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清朝小说集 > 第21章 御苑琴音

清朝小说集 第21章 御苑琴音

作者:黄佳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19:55:37

暮春的紫禁城,空气中飘着柳絮。顺治帝刚在乾清门听政完,大臣们还想继续议事,他摆了摆手,独自往御花园走去。贴身太监吴良辅跟在后面,他知道皇上最近心绪不佳,特意保持距离。

转过一道朱红宫墙,一阵清越琴声从芙蓉榭传来,像清泉流过石头,又似幽谷里鸟儿鸣叫。顺治帝停下脚步,这琴声不像宫中乐坊那般刻意,倒有几分山野气息。他抬手让吴良辅止步,自己悄悄向前。

芙蓉榭临水而建,周围梨花如雪。透过雕花窗棂,看到董鄂妃穿着月白罗衣,青丝半挽,低头抚琴。她手指轻拢慢捻琴弦,时而如雨打芭蕉,时而似风过竹林。斜阳透过窗棂,在她身上勾出一圈光晕,宛如画中仙子。

侍女佩兰最先发现皇上,慌忙跪下行礼。琴声突然停了,董鄂妃抬头见是皇上,起身时衣袖带翻了香炉,香灰飞起。

“臣妾不知圣驾降临,失仪之罪……”她匆忙跪下,声音颤抖。

顺治帝上前扶起她:“爱妃不必多礼。”他看向案上墨迹未干的诗笺,“朕扰了你的雅兴。”

董鄂妃耳尖微红:“不过是些闺阁拙句,难登大雅之堂。”说着要收起诗笺。

“且慢。”顺治帝按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软触感,“让朕看看。”

诗笺上字迹娟秀,写着:“深院无人春昼迟,梨花满地不开门。”字迹洒脱,不似寻常闺秀。

皇帝眼中惊讶:“没想到爱妃琴艺超群,诗才也如此了得。”他凝视着董鄂妃,发现她眉间一点朱砂记,阳光下像红梅初绽。

董鄂妃低垂眼帘:“臣妾闲来无事,胡乱写写罢了。皇上日理万机,臣妾这些雕虫小技……”

“朕今日正觉烦闷,不如与爱妃对诗一首?”顺治帝眼中闪着光彩。

佩兰早已备好笔墨。顺治帝提笔蘸墨,略一沉吟,挥毫写就:“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董鄂妃轻声吟诵,眼中泛起涟漪:“皇上才思敏捷,臣妾望尘莫及。”

“朕续得可好?”

“只是……”她欲言又止。

“直言无妨。”

董鄂妃鼓起勇气:“皇上续诗虽妙,但意境过于凄凉。臣妾原想表达独处时的闲适,而非……”

顺治帝一怔,继而大笑:“好个直言敢谏!朕就喜欢这般真性情。”他靠近低声道:“比那些唯唯诺诺的强多了。”

这时吴良辅在亭外轻咳:“皇上,慈宁宫传膳了。”

顺治帝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告诉太后,朕晚些过去。”他转向董鄂妃,眼中带着询问,“爱妃可愿陪朕用膳?”

董鄂妃受宠若惊:“这……恐怕不合规矩……”

“在朕的宫里,朕就是规矩。”顺治帝不由分说,对吴良辅道,“传旨,今晚朕在承乾宫用膳。”

吴良辅退下后,董鄂妃犹豫道:“皇上,太后那边……”

“母后向来疼你,无妨。”顺治帝忽然压低声音,“其实朕今日是有事相求。”

董鄂妃疑惑抬头。

“朕近来被满汉大臣争执搅得头疼,听说爱妃精通汉学,想请教一二。”他眼中诚恳,“就当……”话未说完,忽然一阵眩晕,扶住案几才稳住身形。

“皇上!”董鄂妃急忙搀扶,触到他冰凉的手指,“您的手怎么这样冷?”

