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29章 苏瑶的 “商事困境”

穿越唐朝当财子 第29章 苏瑶的 “商事困境”

作者:翅膀上的蜘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0:15

暮春的长安,细雨绵绵,将宰相府的庭院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中。苏瑶坐在书房里,手里捏着一封来自江南的急信,眉头紧紧皱起,原本明媚的脸庞上满是焦虑。信纸被她反复揉搓,边角已经起了褶皱,上面 “盐铁转运使张大人截留丝绸,要求低价供货” 的字迹,刺眼得让她心口发闷。

苏府在江南有三座丝绸工坊,每年春季都会将新织的云锦、蜀锦通过漕运运往长安,供应苏府自家的绸缎铺和 “逸品轩” 东市尊客堂的定制业务。可今年,负责漕运监管的盐铁转运使张大人,却以 “漕运需优先供应官府” 为由,将苏府的五十船丝绸截留在扬州码头,还派人传话:“若苏府愿以市价三成的价格,将丝绸供应给官府,便放行漕船;若不愿,丝绸便一直扣在码头,耽误了春季销售,后果自负。”

张大人是朝中有名的贪官,仗着自己掌管盐铁漕运,经常欺压商户,索要好处。苏定方为官清廉,最痛恨这种贪赃枉法之事,当即拒绝了张大人的无理要求,可这也让苏府的丝绸货源彻底断了 —— 东市尊客堂的定制丝绸订单已经堆积了三十多份,其中不乏太子妃、公主的订单,若不能按时交货,不仅会损失大量营业额,还会影响苏府的声誉。

“小姐,宰相大人回来了。” 侍女轻轻推门进来,低声说道。

苏瑶连忙起身,迎出书房。苏定方穿着一身湿透的官袍,脸色阴沉,显然也正因张大人的刁难而愤怒。“父亲,江南的丝绸还没消息吗?” 苏瑶焦急地问。

苏定方叹了口气,坐在椅子上,接过侍女递来的热茶:“张大人态度强硬,派人来说,要么低价供货,要么就扣着丝绸不放。我已经让人去疏通关系,可张大人后台硬,连吏部尚书都不敢得罪他,这事难办啊。”

“那东市尊客堂的订单怎么办?太子妃订的云锦披风,下周就要取货了,要是交不出货,可就麻烦了。” 苏瑶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 她负责苏府的商事多年,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苏定方看着女儿焦虑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再等等,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办法。实在不行,就只能从长安其他绸缎铺调货,先应付眼前的订单,只是成本会高很多。”

就在父女俩一筹莫展时,侍女又来报:“小姐,‘逸品轩’的李公子来了,说听说您遇到了难处,特意来帮忙。”

苏瑶眼睛一亮 —— 李逸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好办法,之前的香料断供、同行打压,都是他帮忙化解的,或许这次他也能有办法!她连忙说:“快请他进来!”

李逸穿着一身青色长衫,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走进书房。看到苏定方父女凝重的神色,他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 早上阿福从西市绸缎铺老板口中得知,苏府的江南丝绸被张大人截留,他特意带着自己做的薄荷糕赶来,想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苏大人,苏小姐,我听说江南丝绸出了点问题,特意来看看。” 李逸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是新鲜出炉的薄荷糕,散发着清凉的香气,“这是我刚做的薄荷糕,能清心解烦,你们先尝尝。”

苏定方叹了口气,将张大人截留丝绸、索要低价供货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逸。

李逸听完,眉头也皱了起来 —— 张大人掌管漕运,直接对抗肯定不行;从其他绸缎铺调货,不仅成本高,还可能被张大人察觉,再生事端。他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之前在平民巷推行的 “以物换物” 模式 —— 苏府缺丝绸,而江南的商户或许缺其他物资,要是能用 “逸品轩” 的香料、点心等商品,与江南商户直接以物换物,绕开张大人控制的漕运,不就能解决货源问题了吗?

“苏大人,苏小姐,我有一个办法。” 李逸抬起头,眼神坚定,“张大人控制的是漕运,可江南的商户未必只依赖漕运。我们可以绕开漕运,用‘逸品轩’的香料、点心、肥皂等商品,与江南的丝绸工坊直接‘以物换物’—— 他们给我们丝绸,我们给他们商品,既不用经过漕运,也不用和张大人打交道,还能节省成本。”

苏瑶愣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以物换物?这能行吗?江南的丝绸工坊,需要我们的香料、点心吗?”

