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抄前朝太医故居时,那本密封的青囊书静静地躺在暗格里。纸页泛黄,墨迹却依旧清晰,记载着顺治曾用密药使一孕妇诞下双生子。存活的孩子后颈会有龙鳞胎记,康熙在沐浴时,发现自己的胎记正在褪色。
康熙手指轻抚过光滑的后颈,心中满是震惊。他想起七岁狩猎时独见白鹿跪拜,十三岁出痘时梦见双人对弈,还有懋勤殿童年画像后颈被朱砂修改之处。这一切像谜一样缠绕着他。
而那书中夹页还记载着药引需至亲剜心。这残酷的字眼让康熙陷入伦理困境。“并蒂莲需同根血”“阴阳镜要至亲铜”,御药房档案里某年冬至紧急调用心形玉刀的记录也浮现脑海。
所有超自然元素都有科学解释。龙鳞胎记实为罕见鱼鳞病,“剜心”指代心脏干细胞提取术,双生子差异源于表观遗传学修饰。康熙努力让自己冷静,可内心的风暴难以平息。
他召集心腹太医,声音有些颤抖:“朕的胎记褪色,这书中所言之事,你们怎么看?”
太医们面面相觑,为首的李太医小心翼翼地说:“陛下,这或许只是寻常皮肤病。”
康熙眼神锐利起来:“寻常?那书中夹页的药引又作何解?”
李太医额头渗出汗珠:“老臣这就去查御药房详细记录。”
康熙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复杂难明。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宫墙,仿佛那些秘密就藏在每一块砖石之后。
夜深人静,康熙再次翻阅那青囊书。烛光摇曳,他的脸忽明忽暗。他喃喃自语:“朕到底是谁?”
这时,一个小太监轻轻敲门:“陛下,李太医求见。”
康熙整理了下情绪:“让他进来。”
李太监走进来,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陛下,这是御药房这些年所有的用药记录。”
康熙接过册子,仔细翻看。突然,他目光停留在某一页,眉头紧皱:“这里,为何有一味药用量如此之大?”
李太医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骤变:“这……这似乎是治疗鱼鳞病的药。”
康熙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上发出刺耳声响:“果真如此!那朕的身世……”
李太医慌忙跪下:“陛下,老臣不敢妄言。”
康熙烦躁地在殿内踱步,他的拳头捏得紧紧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他停下脚步,看向李太医:“继续查,朕要知道全部真相。”
日子一天天过去,康熙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他开始避开众人,独自在御花园里徘徊。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他的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阴沉。
皇后前来探望,关切地问:“陛下,近日为何如此消瘦?”
康熙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无碍,只是政务繁忙。”
皇后温柔地看着他:“陛下若有心事,可与臣妾说说。”
康熙沉默片刻,终究没有开口。他怕自己的猜测会引发更大的风波。
另一边,李太医带领团队日夜研究。他们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似乎与康熙的身世有关。但每次想要深入探究,总会遇到各种阻碍。
康熙察觉到这些异常,心中怒火中烧。他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谁敢阻挠朕查明真相,决不轻饶!”
大臣们噤若寒蝉,没人敢出声。康熙看着这群人,心中更加烦躁。他回到寝宫,对着镜子发呆。
镜中的自己,曾经熟悉的面容如今变得陌生。他伸手触摸镜面,仿佛想触碰到另一个时空的真相。
终于有一天,李太医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陛下,我们找到了当年那位孕妇的一些线索。”
康熙眼睛一亮:“快说!”
李太医咽了口唾沫:“她……她曾是宫中一名宫女,后来神秘失踪。”
康熙握紧拳头:“继续找,一定要找到她。”
然而,就在调查即将有重大突破之时,一场大火烧毁了存放重要证据的库房。康熙站在废墟前,眼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
他明白,背后一定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阻止他揭开真相。但他不会放弃,他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接下来的日子里,康熙变得更加谨慎。他暗中布局,试图引出幕后黑手。他利用朝堂上的各方势力,巧妙周旋。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成长。从最初的震惊、迷茫,到现在的坚定、果断。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勇敢面对。
经过一系列斗智斗勇,康熙终于接近了真相。在一个偏僻的寺庙里,他找到了那位当年的宫女。
宫女已经年迈,看到康熙时,眼中满是惊恐。康熙柔声说:“别怕,朕只想知道真相。”
宫女颤抖着讲述了当年的事情。原来,她被迫服下密药,生下双胞胎后就被秘密送走。而那个夭折的孩子,有着永不褪色的龙鳞胎记。
康熙听完,心中五味杂陈。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也知道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他不再是那个只为探寻自我而迷茫的皇帝,而是一个要守护江山社稷的君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