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188章 长安侠义堂,温暖江湖心

永徽元年的盛夏,长安城里的蝉鸣声响彻街巷,东市附近的一条僻静胡同里,却藏着一处格外热闹的庭院。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块烫金匾额,上面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侠义堂”。匾额下方,两名身着青色劲装的侠客正站姿挺拔地守在门口,脸上带着几分自豪,不时对路过的行人点头致意。

这处庭院,正是李逸为侠义盟的侠客们设立的休憩与交流之所。自从听闻赵虎、林霜等人在黑风岭大败马贼、护商有功的消息后,李逸便一直琢磨着要为侠客们做些什么。他知道,侠客们常年在外奔波,行侠仗义时难免受伤,却往往没有一个安稳的地方养伤;而且江湖人素来分散,缺乏一个能让他们切磋武艺、交流见闻的聚集地。于是,他便从自己的私产中,挑选了这处位于东市附近的宽敞庭院,耗费数月时间修缮,打造出了这座 “侠义堂”。

庭院的布局十分用心。进门便是一片开阔的练武场,地面用青石板铺就,打磨得光滑平整,四周摆放着刀、枪、剑、戟等各式兵器,供侠客们日常练武使用;练武场的东侧,是一排整齐的客房,每间客房里都配有床铺、桌椅和衣柜,干净整洁,还贴心地放置了驱蚊的艾草包;西侧则是一间宽敞的药房,药柜里摆满了各种药材,从常见的金疮药、止血草,到珍稀的人参、灵芝,应有尽有;药房旁边,还有一间小小的茶室,里面摆放着几张八仙桌,桌上放着茶具,供侠客们休息饮茶、畅谈江湖事。

更让侠客们感动的是,李逸还特意安排了女子学堂的十名医理学员常驻侠义堂。这些女子大多出身医家,不仅精通医理,还心思细腻、温柔耐心,专门为行侠仗义受伤的侠客提供免费医疗。她们穿着素雅的布裙,每日早早便来到药房,整理药材、熬制汤药,随时准备为受伤的侠客诊治。

侠义堂开张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便传遍了长安乃至周边地区的江湖圈。消息传开的第一天,庭院里便挤满了前来探访的侠客。有的是早已闻名侠义盟的江湖豪杰,特意前来祝贺;有的是初入江湖的年轻侠客,渴望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的是常年在商路护卫的镖师,想借此机会与侠义盟的侠客们交流经验。

清晨的练武场上,总是最热闹的地方。天刚蒙蒙亮,便有侠客早早地来到这里练武。“喝!哈!” 伴随着阵阵响亮的吆喝声,长剑挥舞间寒光闪烁,拳脚起落时虎虎生风。几位年长的侠客站在一旁,时不时指点年轻侠客的招式,偶尔还会下场切磋一番。“张兄,你这招‘横扫千军’力道十足,就是速度稍慢,若是能再快上半分,威力定会更胜一筹。” 一位手持长刀的侠客,对着正在练剑的同伴说道。那练剑的侠客闻言,立刻调整招式,再次演练起来,脸上满是认真。

客房里,也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几位刚从西域回来的侠客,正围坐在桌前,向同伴们讲述着商路护卫中的趣事。“你们是没见着,那黑风岭的马贼,被我们的改良弩箭打得落花流水,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一位脸上带着刀疤的侠客,手舞足蹈地说道,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旁边一位年轻的侠客,听得眼睛发亮,忍不住问道:“李大哥,下次西域商路护卫,能不能带上我啊?我也想跟你们一起,杀杀那些盗匪的威风!” 那刀疤侠客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小子,有骨气!只要你好好练武,下次一定带你去!”