“肯定需要。” 李逸解释道,“江南气候潮湿,蚊虫多,咱们的草本驱蚊香膏、薄荷皂正好能派上用场;咱们的芝麻酥、桂花糕,在江南也很少见,肯定能受商户欢迎。而且苏府在江南经营多年,与丝绸工坊的老板们都有交情,只要咱们开出合理的交换比例,他们肯定愿意合作。”

他拿出纸笔,写下具体的交换方案:

高端香料换云锦:一罐龙涎香膏(价值十贯)换一匹上等云锦(价值十贯);

草本香膏换蜀锦:十罐驱蚊香膏(价值十贯)换一匹中等蜀锦(价值十贯);

点心换普通丝绸:五十斤芝麻酥(价值五贯)换一匹普通丝绸(价值五贯);

运输方式:雇佣民间商船,从江南直接运往长安周边的港口,再用马车运回长安,绕开张大人控制的漕运路线。

苏定方看着方案,眼神渐渐亮了起来:“这个办法好!绕开漕运,张大人就管不着了;以物换物,还能节省银两,一举两得!只是民间商船的运输安全,能保证吗?”

“苏大人放心。” 李逸笑着说,“我认识长安的商船行会会长,他在江南有稳定的运输渠道,还和当地的水师有交情,能保证货物安全。而且咱们可以分批次运输,每次运输十船丝绸,降低风险。”

苏瑶看着李逸清晰的思路和详细的方案,心里的焦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敬佩 —— 她之前只想着如何与张大人对抗,却没想到可以绕开问题,从其他角度寻找解决方案,李逸的谋略,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李公子,这个方案太好了!” 苏瑶激动地说,“我这就派人去江南,联系丝绸工坊的老板,按照你的方案,推进以物换物。”

“别急,还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李逸补充道,“第一,让去江南的人带上样品,让商户亲眼看到咱们的商品,增加信任感;第二,签订详细的交换协议,明确交换比例、运输时间和责任划分,避免纠纷;第三,暂时不要声张,悄悄推进,等第一批丝绸运回来,再考虑后续的合作,防止张大人察觉后从中作梗。”

苏定方连连点头:“李公子考虑得真周到!就按你说的办。瑶儿,你立刻去安排,让最信任的管家带着样品,连夜赶往江南。”

“是,父亲!” 苏瑶连忙起身,快步走出书房,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一步:江南联络与样品展示

苏瑶派去的管家,带着十罐驱蚊香膏、五十斤芝麻酥和一匹普通丝绸的样品,乘坐最快的马车,日夜兼程赶往江南。五天后,管家抵达苏州 —— 苏府最大的丝绸工坊所在地,见到了工坊老板周掌柜。

周掌柜得知张大人截留丝绸的事,也很气愤:“张大人太过分了!每年都要从我们商户身上刮一层油,这次竟然敢截留苏府的丝绸!苏小姐的以物换物方案,我举双手赞成!你们的驱蚊香膏和芝麻酥,在江南肯定受欢迎,我这就召集其他工坊的老板,一起商量合作。”

当天下午,周掌柜召集了江南十家丝绸工坊的老板,在苏州的酒楼聚会。管家将 “逸品轩” 的商品样品摆放在桌上,介绍道:“这是我们的驱蚊香膏,用艾草、薄荷制作,能有效驱赶蚊虫,江南潮湿,蚊虫多,正好适用;这是芝麻酥,用芝麻和蜂蜜制作,香脆可口,保质期长,适合当作礼品或日常零食;我们愿意用这些商品,与各位老板交换丝绸,交换比例按照市场价计算,公平合理。”

老板们围上来,仔细查看样品 —— 驱蚊香膏散发着清新的草本香气,涂抹在手上,清凉舒适;芝麻酥口感香脆,甜而不腻,让他们赞不绝口。

“这驱蚊香膏太好了!我家夫人每到夏天就被蚊虫叮咬,正好需要这个!”

“这芝麻酥比江南的点心还好吃,要是拿到市面上卖,肯定能火!”

“以物换物好啊!咱们缺这些新奇商品,苏府缺丝绸,正好互补,还不用看张大人的脸色!”

经过商议,十位老板一致同意与苏府合作,签订了以物换物协议:

周掌柜的工坊:提供二十匹云锦、五十匹蜀锦,换取二十罐龙涎香膏、五百罐驱蚊香膏、两千斤芝麻酥;

其他九家工坊:共提供一百匹蜀锦、两百匹普通丝绸,换取九百罐驱蚊香膏、五千斤芝麻酥、两百块薄荷皂。

协议还约定,第一批丝绸将在十天后,由民间商船运往长安周边的渭水港口,再由 “逸品轩” 的伙计接应,运回长安。

第二步:运输与接应

十天后,载着第一批丝绸的五艘民间商船,如期抵达渭水港口。李逸早已安排好二十名伙计和五辆马车,在港口接应。商船老板是李逸通过商船行会联系的,经验丰富,为了避开张大人的巡查,特意选择了夜间靠岸。

