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125章 长安期盼,良缘将近迎新春

腊月廿八的长安,年味已浓得化不开。朱雀大街两侧的商铺门口,挂满了红灯笼与春联,红色的绸缎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流动的火焰;街头巷尾,小贩们推着小车,高声叫卖着春联、福字、鞭炮与糖果,孩子们穿着新衣,拿着糖葫芦在街道上追逐打闹,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而这喜庆的氛围中,又因一桩即将到来的良缘,多了几分格外的热闹与期待 —— 李逸与苏瑶的婚期,已近在眼前。

逸品轩的门口,更是被装点得格外喜庆。两盏一人高的红灯笼悬挂在门两侧,灯笼上用金线绣着 “喜” 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框上贴着一副大红春联,上联是 “才子佳人天作合”,下联是 “民生福祉共践行”,横批是 “永结同心”,这是长安着名的文人墨客特意为李逸与苏瑶题写的,既赞扬了两人的良缘,也肯定了他们为民生所做的贡献。

伙计阿福正带着几个伙计,将一串串红色的鞭炮挂在屋檐下,脸上满是笑容:“咱们逸品轩能有今天,全靠李大人与苏姑娘的努力。如今他们要成婚了,咱们可得把店里装点得喜庆些,让全城百姓都知道这桩美事!”

店内,苏瑶正与绣娘商议婚服的制作细节。江南织造府送来的 “鸳鸯戏水” 丝绸,被平铺在案上,紫红色的底布上,一对鸳鸯栩栩如生,周围环绕着盛开的荷花与荷叶,金线勾勒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光泽。绣娘拿着针线,小心翼翼地在丝绸边缘绣着细碎的珍珠纹,说道:“苏姑娘放心,这婚服的领口与袖口,我会用孔雀羽线绣上缠枝莲纹样,再缀上细小的珍珠,保证在婚礼当天,您穿上它,定能成为全城最亮眼的新娘。”

苏瑶看着丝绸上的鸳鸯图案,脸上泛起甜蜜的红晕:“多谢绣娘费心。婚期定在三月初三,还请您务必在二月底前完成,也好让我提前试穿,看看是否合身。”

“苏姑娘尽管放心,老身定会按时完成!” 绣娘笑着答应。

与此同时,逸品酒庄也推出了 “喜酒套餐”。酒庄门口的告示牌上,用醒目的红字写着:“为贺李大人与苏姑娘新婚之喜,凡在正月初一至三月三十期间,预订葡萄酒作为喜酒者,均可享受八折优惠;购买‘帝王醉’陈酿十坛以上,还可免费获赠定制酒坛,坛身刻‘永结同心’字样。”

告示刚一贴出,便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咨询。一位准备在二月成婚的年轻公子,当即预订了二十坛 “西域风” 葡萄酒:“李大人与苏姑娘是长安的模范情侣,用他们酒庄的喜酒,既能沾沾喜气,又能享受优惠,真是太好了!”

而此时的户部衙门内,李逸正忙着与同事交接手头的工作。他将盐铁监管的详细记录、西域商路协调的往来文书,一一整理好,交给接手的官员:“盐铁监管方面,需重点关注江南盐场的产量与西北铁厂的质量,每月要汇总一次数据,确保盐铁价格稳定;西域商路协调方面,要与回纥的巴图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商队的动态,若遇到问题,可直接联系安西都护府协助解决。”

接手的官员认真记录着,点头说道:“李大人放心,您交代的事情,我定会妥善处理,绝不让工作出任何差错。您就安心准备婚礼,婚后若有需要,随时可回户部指导。”

交接完工作,李逸并未立刻回家,而是带着随从,前往西域商路的贸易驿站查看民生服务点的筹备情况。此时的焉耆驿站,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民生服务点的房屋,屋顶的瓦片已铺设完毕,工匠们正在安装门窗;驿站内,医官们已将药材分类整理好,摆放在木质的药柜中,临时账户的办理流程也已制定完毕,只待房屋建成后便可投入使用。

“负责人何在?” 李逸走进驿站,高声问道。

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官员立刻上前,躬身行礼:“属下参见李大人。”