顺治帝勉强一笑:“无碍,只是昨夜批奏折到三更……”

董鄂妃不由分说,扶他坐下。“皇上身子要紧,这会子先喝口热茶。”

佩兰连忙奉上今年新贡的碧螺春,茶烟袅袅升起。董鄂妃亲手将茶盏递到顺治帝唇边,“慢些喝,小心烫。”

顺治帝饮了一口,暖意渐渐渗入四肢。他望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涌起异样感觉。平日里那些繁文缛节、朝堂纷争,在这一刻都显得遥远而虚幻。

“爱妃可知,朕最羡慕的是什么?”他轻声问道。

董鄂妃摇头,眼中充满好奇。

“朕羡慕你能在这深宫中,保有一方清净之地。”顺治帝目光落在远处飘落的梨花上,“就像这琴声,这般自在。”

董鄂妃垂眸浅笑:“皇上谬赞了。臣妾不过是在这方寸之地,寻些寄托罢了。”

“寄托?”顺治帝若有所思,“爱妃可曾想过,这宫墙之内,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

这一问,让董鄂妃怔住了。她放下茶盏,纤纤玉手轻轻抚过琴弦。“或许,归宿不在宫墙内外,而在人心吧。”

夕阳西下,余晖为整座庭院镀上一层金边。一阵微风拂过,带起片片梨花,纷纷扬扬洒落在两人之间。

吴良辅再次出现在廊下,这次他没敢打扰,只是远远站着。他知道,此刻的宁静对皇上来说,比什么都珍贵。

顺治帝看着漫天飞舞的梨花,忽然说道:“朕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也是在这里,朕第一次听见你的琴声。”

董鄂妃微讶:“原来皇上还记得。”

“怎会不记得。”顺治帝嘴角浮现一丝笑意,“那天朕正为江南战事忧心,却被一曲《平沙落雁》安抚了心神。”

“原来是那首曲子。”董鄂妃轻抚琴弦,“当时不知是皇上驻足聆听,否则定会更加紧张。”

“紧张?”顺治帝挑眉,“朕倒是很想知道,你为何总能这般从容?”

董鄂妃抿嘴一笑:“大概是因为臣妾明白,这世间有些事,强求不得,也逃避不了。”

这句话让顺治帝陷入沉思。他想起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想起母后的殷切期望,想起那些无法摆脱的责任与束缚。

“爱妃,”他忽然握住她的手,“若是朕想做些改变,你会支持吗?”

董鄂妃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认真地点点头:“只要是对天下苍生有益的事,臣妾自当全力支持。”

顺治帝眼中闪过欣慰之色。他站起身,牵起董鄂妃的手:“走吧,该去用膳了。不过今晚,朕想听听你对满汉文化融合的看法。”

“皇上要听实话?”董鄂妃莞尔一笑。

“自然。”

“那臣妾可就不客气了。”她整理了下衣袖,“其实满汉之争,不过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

随着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芙蓉榭里只剩下袅袅茶烟,和一曲未尽的琴音,在暮色中轻轻回荡。

夜幕降临,承乾宫内烛火通明。顺治帝与董鄂妃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精致菜肴。然而谁也没动筷子,都在专注地讨论着满汉文化的异同。

“爱妃说得有理,”顺治帝若有所思,“这就好比烹茶,水温、火候都要恰到好处,才能泡出好茶。”

董鄂妃掩嘴轻笑:“皇上这个比喻倒是新颖。不过臣妾以为,融合之道,贵在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顺治帝重复着这个词,眼神越发明亮,“朕明白了。就像这桌上的菜,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找到了知己。窗外月色正好,银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映出一片静谧祥和。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更鼓声。顺治帝看了看天色,忽然说道:“爱妃可知,今夜的月亮为何如此圆满?”

董鄂妃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轮明月高悬,清辉如水。“或许是老天爷也在为我们祝福吧。”

“不,”顺治帝握紧她的手,“是因为有你在身边。”

这一刻,所有宫廷礼教、身份尊卑,都化作了一缕轻烟。在这深宫之中,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片刻永恒。

夜深人静,顺治帝回到养心殿。他站在窗前,望着天边明月,脑海中浮现出董鄂妃温柔的笑颜。他知道,从今以后,这轮明月将不再孤单。

第二天清晨,一纸诏书传遍紫禁城:即日起,设立满汉文化交流馆,由董鄂妃亲自主持。这个决定震动了整个朝廷,却也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

而对于顺治帝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项新政,更是他与董鄂妃之间,一段美好故事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