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 第168章 追踪人物遇跟踪

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第168章 追踪人物遇跟踪

作者:舞风腾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8:02:30

天还没亮,家属院后门的路灯刚刚熄灭。灰白色的雾气笼罩着老城区,空气中飘着雨后泥土的味道。我靠在拐角处那面斑驳的水泥墙上,手贴着墙面,凉意顺着掌心一点点爬上来,像是有无数细小的冰针顺着神经钻进身体。指尖能感觉到砖缝里渗出的湿气,还有那层青苔滑腻腻的触感。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胸口那种说不清的闷。昨晚又没睡好,梦里全是零碎的画面:铁门打开的声音、脚步声从走廊尽头传来、一个模糊的人影站在监控死角一动不动。这些不是回忆,也不是幻觉——是我的特殊能力在提醒我什么,可它总是慢半拍,像一把生锈的钥匙,怎么也打不开真相的大门。

我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记录仪,黑色外壳紧贴皮肤,红外灯是绿色常亮,信号灯每三秒闪一次,规律得像心跳。设备正常,电量充足,加密程序也已经启动。这是我亲手改装的第七代追踪器,能自动跳频,还能干扰侦测信号,就算环境再复杂,也能稳定传输三十秒以上。

六点四十八分,孙维准时出现了。

他从家属院东边的小门走出来,穿着灰色夹克,拉链拉到最上面,肩上背着一个旧旧的黑色工具包。走路有点驼背,步伐不快不慢,节奏特别准,像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帽檐遮住了他的脸,看不清表情,但他那种机械般的走路方式让我心里一沉——这不是紧张,也不是警觉,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顺从。

他拐上了东侧那条断头路,背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那一带都是废弃多年的仓库,墙裂了,铁门锈了,平时根本没人走。可孙维每周这个时候都会经过这里,连续三周,一天不差。

我掏出对讲机,轻轻按下短频键,声音压得很低:“目标已动,执行‘影步’。”

不到半分钟,赵勇的电动车就从主街上缓缓驶过,车轮碾过湿漉漉的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没有加速也没有减速,完美地混进了送菜车和上班族的车流里。他是我们中最擅长伪装的人,曾经卧底三年打入走私团伙核心,连对方高层都没发现他是警察。

耳机里传来李悦冷静的声音:“热点频率锁定,波动正常,没发现外部干扰。”她坐在城西一栋写字楼十七楼的安全屋里,面前摆着三台显示器,正实时监控整个区域的电磁信号、GpS轨迹和通讯频道。“但我捕捉到一组异常数据包,来自西北方向,疑似加密跳频扫描,正在比对特征码。”

我眉头一皱,没说话。这种监听技术不该出现在民间,除非有人用了内部资源。

我开始跟上去,保持五百米距离。这个距离既能看清目标,又不容易被发现。赵勇在主街平行推进,我和孙维之间隔着两排老旧居民楼,墙体厚实,信号衰减严重,正好形成天然屏障。这是我们演练过无数次的追踪方式——一人主跟,一人机动,一人后台监控。连呼吸节奏都经过测算,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步伐。

孙维走到菜市场岔口,突然左转,没走大路,而是钻进了一条窄巷。

我的心猛地一跳。

这条巷子不在计划路线里。又窄又暗,两边堆满了破纸箱、旧桌椅和生锈的煤气罐,头顶晾衣绳交错,五颜六色的衣服垂下来,挡住了天空,也切断了卫星信号。这里是盲区,也是埋伏的好地方。

我放慢脚步,靠在墙边喘口气。脑袋又开始胀,不是昨晚那种沉闷,而是像有什么东西在颅骨里轻轻敲击,一下一下,像倒计时。我闭眼三秒,再睁眼时视线清楚了些,但耳鸣还在。

“李悦,更新路径。”我低声说。

“收到。”她顿了一下,“检测到两个陌生wi-Fi信号,mAc地址被伪装过,但信号强度不符合随机漫游模式,是定向捕捉。他们知道我们要来。”

我立刻抬手,用三根手指轻触耳廓下方——这是“双鹰”暗号,只有赵勇能在反光玻璃或后视镜中识别。他在前方五十米停下电动车,假装整理车筐里的包裹,其实是在观察周围动静。

耳机里传来一阵急促按键声,接着是短暂沉默。几秒后,李悦的声音再次响起:“所有联网设备已断开,启用离线GpS标记。地图坐标将通过脉冲编码定时推送,每次间隔不超过两分钟。”

我拿出备用手机,屏幕亮起,地图上三个绿点缓慢移动。我的位置、赵勇的位置、孙维的位置,呈三角分布。孙维还在往前走,速度没变。但我知道不对劲了。

刚才那阵心悸来得太准了。每次靠近危险,胸口就像被压住,呼吸变重,体温还会下降半度以上。这不是错觉,是我的能力在报警——有人盯着我们,而且不止一个。

我贴着墙根走,借报刊亭的玻璃反光扫视身后。二十米外站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手里拿着一部旧手机,屏幕朝下,拇指却一直在滑动。他站姿僵硬,肩膀微耸,明显在掩饰动作。更奇怪的是,他身边没有保温杯或收音机这类晨练老人常带的东西,也没提购物袋。

我没再回头。

“赵勇,听得到吗?”我换成了脉冲编码发送。这是一种模拟生物电信号的低频通讯,常规设备截获不了,只能由特制接收器解码。

“在。”他的声音极低,几乎融进背景噪音里。

“你右后方,灰外套男,手持老款智能手机。别看他,用余光记路线。”

“明白。”

