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208章 全国推广,安居之乐

穿越唐朝当财子 第208章 全国推广,安居之乐

作者:翅膀上的蜘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0:15

永徽八年的盛夏,苏州茅草巷 “砖石暖居” 的喜讯传遍大唐,各地州府纷纷上奏,请求尽快启动本地贫民窟改造。李逸深知,试点的成功只是起点,要让十万流民都能告别破草房,必须将苏州经验转化为可复制、能落地的 “全国方案”。他立刻组织改造专班,将苏州的房屋图纸、施工标准、流民用工制度整理成册,补充各地地形、气候适配建议,汇编成《全国贫民窟改造指导手册》,加急印刷后送往全国各州府。

手册中,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给出了精准调整方案:长安作为都城,工坊密集,贫民窟改造需结合城市规划,将民居建在西市、东市周边的空闲地块,方便流民就近就业;洛阳依洛河而建,水资源丰富,可在居民区旁修建一尺宽的小型水渠,既用于灌溉小院菜地,又能作为消防水源;成都多雨潮湿,需将房屋地基抬高三尺,采用 “坡屋顶 宽屋檐” 设计,加快雨水排放,避免地基浸泡;扬州河道纵横,则可利用现有河道改造排水系统,减少改造成本。

“改造不是简单复制,要让每一处‘安居坊’都贴合当地百姓的生活需求。” 李逸在全国刺史视频会议(逸品学院改良的简易通讯装置)上强调,“各地要在手册基础上,组织工匠、流民代表共同细化方案,确保房子既结实安全,又实用好住。”

七月初,全国贫民窟改造工程同步启动。长安、洛阳、成都、扬州等二十个城市率先开工,施工现场一片火热,流民们带着对新家的期待,纷纷加入施工队伍,昔日破败的贫民窟,渐渐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施工声。

长安 “西市巷” 的改造现场,清晨的阳光刚洒向洼地,流民张大姐就带着七岁的女儿丫丫来到工地。张大姐丈夫早逝,三年前家乡遭遇蝗灾,她便带着丫丫逃到长安,靠在西市乞讨为生,住的是用破布搭建的窝棚,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夏天满是蚊虫。如今听说改造工程招工,她第一时间报了名,被分到了杂工组,负责给工匠们递工具、打扫工地。

“大姐,您家丫丫真乖,每天都跟着您来工地,不吵不闹。” 专班成员看到丫丫坐在工地角落,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笑着说道。

张大姐擦了擦额头的汗,眼中满是温柔:“这孩子知道能住新家了,天天盼着。等搬进新家,我就去附近的逸品女红坊做工 —— 听说那里招绣娘,管吃管住,每月还能拿三贯钱。到时候,丫丫就能去女子学堂读书,再也不用跟着我受苦了!”

丫丫听到 “读书” 两个字,立刻抬起头,大眼睛亮晶晶的:“娘,我要去学堂学认字,以后还要帮您绣花!”

张大姐笑着摸了摸丫丫的头,手上的动作却更麻利了。她知道,只有好好干活,才能早日住上新家,给丫丫一个安稳的未来。

洛阳 “洛河边” 的改造工程中,流民老赵正拿着刨子,专注地打磨着一块木板。老赵以前是老家有名的木工,因战乱逃到洛阳,只能靠捡废品为生,手艺早已生疏。此次改造工程招募木工,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没想到凭借扎实的功底,很快成为木工组的骨干,负责制作房屋的门窗。

“老赵,您这手艺真地道!这窗户框做得又方正又光滑,比我们这些专业工匠做得还好!” 工部工匠拿着老赵做好的窗户框,忍不住称赞。

老赵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以前在老家,俺做的家具十里八乡都有名。没想到到了洛阳,还能靠这手艺盖新家。李大人给了我们安家的机会,我们得好好干,把门窗做得结实漂亮,让大家住得舒心!”

他还主动教其他流民木工技巧 —— 谁的刨子用得不对,他就手把手纠正;谁打磨的木板不够光滑,他就耐心讲解诀窍。在他的带动下,木工组的效率大幅提升,制作的门窗不仅美观,还比设计要求更结实。

成都 “锦里巷” 的改造现场,则充满了应对多雨气候的智慧。工匠们按照手册要求,将房屋地基挖到三尺深,再用砖石砌筑,抬高地面三尺,确保雨水不会浸泡地基;屋顶采用 “双坡设计”,坡度比普通房屋陡三成,加快雨水排放;屋檐向外延伸一尺,避免雨水顺着墙面流进屋内。

“以前一到雨季,俺家的窝棚就漏得没法住,只能抱着被子在树下躲雨。” 流民老陈负责搬运砖石,看着工匠们抬高地基,激动地说,“现在地基这么高,屋顶这么陡,再也不用担心漏雨了!以后下雨天,俺就能在新家安稳睡觉了!”