“民生服务点的筹备进度如何?能否在春节前建成投入使用?” 李逸问道。

负责人连忙答道:“回大人,房屋主体已基本完工,预计三日内便可完成内部装修;医官与办理账户的吏员也已到位,药材与办公用品也已备齐,定能在腊月三十前建成投入使用,让过往商队与西域百姓过个安稳年。”

李逸满意地点点头,叮嘱道:“民生服务点关乎百姓与商队的便利,一定要确保服务质量。医官要认真为百姓诊疗,不得敷衍了事;办理账户的吏员要耐心解答商队的疑问,简化办理流程,让大家感受到大唐的关怀。”

“属下谨记大人教诲!” 负责人躬身应道。

离开驿站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西域商路上,将远处的沙丘染成了金色,偶尔能看到几支商队的身影,正朝着长安的方向行进 —— 他们要赶在春节前回到长安,与家人团聚。李逸望着商队的背影,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民生服务点建成后,这些商队的出行将会更加便利,他们的旅途也会多一份保障。

春节前夕,唐太宗特意召李逸与苏瑶入宫。太极殿内,暖意融融,唐太宗坐在龙椅上,看着站在殿下的两人,脸上满是笑容:“朕听闻你们的婚礼筹备得差不多了,今日召你们入宫,是为了给你们送些贺礼,也算是朕的一点心意。”

说着,唐太宗示意内侍将贺礼呈上来。内侍们捧着一个个精致的锦盒,依次走到李逸与苏瑶面前:第一个锦盒内,放着一百两黄金,金光闪闪;第二个锦盒内,是一千匹上等绸缎,有红色、紫色、蓝色等多种颜色,皆是江南织造府的精品;第三个锦盒内,装着人参、鹿茸、当归等珍稀药材;最后一个锦盒内,放着一对和田玉鸳鸯,玉质温润,色泽洁白,鸳鸯的姿态亲昵,栩栩如生。

“这对和田玉鸳鸯,是朕特意让工匠为你们打造的,寓意二人婚姻美满、白头偕老。” 唐太宗语气温和地说,“李逸,苏瑶,朕期待你们婚后,能继续为大唐的民生与发展出力,成为百官与百姓的榜样。你们一个擅长政务与经济改革,一个擅长民生与商业创新,夫妻同心,定能为大唐带来更多福祉。”

李逸与苏瑶连忙跪地谢恩:“臣(民女)谢陛下恩典!臣(民女)定不负陛下期望,婚后继续为大唐的民生与发展鞠躬尽瘁!”

离开皇宫时,长安城内已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声响,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年味。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红色的窗花,有的是 “福” 字,有的是 “鸳鸯戏水”,有的是 “年年有余”,处处洋溢着团圆与喜庆的氛围。

李逸与苏瑶并肩走在街道上,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满是幸福与憧憬。苏瑶手中捧着装有和田玉鸳鸯的锦盒,指尖轻轻抚摸着锦盒的纹路,轻声说道:“逸哥哥,你看这长安的年味多浓啊!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成婚了,想想都觉得开心。”

李逸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是啊,瑶儿。再过不久,我们就要成婚了,还要一起推动民生服务点的运营、女子技艺学堂的开设、江南酒庄分号的建设,想想都觉得充满力量。有你在身边,有这些民生与商业的理想可追,便是我此生最幸福的事。”

苏瑶靠在他的肩上,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我也是。未来的日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一起面对,一起为百姓做事,一起守护大唐的繁荣。”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长安的街道上,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街道上,百姓们的笑容、商贩们的吆喝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与零星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热闹的新春图景。

李逸与苏瑶知道,长安的新春即将到来,他们的良缘也将在新春的喜庆中圆满落幕。但这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婚后,他们将以夫妻之名,继续并肩前行,在民生与商业的道路上,为大唐的繁荣昌盛,为百姓的幸福生活,书写更多精彩的篇章。

夜色渐浓,长安城内的灯笼纷纷亮起,红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城市,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李逸与苏瑶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以及属于大唐的美好未来,都将在这新春的喜庆中,缓缓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