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之上,新匾已稳稳挂好。
金丝楠木配着朱漆大门,瞬间让整座宅院焕发出旧日荣光,连门旁的石狮子都似多了几分精神。
王进这才上前一步,对着院里朗声道:
“张知府,王进前来拜访。昔日李府早已易主,如今物归原主,这块牌匾,还请笑纳。”
院内静得能听见风吹树叶的声响,许久,才传来张叔夜的声音,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颤抖:
“王头领这份礼,未免太重了。”
“重不重,要看是否合民心、顺天意!”王进扬声说道,声音透过人群传得很远:
“这宰相府规格的牌匾,放眼整个天下,也只有张老您的府上最适合了!”
“您在济州十年,百姓安居乐业;我梁山入主济州,愿承您之志,护一方安宁。”
“若您肯出山,与我等共掌济州,便是百姓之福!”
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一片喝彩。
有个挑着菜担的汉子朗声道:
“王天尊这话在理!自打您来了济州,税也减了,路也修了,连咱这小老百姓都能吃上饱饭,这才是真真切切的爱民!”
旁边一个老妇人抹着眼泪接话:
“可不是嘛!张大人以前常对咱们说,当官要‘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如今王天尊做的,不正是这话里的道理?”
“这俩人要是能一块儿做事,咱济州百姓可就真要过上好日子了!”
百姓们纷纷附和,“王天尊爱民如子”“张大人清廉正直”的呼声此起彼伏,最后又汇成一片恳请:
“张大人留下吧!跟王天尊一起管济州!”
张叔夜听着这些话,望着眼前黑压压跪倒的百姓,眼眶不禁有些发热。
王进趁机上前一步,低声道:
“张老,眼下还有一桩事,想请您一同去看看。”
“昨夜我已命人接管了蔡京在济州的铁矿,那些账本和精铁去向,怕是能让您看清些东西。”
张叔夜眉头一皱,他在任时便知这铁矿猫腻极多,却苦于蔡京权势不敢深查,当下点头道:
“好,老夫便随你去瞧瞧。”
当下,张叔夜带着八大金刚,王进领着林冲、鲁智深等头领,身后跟着不少好奇的百姓,一同往城外铁矿而去。
刚到矿场入口,便见徐宁和汤隆正指挥士兵分发军粮,
一群面黄肌瘦的矿工围着粥桶,狼吞虎咽地喝着热粥,个个衣衫褴褛,手上布满厚茧与冻疮。
见王进和张叔夜过来,矿工们先是一愣,随即纷纷跪倒在地,有个老矿工泣不成声:
“王天尊、张大人……您们可算来了!这铁矿就是个活地狱啊!”
“蔡京的人逼着咱们没日没夜地挖铁,一天只给一个馊窝头,累倒了就直接拖去乱葬岗……”
“是啊!”旁边一个年轻矿工接道,
“去年冬天,矿道塌了,压死了二十多个弟兄,他们连口薄棺都不给,就那么扔着……”
王进忙扶起众人,沉声道:
“诸位放心,从今日起,这铁矿归梁山接管,工钱加倍,顿顿管饱,伤残的弟兄还有抚恤,绝不会再让你们受半分委屈!”
矿工们听得这话,又哭又笑,连连磕头。
安抚好众人,徐宁引着王进与张叔夜来到矿场的账房,捧出一叠厚厚的账簿:
“天尊哥哥,张大人,这便是铁矿历年的出入账,您瞧瞧这个。”
张叔夜拿起账簿,越看脸色越沉。
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
每年产出的精铁,三成被熔铸成酒器、玩物,送进王公贵族府中;
两成通过秘密渠道运到辽金,换回千里宝马,供那些官老爷们跑马取乐;
剩下的五成里,又有四成被各级官员以“损耗”“运费”的名义克扣,账本后附的礼单更是触目惊心——
给蔡京的翡翠屏风、给童贯的西域宝刀、给知府的黄金百两……桩桩件件,都浸透着矿工的血汗。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张叔夜气得浑身发抖,将账簿狠狠摔在桌上,
“朝廷腐朽至此,官吏贪墨至此,这江山……这江山怎能不乱!”
张叔夜望着王进,眼中再无半分犹豫,“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王头领,老夫今日才明白,您所谓的‘替天行道’绝非虚言!”
“这宋廷已无可救药,老夫愿归顺梁山,追随头领左右,治理济州、东平、东昌、凌州诸地,只求能为百姓多做些实事,不负这身筋骨!”
王进忙扶起他,朗声笑道:
“张老肯相助,真是天大的幸事!有您在,这几州之地定能长治久安!”
喜欢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