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清朝小说集 > 第76章 烽燧狼烟

清朝小说集 第76章 烽燧狼烟

作者:黄佳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19:55:37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康熙帝指尖轻叩檀木案几,目光落在军报上那行刺目的文字:“叛军皆佩蓝扳指”。蓝扳指——这简单的三个字像一把利刃,刺穿了二十年的时光。

“皇上,蒙古诸部使节已在殿外候了两个时辰……”梁九功躬身上前,声音压得极低。

康熙抬手制止了他,目光转向窗外渐暗的天色。二十年前那个风雪夜,蓝珠儿——那个有着湖水般蓝眼睛的蒙古公主,也是这样在殿外等了整整一夜。那时他刚刚亲政,而她带来的是蒙古十二部归顺的诚意。

“宣。”康熙整了整衣冠,声音里听不出丝毫波动。

殿门大开,蒙古使节们鱼贯而入。为首的巴特尔单膝跪地,虎皮帽上的红缨剧烈颤抖:“皇上明鉴!科尔沁部绝无二心!这叛军来历蹊跷,绝非我蒙古勇士所为!”

康熙的目光扫过使节们的手指——无一佩戴扳指。他微微颔首:“叛军打着什么旗号?”

“回皇上,叛军旗上绣着……绣着……”巴特尔喉结滚动,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说。”康熙的声音陡然转冷。

“绣着蓝眼睛的狼!”巴特尔重重叩首,“但草原上谁人不知,蓝眼是妖邪之相!”

殿内瞬间寂静。康熙的指尖在袖中掐入掌心。二十年前,蓝珠儿那双蓝眼睛在烛火下像两汪幽深的湖水。她临行前那句“终有一日,我的眼睛会看着你”犹在耳边。

“科尔沁部可还有蓝眼睛的子嗣?”康熙突然问道。

巴特尔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惶:“绝无可能!自老王爷处死蓝珠儿公主后……”

“朕记得,”康熙打断他,“蓝珠儿是病逝。”

冷汗顺着巴特尔的太阳穴滑落:“是……是奴才失言……”

夜色渐深,康熙独坐御书房,案前摊开密探刚送来的奏报。叛军首领身量高大,使一柄鎏金弯刀,战场上从不摘下面具——这些特征在他脑海中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身影。

“皇上,太子殿下求见。”梁九功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胤礽脸色苍白地走进来,眼眶通红。十七岁的少年身形单薄得像张纸,宽大的杏黄色朝服更显得他形销骨立。

“儿臣……”胤礽突然跪倒在地,“儿臣做了个噩梦……”

康熙心头一紧。自从胤礽八岁那年突发怪病后,每次噩梦都预示着病情加重。他起身扶起儿子,触手却是一片冰凉:“梦见什么了?”

“梦见……一个蓝眼睛的老妇人……”胤礽浑身发抖,“她说……说我是草原的王……”

康熙的手僵在半空。蓝眼睛的老妇人?蓝珠儿若活着,今年不过三十有六。除非……

“她还说了什么?”康熙听见自己的声音干涩得不像话。

“她说……血玉现世之时,就是真相大白之日……”胤礽困惑地抬头,“父皇,什么是血玉?”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康熙瞬间惨白的脸。赫舍里皇后临终前塞给他的那块残玉,此刻正在他贴身荷包里发烫。

“胡言乱语!”康熙突然厉声喝道,“定是你看多了杂书!回去抄十遍《孝经》,明日朕要检查!”

胤礽惊愕地瞪大眼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康熙立刻后悔了——这是赫舍里用命换来的孩子啊。他伸手想抚摸儿子的头,却见胤礽已经深深拜下:“儿臣告退。”

望着儿子踉跄的背影,康熙从荷包里取出那块残玉。温润的白玉上,几道暗红纹路在烛光下若隐若现。这是赫舍里难产那日攥在手中的,太医说皇后临死前拼命想说什么,却只吐出“玉……药……”两个字。

“传旨。”康熙突然转身,“三日后,朕御驾亲征。”

梁九功扑通跪下:“皇上三思啊!太子殿下病体未愈,朝中……”

“朕意已决。”康熙摩挲着残玉,忽然感觉指尖传来异样的温热。他惊讶地发现,玉面上竟隐隐显现出几行细如发丝的文字。

“这……”康熙眯起眼睛,将玉凑近烛火。随着热度上升,那些字迹越发清晰:雪山灵芝、龙涎香、紫河车……竟是一张完整的药方!

