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122章 苏定方奏请,皇帝赐婚传佳话

冬雪初歇的太极殿后殿,暖阁内的地龙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与暖酒的醇厚气息。唐太宗刚结束早朝,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翻阅奏折,内侍轻声禀报:“陛下,兵部尚书苏定方大人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苏定方?” 唐太宗放下奏折,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苏定方向来专注军务,今日刚退朝便再次入宫,想必是真有重要之事。“宣他进来。”

不多时,苏定方身着紫色官袍,手持笏板,稳步走进暖阁。他身姿挺拔,虽已年近五旬,却依旧精神矍铄,只是今日脸上多了几分郑重。“臣苏定方,叩见陛下。” 他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恳切。

唐太宗抬手示意他起身:“苏爱卿不必多礼,坐吧。今日退朝后特意入宫,可是边境有新的动向?”

苏定方谢座后,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疏,双手递上:“陛下,臣今日入宫,非为军务,而是为一桩私事 —— 恳请陛下为户部侍郎李逸与小女苏瑶赐婚。”

唐太宗接过奏疏,展开一看,只见上面详细写着李逸与苏瑶的相识过往及协作事迹,字里行间满是对两人的认可与期许。他微微挑眉,放下奏疏,笑着说:“哦?你倒说说,为何想让朕为他们赐婚?”

苏定方坐直身体,语气诚恳地说道:“陛下,李逸虽出身白身,却才华横溢、心怀百姓。三年来,他推动盐铁改革、恢复西域商路、救灾江南,功绩卓着,是朝中难得的栋梁之才。小女苏瑶自与他相识以来,便始终与他并肩而行 —— 当年李逸查张承宗贪腐案,瑶儿协助收集证据;江南织造府改革,瑶儿提出‘分档定价’之策;开设逸品女红坊,帮助数千女子增收;就连盐铁衍生品创新、逸品酒庄建立,瑶儿也都全力支持。”

他顿了顿,眼中满是欣慰:“臣看在眼里,他们二人不仅志同道合,更都以民生为重。李逸有才干,能定国安邦;瑶儿有贤德,能助他稳定后方。如今李逸获赐紫金鱼袋,深受陛下信任与百姓爱戴,正是他们成婚的好时机。臣斗胆奏请陛下赐婚,既了却臣的心愿,也能让二人更好地携手,为大唐效力。”

唐太宗闻言,眼中露出了然的笑容。其实,他早已知晓李逸与苏瑶的故事。当年李逸初入朝堂,查盐铁贪腐案时,苏瑶便以女子之身深入江南盐场,收集到关键证据;后来逸品轩推出盐铁衍生品,风靡长安,他也听闻背后有苏瑶的心血;就连宫中贡品葡萄酒,唐太宗也听内侍提过,是苏瑶协助李逸改良工艺、拓展销路。

“朕也正有此意!” 唐太宗笑着点头,语气中满是赞同,“李逸有才干,能办实事;苏瑶有贤德,且聪慧过人。二人成婚,实乃天作之合。朕早就觉得,他们二人是长安城内最般配的一对,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提及。既然你今日奏请,朕便即刻下旨,为他们赐婚!”

说罢,唐太宗当即召来内侍,命其取来纸笔,亲自拟定圣旨。他提笔挥毫,字迹苍劲有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侍郎李逸,才德兼备,功绩卓着;兵部尚书苏定方之女苏瑶,贤良淑德,心系民生。二人志同道合,情深意笃,朕甚嘉之。特赐婚李逸与苏瑶,婚期定于次年春三月初三,着礼部筹备婚礼,令百官与百姓共贺此良缘。钦此!”

圣旨拟定后,唐太宗加盖玉玺,递给苏定方:“你且看看,是否满意?”

苏定方接过圣旨,双手捧着,激动地说道:“陛下圣明!臣代小女与李逸,谢陛下恩典!”

“起来吧。” 唐太宗笑着说,“李逸是朕看重的人才,苏瑶也是朕欣赏的女子。他们成婚,不仅是一桩美事,更是大唐的幸事。朕倒要看看,这对年轻夫妇,日后还能为大唐带来多少惊喜。”

苏定方再次谢恩后,便捧着圣旨出宫。刚走出皇宫大门,他便忍不住加快脚步,想要尽快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苏瑶。而内侍则拿着圣旨,前往长安各处宣读 —— 先是户部与兵部,再是西市的逸品轩与逸品酒庄,最后是长安的大街小巷,让百姓们都知晓这桩皇家赐婚的美事。

消息很快传遍长安。户部衙门内,官员们得知李逸获赐婚,纷纷围拢过来道贺。户部尚书王圭拍着李逸的肩膀,笑着说:“李大人,恭喜恭喜!陛下赐婚,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苏姑娘贤良淑德,与你真是般配!”

李逸捧着圣旨,脸上满是惊喜与激动。他从未想过,唐太宗会亲自为他赐婚,更没想到苏定方会主动奏请。想到苏瑶,他心中满是甜蜜,恨不得立刻飞到她身边,与她分享这个好消息。

西市的逸品轩与逸品酒庄更是一片欢腾。伙计阿福拿着刚从街上听来的消息,冲进逸品轩,高声喊道:“大家快听!陛下为李大人与苏姑娘赐婚了!婚期定在明年三月初三!”