“李公子,货物都在船上,二十匹云锦、五十匹蜀锦、一百匹普通丝绸,一点不少。” 商船老板笑着说,“江南的老板们都说,你们的商品太受欢迎了,还让我带话,希望以后能长期合作。”

李逸检查了货物,确认无误后,让伙计们将丝绸小心翼翼地搬上马车,用防水油布盖好,快速运往长安。为了防止被张大人的人察觉,马车没有走正门,而是从长安的侧门进入,直接运往苏府的仓库。

当天晚上,苏瑶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丝绸,激动得眼眶泛红。她拿起一匹上等云锦,抚摸着光滑细腻的面料,对李逸说:“李公子,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一批丝绸已经到了,足够应付东市尊客堂的订单,还能剩下不少,后续的合作也已经谈妥,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张大人截留了。”

李逸笑着说:“不用谢我,这是我们合作的结果。以后要是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以物换物’的方式,绕开障碍,互相帮助。”

第三步:订单交付与声誉巩固

第一批丝绸到位后,苏瑶立刻安排工匠,加急制作东市尊客堂的定制订单。太子妃订的云锦披风,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苏瑶亲自送到皇宫。太子妃看到披风上精致的孔雀刺绣和光滑的云锦面料,满意地说:“苏小姐,你这披风做得真好,比我预期的还要好。之前听说你家丝绸货源出了问题,我还担心赶不上端午节穿,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解决了。”

苏瑶笑着说:“多亏了‘逸品轩’的李公子,帮我想出了以物换物的办法,才能及时拿到丝绸。”

太子妃惊讶地说:“李逸?就是那个改良农具、开小厨的李公子?他还懂商事?真是个多才多艺的年轻人。”

消息很快传开,长安的权贵们都知道,苏府在李逸的帮助下,化解了丝绸货源危机,对李逸的 “谋略” 更是刮目相看。之前对 “逸品轩” 持观望态度的商户,也纷纷主动上门,想与 “逸品轩” 合作,用自家的商品换取 “逸品轩” 的香料、点心和农具。

张大人得知苏府的丝绸货源恢复,却查不到任何漕运记录,心里疑惑不已,却又抓不到任何把柄,只能不了了之。他心里暗暗记下 “李逸” 这个名字,却也不敢轻易招惹 —— 毕竟李逸有苏定方和程处默撑腰,还有 “惠民郎” 的封号,不是他能随便拿捏的。

第四步:苏瑶的信服与合作深化

解决了丝绸货源问题后,苏瑶特意在 “逸品小厨” 设宴,感谢李逸。宴席上,苏瑶举起酒杯,真诚地说:“李公子,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掌管苏府商事多年,经验丰富,可遇到张大人的刁难,却手足无措。而你总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出巧妙的解决方案,我对你的谋略,彻底信服了。”

李逸笑着说:“苏小姐过奖了。我只是比你多了一些‘换个角度’的思路,其实你的商事经验比我丰富得多,要是没有你的人脉和江南工坊的资源,我的方案也无法落地。我们是合作共赢,互相成就。”

苏定方也笑着说:“李逸,你不仅有经商的天赋,还有应对危机的谋略,更难得的是,你为人正直,与我们苏府坦诚合作。以后苏府的商事,你要是有什么好想法,尽管提出来,我们全力支持。”

李逸心里一暖 —— 得到苏定方和苏瑶的认可,意味着他与苏府的合作将更加深化,“逸品轩” 的发展也将获得更强大的支持。他举起酒杯,对苏定方父女说:“多谢苏大人和苏小姐的信任。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与苏府携手,把‘逸品轩’和苏府的商事都做得更好,为长安的百姓,为大唐的繁荣,出一份力。”

宴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苏瑶站在 “逸品小厨” 的门口,看着李逸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敬佩和感激。她知道,这次的商事困境,不仅让她学到了 “以物换物” 的新商业模式,更让她看到了李逸身上的智慧和担当。

未来,她希望能与李逸有更多的合作,不仅在商事上互相帮助,还能一起探索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让 “逸品轩” 和苏府的品牌,都能在大唐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而李逸也知道,这次帮助苏府解决困境,不仅巩固了与苏府的合作关系,还为 “逸品轩” 开辟了新的 “以物换物” 渠道 —— 江南的商户已经提出长期合作的意向,未来 “逸品轩” 的商品,将通过这种方式,走进江南的市场,为 “逸品轩” 的全国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的唐朝创业传奇,在与苏府的深度合作中,翻开了更加广阔、更加辉煌的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