为确保全国改造质量统一,李逸延续了城市改革时的 “巡查制度”,从改造专班中抽调三十名经验丰富的成员,组成六个巡查小组,分赴各地检查施工进度与质量。巡查小组不仅携带水平仪、抗压仪等检测工具,还会随机走访流民,收集他们对施工的意见。

在长安巡查时,小组发现西市巷有三户房屋的屋顶青瓦铺设不牢固,部分瓦片之间缝隙过大,雨天容易漏雨。巡查官员立刻找到施工负责人,要求全部返工:“青瓦必须按‘一搭三’的标准铺设,瓦片之间要用水泥勾缝,确保每一片瓦都牢固,不能有半点马虎!” 施工负责人立刻组织工匠返工,直到所有青瓦都符合标准。

在洛阳巡查时,小组发现洛河边的两座公共厕所清理不及时,粪便堆积,异味刺鼻。巡查官员当即与洛阳刺史协调,增加了四名保洁员,将清理频率从每日两次增加到三次,还在厕所旁种植了薄荷,减少异味。

在成都巡查时,小组发现有五户房屋的地基高度仅为两尺,未达到手册要求的三尺。巡查官员立刻组织工匠加高地基:“成都多雨,地基不够高,雨季很容易积水浸泡,必须加高到三尺,确保百姓住得安全!” 工匠们连夜加班,将地基全部加高,还在地基外侧砌筑了防水坡,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

巡查小组的严格监督,确保了各地改造工程的质量,也让流民们更加安心。“有巡查大人盯着,俺们的新家肯定结实又安全!” 不少流民看到巡查小组认真检查,都放心地说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半年过去。永徽九年的初春,全国首批二十个城市的贫民窟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昔日破败的洼地、窝棚,如今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砖石民居,街道干净整洁,配套设施齐全,每一处改造后的居民区,都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 “安居坊”—— 长安的 “长安安居坊”、洛阳的 “洛河安居坊”、成都的 “锦里安居坊”、扬州的 “运河安居坊”…… 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流民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据统计,此次改造共完成五十处贫民窟改造,建成砖石民居两万套,解决了十万流民的住房问题;配套建设公共水井两百余口、公共厕所一百余座、下水道三百余里,实现了 “住房、饮水、卫生” 三大保障全覆盖;同时,各地官府还为流民提供了三万多个就业岗位,流民就业率从改造前的 30% 提升到 92%,大部分流民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日,李逸与苏瑶一同来到长安安居坊,走访流民家庭。刚走进安居坊,就看到干净的青石板街道两侧,排列着整齐的砖石民居,青瓦白墙,窗明几净;街道旁的杨柳树抽出新枝,嫩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公共水井旁,几位主妇正一边打水一边聊天,笑声清脆;小院里,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手里拿着针线活;孩子们则在街道上追逐嬉戏,手里拿着风车,欢快地奔跑。

“李大人,苏姑娘,快到俺家坐坐!” 张大姐看到李逸与苏瑶,连忙热情地招呼。她的新家是一套两室一厅带小院的民居,客厅里摆放着新做的木质桌椅,主卧里铺着干净的被褥,次卧里放着丫丫的小床,墙上还贴着丫丫在学堂画的画;小院里开垦了一小块菜地,种着青菜与萝卜,旁边还搭建了一个晾晒架,挂着刚洗好的衣服。

“大姐,您这新家真干净!丫丫呢?” 苏瑶笑着问道。

“在学堂呢!” 张大姐脸上满是笑容,“现在我在逸品女红坊做工,每月能拿三贯钱,丫丫在女子学堂读书,不用交学费,还管午饭。俺们娘俩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两人又来到老赵的家。老赵的家里摆放着他亲手制作的家具 —— 木质衣柜、书桌、椅子,做工精致,充满了生活气息。“李大人,苏姑娘,您看俺这家具,都是用 leftover 的木料做的,没花一分钱。” 老赵笑着说,“现在俺在洛阳的木工坊做工,每月能拿五贯钱,还收了两个徒弟,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走访完几家流民家庭,李逸与苏瑶坐在安居坊的公共凉亭里,看着眼前充满生机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逸哥哥,你看,他们终于有了安稳的家。” 苏瑶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温柔,“以前他们住的是破草房,现在住的是砖瓦房;以前他们靠乞讨为生,现在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以前孩子们没学上,现在能去学堂读书。这一切,都是你一点点努力换来的。”

李逸握住苏瑶的手,语气坚定:“安居才能乐业。百姓是大唐的根基,只有让他们住得安稳,才能安心工作、生活,才能养育子女、孝敬老人,大唐才能真正繁荣。这次改造只是开始,全国还有一百多处贫民窟,还有数十万流民等着住新家。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改造,让每一位流民都能住上干净的房子,过上幸福的日子。”

此时的大唐,不仅长安、洛阳、扬州等大城市的主干道干净整洁,就连曾经破败的城市边缘,也焕发出新的生机。昔日的贫民窟,变成了充满烟火气的 “安居坊”;流民们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住进了坚固的砖石民居,有了稳定的工作与收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长安安居坊,每到傍晚,街道旁就会摆起小摊,有卖小吃的、有缝补衣服的、有卖日用品的,流民们下班后,带着孩子在小摊上买点零食,或是在凉亭里聊天,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在洛阳洛河安居坊,流民们会在洛河边洗衣服、散步,有的还会撑着小船,在河里捕鱼,改善伙食;在成都锦里安居坊,每到雨天,流民们再也不用躲雨,而是坐在家里,看着窗外的雨景,做着手里的活计,心中满是安稳。

这场覆盖全国的贫民窟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流民的生活环境,更凝聚了民心,让百姓们感受到了朝廷的温暖,感受到了大唐的繁荣与希望。它像一股暖流,流淌在大唐的每一个角落,为大唐的盛世增添了一抹温暖而坚实的底色。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长安安居坊的砖石民居上,给青瓦白墙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李逸与苏瑶并肩走在街道上,看着流民们幸福的笑容,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唐的每一位百姓,都将拥有安稳的家,都将过上幸福的生活,大唐的盛世,也将因此更加长久、更加辉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