正在整理香料货架的伙计们闻言,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欢呼起来。账房周掌柜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李大人与苏姑娘这么多年相互扶持,终于要成婚了!咱们得好好筹备,为他们办一场热闹的婚礼!”

逸品女红坊内,苏瑶正坐在织机旁,指导几名女子制作刺绣。她手把手地教她们如何将丝线穿过针孔,如何控制刺绣的力度,脸上满是温柔的笑容。这些女子大多是江南洪涝后的灾民,或是无依无靠的孤女,自从加入逸品女红坊,不仅学到了手艺,还能靠刺绣赚钱养家,对苏瑶充满了感激。

“苏姑娘,您看我这朵牡丹绣得怎么样?” 一名名叫春桃的女子举起手中的绣品,眼中满是期待。

苏瑶接过绣品,仔细端详着,笑着说:“春桃,你进步真快!这牡丹的花瓣层次分明,颜色也搭配得很好,再把花蕊绣得饱满些,就是一件上好的绣品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苏定方的管家匆匆走进女红坊,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小姐!好消息!大人在宫里奏请陛下为您与李大人赐婚,陛下已经应允了!还下了圣旨,婚期定在明年三月初三!”

苏瑶闻言,手中的绣花针 “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她愣在原地,眼中满是惊讶,随即脸颊泛起红晕,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春桃与其他女子见状,纷纷围拢过来,笑着说道:“苏姑娘,恭喜您啊!陛下赐婚,这可是天大的福气!”

苏瑶捡起绣花针,心中满是甜蜜。她想起多年前在江南,第一次见到李逸时的情景 —— 那时他还是个初入官场的年轻人,却已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后来,他们一起查贪腐、推改革、创新商品,一路走来,相互扶持,彼此信任。如今,这份多年的相伴与默契,终于迎来了圆满的归宿。

“小姐,大人还说,让您尽快回府,商议婚礼的事宜呢!” 管家笑着说道。

苏瑶点点头,对着春桃等人说道:“今日就先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后好好练习,明日我们再继续。”

离开女红坊时,外面的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亮了整条街道。苏瑶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街头巷尾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听着他们谈论着皇帝赐婚的佳话,心中满是幸福。她想起李逸为她带回的和田玉佩,想起他们一起在逸品轩商议生意,想起在西域村庄品尝葡萄酒的时光,每一个画面都温馨而美好。

回到苏府,苏定方正坐在客厅中等她。看到苏瑶回来,他笑着起身:“瑶儿,你回来了。陛下已下旨赐婚,这是天大的恩典,你可要好好准备婚礼。”

苏瑶走到父亲身边,轻声说道:“爹,谢谢您。”

苏定方摸了摸她的头,眼中满是慈爱:“傻孩子,爹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李逸是个好归宿,你们成婚以后,要相互扶持,继续为百姓做事,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与此同时,江南织造府的工匠们也得知了赐婚的消息。他们特意挑选了上等的蚕丝,花费数日时间,织出了一匹长三丈、宽五尺的丝绸,上面绣着 “鸳鸯戏水” 的图案 —— 鸳鸯羽翼丰满,神态亲昵,周围环绕着盛开的荷花与荷叶,栩栩如生。工匠们还在丝绸边缘绣上了 “天作之合” 四个字,准备在婚礼时送给苏瑶,作为贺礼。

长安的百姓们也纷纷自发筹备贺礼。西市的糕点铺老板准备制作一批 “鸳鸯糕”,送给参加婚礼的宾客;街头的艺人编排了新的小曲,歌颂李逸与苏瑶的爱情与功绩;就连城郊的农户,也计划在明年春天,送上一筐新鲜的瓜果,表达他们的祝福。

李逸处理完户部的事务后,第一时间赶到苏府。他站在苏府的庭院中,看着正在修剪梅花的苏瑶,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苏瑶转过身,看到李逸,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快步走到他身边。

“李逸哥哥,你来了。”

“瑶儿,” 李逸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陛下赐婚的消息,你都知道了吧?”

苏瑶点点头,脸颊微红:“知道了。”

“明年三月初三,我们就要成婚了。” 李逸轻声说道,“往后余生,我会一直陪着你,一起为百姓做事,一起守护大唐的繁荣。”

苏瑶靠在他的肩上,轻声说道:“我也是。”

庭院中的梅花悄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对有情人在满院花香中,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而长安城内,皇帝赐婚的佳话仍在流传,百姓们都期待着明年春天,能见证这对贤才佳偶的盛大婚礼,也期待着他们婚后,能为大唐带来更多的福祉。

唐太宗站在皇宫的城楼上,看着下方繁华的长安,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李逸与苏瑶的婚姻,不仅是一桩美事,更是大唐人才辈出、国泰民安的象征。他相信,在这些年轻人才的努力下,大唐的盛世定会更加繁荣昌盛,成为流传千古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