康熙的心猛地一沉。这张药方,与赫舍里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是否有关联?他想起这些年太医们束手无策的太子之疾,想起赫舍里临终时抓着他衣袖的那只手。

“备马。”康熙站起身,声音低沉,“去太医院。”

梁九功迟疑道:“皇上,这深更半夜……”

“朕让你去就去!”康熙语气严厉,随即又缓和下来,“告诉太医院,按这个方子,连夜配药。”

走出御书房时,康熙抬头望向夜空。满天星斗闪烁,仿佛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他摸了摸怀中的残玉,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御驾亲征的决定传遍紫禁城,朝野震动。太子府内,胤礽正对着铜镜怔怔出神。镜中的少年面色苍白,眼底青黑,整个人像被抽空了生气。

“殿下,该歇息了。”侍读学士李德全轻声提醒。

胤礽没有回应。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是母后赫舍里留给他的唯一遗物。昨夜的梦境依然清晰,那个蓝眼睛的老妇人说的话不断在耳边回响。

“血玉现世之时……”胤礽喃喃自语。忽然,他注意到玉佩表面似乎泛起一丝异样的光泽。他连忙凑近烛火,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是我太累了吧……”胤礽苦笑着摇摇头。

这时,小太监匆匆来报:“殿下,太医院派人送来了新配的药。”

胤礽接过药碗,眉头微皱:“又是那些没用的补药吧……”

“这次不同,”送药的太医神色凝重,“是皇上亲自带回来的方子。”

胤礽的手一顿,药碗差点倾倒。他盯着那碗漆黑的药汁,心中莫名生出一丝不安。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康熙正对着地图沉思。叛军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科尔沁草原深处,那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最让他在意的是,叛军每次行动都精准避开了清军主力,仿佛对朝廷部署了如指掌。

“皇上,”梁九功轻声提醒,“该歇息了。”

康熙摆摆手,目光落在案几上的残玉上。玉面上的字迹已经消退,但在烛光下,隐约还能看到一丝暗红的痕迹。

“你说,”康熙突然开口,“如果有人在宫中安插眼线,会是谁?”

梁九功浑身一震,连忙跪下:“奴才不敢妄议。”

“起来吧。”康熙叹了口气,“朕只是在想,这叛军为何如此了解朝廷动向。还有那蓝扳指……”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慌张跑进:“皇上,不好了!太子殿下晕倒了!”

康熙猛地站起,椅子在地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带路!”他大步向外走去,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太子寝宫内,太医们围成一圈,神色凝重。胤礽躺在床榻上,面色灰白,呼吸微弱。

“怎么回事?”康熙厉声问道。

太医院院使跪下禀报:“回皇上,太子殿下服药后突然昏迷。臣等正在全力施救……”

康熙的目光落在床边的药碗上,快步上前拿起查看。一股奇异的药香扑面而来,与寻常补药截然不同。

“这药方可是朕亲自带回来的?”康熙声音冰冷。

“回皇上,正是。”院使额头上冒出冷汗,“臣等按照方子配制,丝毫不差……”

康熙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身看向梁九功:“立刻封锁太医院,任何人不得出入!”

“遵旨!”梁九功急忙退下。

康熙走到床边,看着昏迷中的胤礽,心中五味杂陈。他伸手摸了摸儿子滚烫的额头,手指无意间碰到了胤礽腰间的玉佩。

那熟悉的触感让康熙瞳孔一缩——这不是赫舍里的遗物吗?怎么会出现在胤礽身上?

“传朕旨意,”康熙沉声道,“即刻启程,提前出征!”

这一夜,紫禁城内灯火通明。没有人知道,一场牵涉三代人的秘密,正随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逐渐浮出水面。

在前往科尔沁的路上,康熙时常取出那块残玉把玩。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赫舍里临终前的眼神。那眼神中既有不舍,又似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秘密。

“或许,”康熙对着月色自语,“这次亲征,不仅是为了平定叛乱,更是为了寻找真相。”

远处,草原上空一轮明月高悬,映照着蜿蜒前行的军队。康熙握紧缰绳,目光坚定。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不仅是战场的厮杀,更是一场关于血脉与传承的终极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