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桥的青石板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踩上去微凉,雾气虽已散了大半,却仍在桥身两侧萦绕,将远处黑风林的灰雾衬得愈发朦胧。吴尘牵着赵蛮的手走在桥中央,身后是下域民众的目送——张老的身影还立在桥头,阿豆举着藤条篮挥手的动作格外显眼,联军修士的银色铠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光,像一道沉默的屏障,守着他们离开的方向。
“大哥,你看阿豆还在挥呢。”赵蛮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小手无意识地攥紧了怀中的藤条篮,里面的野枣隔着布料传来细微的触感。少年的眼眶微微发红,之前强压的离别情绪,在这一刻又涌了上来——从落霞山到青风据点,这些日子的陪伴与守护,早已让他把这些流民、蛮族子弟当成了家人。
吴尘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也泛起一阵暖意。他拍了拍赵蛮的肩膀,刚想开口安慰,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张老略显沙哑的呼喊:“吴尘小哥!等一等!”
两人回头,只见张老正快步从桥头追来,手里攥着一枚巴掌大小的物件,深蓝色的粗布袖口被风吹得扬起,脚下的布鞋踩过露水,溅起细小的水珠。他跑得有些急,到了桥中央便停下喘气,胸口微微起伏,却还是第一时间将手中的物件递了过来:“差点忘了给你这个,关键时刻能救命。”
吴尘伸手接过,入手冰凉,是一枚青铜令牌。令牌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显然是常年摩挲的缘故,正面刻着“青风”二字,笔画遒劲,透着几分古朴;背面则刻着一道简单的风纹,风纹中间藏着一个极小的“商”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指尖摩挲着令牌上的纹路,能感觉到金属表面的包浆,显然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
“这是青风据点的‘平安令’。”张老缓过气来,解释道,“早年我跑商时,青风据点的商会给的,中域不少地方的商会都认这个——要是遇到难处,比如缺灵石、被小势力刁难,或者想打听消息,拿着令牌去商会,报‘青风老张’的名字,他们多少会给些面子。”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郑重起来,压低声音补充:“尤其是苍澜域的‘黑石商会’,跟我们青风据点的商会是老交情,也是黑石部落的旁支产业。你们到了黑石城,先去商会找王掌柜,他知道怎么联系部落分支,也能帮你们打听雷狱秘境的消息,比你们瞎闯安全得多。”
吴尘握着青铜令牌,冰凉的金属触感仿佛瞬间有了温度。他想起这些日子张老的付出——连夜绘制的小路图、提前准备的驱瘴花、清晨特意赶来送的热麦饼,如今又拿出这么重要的平安令,这份细致与牵挂,让他心中满是感动。
“张老,谢谢您。”吴尘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将令牌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布袋里,与雷纹残片、《时空雷经》残卷放在一起,“这份情,我和阿蛮记一辈子。等我们从雷狱秘境回来,一定来看您,听您讲当年跑商的故事。”
“哎!好!好!”张老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满是欣慰,“我在青风据点等着你们!到时候我给你们做麦饼,炖野猪肉,让阿蛮尝尝我的手艺。”
赵蛮也凑过来,举起怀中的藤条篮:“张老爷爷,我给您留了最大的野枣,等我回来给您带中域的果子,黑石大哥说,中域的果子比下域的甜。”
“好!爷爷等着!”张老摸了摸赵蛮的头,眼神温柔,“路上要听你大哥的话,别乱跑,遇到瘴气就用驱瘴花,遇到妖兽别硬拼,你大哥的雷力厉害,跟着他准没错。”
叮嘱完,张老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进吴尘手里:“这里面是‘避瘴丹’,一共十颗,黑风林的瘴气重,每天吃一颗,能少受点罪。之前忘了给你们,幸好追上了。”
吴尘接过布包,指尖触到里面圆润的丹丸,心中愈发温暖。他知道,这些避瘴丹在边境并不易得,张老肯定是攒了很久才凑够的,却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们。
“张老,您快回去吧,桥面凉,别冻着。”吴尘看着张老鬓角的白发,忍不住催促道。
张老点点头,却没有立刻转身,只是站在桥中央,望着他们的方向:“你们走吧,我看着你们进黑风林再回。”
吴尘和赵蛮不再推辞,对着张老深深鞠了一躬,才转身继续向桥的另一端走去。每走几步,赵蛮就忍不住回头望一眼,张老的身影在桥中央越来越小,却始终立在那里,像一道温暖的标记,守着他们前往中域的路。
走到桥尾时,吴尘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张老还在挥手,晨光洒在他身上,将深蓝色的粗布衣裳染成了暖金色。他心中突然想起在落霞山的日子:被吴家背叛时的绝望,杀出血魔谷分身时的决绝,流民送来草药时的感动,蛮族子弟并肩作战时的热血……在青岚界下域,他虽经历了太多磨难,却也收获了最真挚的牵挂——这些不是血缘却胜似血缘的情谊,成了他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