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望着窗外暮色,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
“俺先前只想着蛮干,多亏两位兄弟。往后俺杨雄这条命,就和两位拴一处了!”
三人相视大笑,酒肆里灯火摇曳,映着三张义气相投的脸。
这一夜,蓟州城外的酒话,成了三人结义的开端,也让一场搅动小城的风云,有了新的变数……
且说潘巧云嫁入王家,王押司本就体子虚浮,又常宿在县衙当值,十成日里倒有七成不着家。
巧云独守空闺,白日里听着院外孩童嬉闹,总想起幼时与杨雄在蓟州街巷里追跑的光景——
那时他替她摘墙头的酸枣,她为他缝补磨破的袖口,笑声能漫过半条街。
这日恰逢回门之日,天刚蒙蒙亮,巧云便唤使女迎儿:
“快些取那件月白绫袄来,再把那支银点翠的簪子寻出来。”
迎儿瞧着她眼角眉梢的笑意,打趣道:
“姑娘这打扮,倒比嫁过来时还鲜亮。”
巧云抿唇一笑,对着铜镜理了理鬓发,镜中人虽添了几分愁绪,眼底却藏着掩不住的期待。
辞别王家时,她脚步轻快,裙裾扫过门阶的青苔,像只归巢的燕儿。
刚进潘家院门,巧云便问母亲:
“杨大哥可有来过?”
母亲支吾道:
“没……没见着。”
潘巧云心里一沉,却仍不死心,径直往杨雄家去。
院门关着,潘巧云轻轻叩了叩,里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哪位?”
开门见是巧云,王进先是一怔,随即认出她来——
虽那日喜宴上她顶着盖头,可这身姿步态,与拜堂时那抹窈窕身影一般无二。
身后的石秀正擦着朴刀,见来的是个容貌秀美的年轻妇人,也停了手,满眼诧异。
潘巧云瞧着院里两个陌生汉子,一个沉稳干练,一个精悍锐利,都不是见过的面孔,不由得愣在原地,脚步也顿住了,眼底闪过几分疑惑:
这两位是谁?怎会在杨大哥家里?
王进见状,忙拉了拉石秀的衣袖,上前一步拱手道:
“姑娘莫怪,在下王进,这位是石秀兄弟。我二人与杨雄兄弟投缘,暂借此处落脚。”
王进怕巧云生疑,又补充道,“那日喜宴,在下也曾在场,只是姑娘那时盖着盖头,许是没留意。”
石秀也跟着拱手,朗声道:
“俺石秀,江湖人送绰号‘拼命三郎’,与杨大哥、王大哥一见如故,这几日正一同习武论事。”
潘巧云这才恍然,原来这两位是杨雄的新朋友。
她定了定神,敛衽福了福身,声音轻得像羽毛:
“原来是王大哥、石大哥。失礼了。”
说罢抬眼,怯生生问道,“敢问……杨大哥在吗?”
王进侧身让她进来:
“杨兄弟出去了,许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王进见巧云眼圈微红,又道:
“那日喜宴上的事,杨兄弟心里一直搁着,怕见了你反倒添堵,才躲着的。”
巧云低下头,指尖绞着衣角:
“我知道他是为我好。那日他气得掀了桌子,我……我一直记挂着,不知他近来心绪好些没?”
石秀在旁插话:
“杨大哥是条汉子,就是性子执拗。这几日俺们三个整日在院里舞枪弄棒,他闷了就打几套拳脚,气早消了大半,姑娘宽心便是。”
王进也点头:
“是啊,昨日杨雄兄弟还说,等过些时日,想寻个由头请你和潘公吃酒呢。”
巧云这才展了展眉,嘴角漾起浅浅笑意,却很快又黯淡下去:
“多谢二位大哥照拂。既是他不在,我便先回了。”
潘巧云走到院门口,又回头望了望紧闭的厢房,终究是一步三回头地去了。
刚进潘家院门,就见墙根阴影里探出来一颗光溜溜的脑袋,正是报恩寺的裴如海。
那和尚眯着眼,嘴角挂着几分不怀好意的笑,见巧云进来,忙缩了缩脖子,却还是被潘巧云逮了个正着。
潘巧云心头一阵厌烦。
这裴如海打她及笄时就常来晃悠,捧着串念珠,眼神却总在她身上打转,黏糊糊的叫人不自在。
喜欢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