檐翘角间透着几分不同于寻常书院的质朴大气 —— 这便是李逸耗时三月倾力打造的 “逸品学院”。

此前长安城内已有不少私塾书院,多是教孩童诵读四书五经,专供权贵子弟修习科举之术。可李逸深知,如今大唐虽国泰民安,却仍有百姓因缺粮少食忍饥挨饿,工匠们守着老旧技艺难有精进,小商贩们不懂经营之道常折本亏损。于是他力排众议,选中这处离城不远、水源充足的地块,自掏腰包建起学院,决意打破 “唯有读书高” 的旧例,教百姓些能安身立命的真本事。

学院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朱红匾额,匾额上 “逸品学院” 四个鎏金大字刚劲有力,是李逸特意请国子监的书法先生所书。穿过正门,院内分为东、西、北三个院落,分别对应即将开设的 “商业班”“种植班”“工匠班”。每个院落都配有宽敞的授课堂屋,堂屋两侧还开辟了实操场地:商业班的院子里摆着数十张算桌,桌上整齐码放着算盘与账簿;种植班的后院开垦出十余亩试验田,田垄间已翻好新土,旁侧搭着存放农具的棚屋;工匠班的院内则砌着几座铁匠炉,墙角堆着待锻打的铁块与木料,空气中隐约飘着铁器的冷香。

这日清晨天还未亮,学院外就已聚集了不少人。有牵着孩童的农夫,有背着工具箱的工匠,还有穿着粗布长衫的小商贩,大家踮着脚朝院内张望,脸上满是期待与忐忑。辰时三刻,李逸身着青色锦袍,带着几位随从缓步走出院门,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诸位乡邻,今日逸品学院正式开学,凡愿学一技之长者,皆可报名入学!” 李逸抬手示意,声音清亮,“学院分三个班次,咱们先说说这商业班 ——” 他指向东侧院落,“里头教的是算账记账、辨货定价,还有如何招揽客人、打理店铺。不管是开杂货铺的,还是走街串巷的货郎,学了这些,往后做生意能少走不少弯路。”

人群中一阵骚动,一个穿着短打的青年上前一步:“李公子,俺是城西卖布的,以前总算不清账,有时候还被人骗了货,这商业班真能教俺们这些粗人?”

“当然能!” 李逸笑着点头,“我请来的先生,是长安城里‘恒昌记’的老掌柜,他管了三十年账目,经他手的生意没出过一次错,跟着他学,保管你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话音刚落,又有个老农拄着拐杖问道:“那种植班教啥?俺种了一辈子地,年年盼着收成好,可有时候要么遭了虫害,要么天旱减产,要是能学些好法子就好了。”

“老伯您问得好!” 李逸走到老农身边,扶着他的胳膊,“种植班专门教棉花、灵米的种植技术,从选种、耕地,到施肥、防虫害,每一步都有讲究。我请了三位老农来当老师,他们都是关中一带种粮种棉的好手,有位王老伯,去年种的棉花亩产比旁人多了两成,灵米更是颗粒饱满。” 他指向不远处一位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老者,“那位就是王老伯,往后他会带着大家在试验田里实操,手把手教大家种出好庄稼。”

老农激动得嘴唇发抖,连连作揖:“多谢李公子,多谢李公子!要是真能让地里多产些粮,俺们全家都念您的好!”

接着,李逸又介绍了工匠班:“工匠班教的是纺织和农具制作。纺织班请的是城南的张大娘,她织的布又细又密,还会染十几种颜色;农具班请的是‘铁记铁匠铺’的李铁匠,他打的犁、锄,又结实又好用,咱们种地、做工都能省力。”

人群彻底沸腾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都想报名心仪的班次。这时,有人小声问道:“李公子,这么好的学院,学费得不少吧?俺们平民百姓怕是负担不起……”

李逸抬手压了压众人的声音,朗声道:“诸位放心,逸品学院定价公道 —— 平民子弟入学,学费全免,还提供笔墨纸张;若是权贵子弟想来学,每年收一贯钱。”

“什么?平民免费?” 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中年妇人擦了擦眼角:“俺家娃子早就想识字学本事,可私塾学费太贵,只能让他跟着俺种地。现在好了,娃子能来上学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队身着明光铠的士兵簇拥着一顶明黄色的轿子驶来。人群连忙退到两侧,有人认出轿旁的侍卫,低声惊呼:“是陛下的仪仗!”

轿子在学院门口停下,李治身着龙袍,在宦官的搀扶下走了出来。李逸连忙上前行礼:“臣李逸,参见陛下!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

李治扶起他,笑着说:“朕听闻你建了这所学院,专教百姓实用之技,特意来看看。” 他环顾四周,见百姓们眼神热切,又道,“治国之本,在于富民。你能想到以技艺助百姓谋生,是件大好事。”

说着,李治走到学院正门的侧墙前,早有侍从备好笔墨。他接过毛笔,略一思索,挥毫写下 “学以致用” 四个大字。笔力雄浑,气势磅礴,众人纷纷叫好。

“这四个字,就作为逸品学院的校训吧。” 李治放下毛笔,对李逸说,“希望来此求学之人,都能将所学用到实处,既能安身立命,也能为大唐出力。”

“臣遵旨!” 李逸躬身应道,心中暖意涌动。有了陛下的认可,这学院定能办得更好。

接下来便是报名环节,李逸早已安排好十余名随从负责登记。百姓们排着长队,依次报上姓名、住址和想入的班次。负责登记的随从麻利地记录着,时不时解答大家的疑问。

太阳渐渐升高,报名的队伍却丝毫不见缩短。有个富商带着儿子来报名商业班,爽快地交了一贯钱:“李公子办的这学院好啊,我家这小子整天游手好闲,让他来学学算账,往后也能帮着打理家业。”

到午时三刻,报名人数已达五百人。商业班报名最多,有两百二十人;种植班次之,一百八十人;工匠班也有一百人。李逸看着登记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走上高台,对众人道:“今日报名的五百位学员,明日便可入学。每日辰时上课,未时下课,商业班在东院,种植班在北院,工匠班在西院,大家可别走错了。”

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震天。夕阳西下时,百姓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有人还特意绕到学院后院,想再看看试验田和铁匠炉。李逸站在院门口,望着大家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将逸品学院办好,让更多百姓学到真本事,过上好日子。

夜色渐浓,学院内亮起了灯笼,照亮了 “学以致用” 的校训。这四个字,不仅刻在墙上,更刻在了李逸的心里,也刻在了每一个期待着改变命运的百姓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