药房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女子学堂的医理学员们,正忙碌地为受伤的侠客诊治。这天上午,一位名叫凌云的年轻侠客,在与同伴切磋武艺时,不慎被对方的长剑扫中手臂,导致手臂骨折。同伴们见状,立刻将他扶到药房。

“姑娘,快帮他看看!” 一位年长的侠客焦急地说道。

正在整理药材的医理学员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围了过来。为首的医理学员名叫苏婉,年约二十,脸上总是带着温柔的笑容。她先让凌云坐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他的手臂,仔细检查起来。“少侠莫怕,只是轻微骨折,我这就为你正骨。” 苏婉轻声说道,语气温柔却带着几分笃定。

凌云虽然疼得额头直冒冷汗,却仍强装镇定,咬着牙说:“多谢姑娘,这点伤,对我们江湖人来说不算啥。”

苏婉闻言,忍不住笑了笑:“少侠莫要逞强,伤口若不好好处理,日后恐会留下隐患,影响你练剑。” 她说着,让同伴取来夹板和纱布,然后双手握住凌云的手臂,动作轻柔却迅速地为他正骨。“咔嚓” 一声轻响,凌云疼得忍不住闷哼一声,额头上的冷汗更多了。苏婉连忙停下动作,递给他一块手帕:“忍一忍,马上就好。”

随后,苏婉熟练地用夹板固定住凌云的手臂,再用纱布仔细包扎好,最后还叮嘱道:“这几日切记不要用力,也不要碰水。我再给你开一副活血化瘀的汤药,你每日按时服用,不出半个月,便能痊愈。你且安心住在侠义堂的客房里,我们会每日来为你换药、送药。”

凌云看着苏婉认真的模样,又看了看周围几位医理学员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常年在江湖漂泊,见惯了刀光剑影、尔虞我诈,从未想过,在这冰冷的江湖中,竟能有这样一处温暖的地方,有人会为他的一点小伤如此费心。他张了张嘴,想说些感谢的话,却发现喉咙有些哽咽,最终只化作一句:“多谢姑娘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侠义堂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成为了长安城内侠客们的聚集地,更成了一处充满温暖与善意的江湖地标。每日清晨,练武场上的吆喝声准时响起;白天,茶室里坐满了畅谈的侠客,药房里不时传来医理学员温柔的叮嘱;傍晚时分,庭院里升起袅袅炊烟,侠客们与医理学员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分享着各自的经历,欢声笑语回荡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李逸也时常会抽出时间,来到侠义堂。每次他来,庭院里都会变得更加热闹。侠客们纷纷围上来,与他把酒言欢,分享着商路护卫中的点点滴滴。有的侠客会提出自己的建议:“李侍郎,西域的流沙滩路段,地势复杂,马贼容易埋伏,下次我们护商,是不是可以多带几支弩箭?” 有的侠客则会反映遇到的困难:“李侍郎,我们在护商途中,有时会遇到缺水的情况,若是能有便携的储水工具就好了。”

李逸总是耐心地倾听着,将侠客们的需求与建议一一记下,回去后便立刻着手解决。他让人改良了储水囊,使其容量更大、更轻便,分发给护商的侠客;还根据侠客们的建议,调整了弩箭的配备数量,确保每支护商队伍都有充足的武器。他从不摆官府官员的架子,与侠客们平等相待,饮酒时豪爽不羁,谈论江湖事时也能侃侃而谈,很快便赢得了侠客们的真心敬重。

“李侍郎,您不仅为我们建了侠义堂,还处处为我们着想,您真是我们江湖人的挚友啊!” 一次饮酒时,赵虎举起酒碗,大声说道。

“是啊!有李侍郎这样的朋友,是我们所有江湖人的福气!” 周围的侠客们也纷纷附和,举起酒碗,向李逸敬酒。

李逸笑着举起酒碗,与大家一饮而尽:“诸位英雄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你们护商安民,为大唐的百姓谋福祉,才是真正的英雄。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携手,让大唐的商路越来越安全,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酒液入喉,温热醇厚,就像此刻庭院里的氛围,温暖而热烈。月光洒在侠义堂的庭院里,照亮了侠客们脸上的笑容,也照亮了李逸与江湖势力之间那座坚实的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逸 “江湖挚友” 的声望,在江湖中迅速确立,越来越多的江湖豪杰慕名而来,想要与他结交,而侠义堂,也成为了大唐江湖中一道最温暖、最亮丽的风景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