我继续前进,但改变了步伐节奏。原本是匀速跟进,现在改成两步快、一步停,偶尔故意踩碎枯叶或踢开石子,制造假痕迹。现代追踪早就不用眼睛了,靠算法预测行动轨迹,我们必须打破它的模型。

孙维进了菜市场,人流多了起来。他穿过肉摊区,地上血水混着冰渣,苍蝇嗡嗡飞;绕过水产档口,腥臭扑鼻,活鱼在盆里乱跳。就在他要转入干货区时,脚步忽然一顿,像是察觉了什么。他没回头,左手悄悄摸了下口袋,然后加快步伐,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

我立刻停下。

“他发现了?”李悦问。

“不一定。”我说,“但有人在引导他。他的反应太精准了,像是接到了指令。”

赵勇那边传来衣服蹭金属栏杆的声音:“我这边也多了一个人,穿黑夹克,戴墨镜,正往巷口靠。他手里有个小盒子,带天线,像是信号接收器。”

我心里一沉。

那不是普通设备。从天线长度和屏蔽罩结构来看,至少有十倍增益能力,能远程捕获加密频段的微弱信号。更可怕的是,它支持动态调频追踪,意味着对方不仅能监听,还能实时调整频率,锁定我们的跳频规律。

普通人不会用这种东西。能锁定警方加密频段,还能实时追踪,这人受过专业训练。更麻烦的是,他们似乎早就在等我们出动。

说明计划泄露了。

是谁?备案名单只有四个:我、赵勇、李悦,还有……郑铭。

我攥紧拳头。他不会亲自出手,但他手下有人会。那些曾被处分却没事的技术员,那些莫名其妙调岗却仍握权的后勤人员,都是他埋下的棋子。

“放弃主跟。”我迅速决定,“启动‘红伞’协议。”

“红伞”是我们紧急撤离的代码。一旦触发,全员立即分散,切断所有电子联络,只靠预设坐标汇合。所有设备自动格式化,存储卡启动自毁程序,连SIm卡都会烧毁芯片。

赵勇没回应,但我听见远处一声急刹车,紧接着电动车猛然提速。他冲进了夜市入口,人群骚动,叫卖声、喇叭声瞬间掩盖了他的踪迹。

李悦那边安静了一瞬,随后传来脚步混入市声,像是挤上了早班公交。她的信号点快速移动,朝城西方向去。我知道她在赶往b7号安全屋,那里有一部未登记的老式座机,可用于紧急联络。

我转身,逆着人流钻进地下通道。

台阶陡,灯光昏,墙壁潮湿,霉斑像蜘蛛网一样蔓延。我贴着右侧往下走,每一步都踩在排水槽边缘,尽量减少声音。通道尽头是个t字路口,左边通地铁维修口,右边是废弃雨水管道。我选了右边。

管道低矮,必须弯腰前行。空气闷,带着铁锈和泥土味。我关掉手电,凭记忆往前挪。走了约五十米,靠在一处检修口旁,掏出手机。

屏幕上,孙维的定位停在菜市场西北角,已经十分钟没动。我的位置是红点,周围没有其他信号接入。

暂时安全。

但我不敢放松。

刚才那个戴墨镜的男人,手里的设备太眼熟了。执法记录仪改装的外壳,加了信号增强模块。这种东西不该出现在民间,除非——是从内部流出来的。

郑铭不会亲自动手,但他手下有人会。

我靠在墙上喘口气。头痛比之前更厉害了,太阳穴突突跳,耳朵嗡嗡响。我知道不能再用了,但现在没别的办法。

我闭上眼,集中精神。

眼前闪过一道残影——昨天下午三点十七分,这条地下通道发生过一起盗窃案。小偷从通风口爬进来,偷走一辆电动车电池。我当时没在现场,但后来用回溯能力看过一遍。

现在,我把那段记忆调出来,在脑子里重播。

画面断断续续:昏暗通道里,一个人影蹲在车旁,手套摩擦金属的声音清晰可闻。作案只有两分钟,得手后迅速离开。

我把这段记忆投射到现实中,让自己的脚印、碰过的墙面,都带上那起案件的气息。这不是伪造证据,而是干扰感知——如果跟踪者懂犯罪能量残留的原理,他们会误判我的行踪。

做完这些,我额头全是汗。

我靠着墙坐下,手指按在手腕上。心跳有点快,但还算稳。

手机还亮着,孙维的红点依旧停在那里。

他在等什么?

还是说,他也被人控制了?

我回想他出门的样子——低头刷卡,神情麻木,走路姿势机械。不像紧张,也不像清醒。更像是……被安排好的流程。

如果他是被迫的呢?

如果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划过地图。家属院、菜市场、后勤仓库……这些地点连成一条线,终点,竟是郑铭的办公室。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不是信号恢复,也不是队友发码。

是一条本地提示:存储卡读取异常。

我心头一紧。

这张卡是李悦给我的,专用于离线记录,理论上不会主动读写。除非——有人试图远程唤醒它的隐藏模块。

我立刻拔出存储卡,用指甲刮开背面涂层。银色薄膜下,有一圈细密的蚀刻纹路,像是微型电路。

这不是我们配发的型号。

我猛地想起昨晚李悦说过的话:“别用局里备案的设备。”

我用了。虽然改了序列号,但硬件本身有问题。

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我捏碎存储卡,把碎片塞进墙缝。然后脱下外套,撕开内衬,抽出藏在夹层里的备用SIm卡,插进另一部手机。

屏幕亮起,信号格空着。

我需要一个干净的终端。

也需要知道,现在到底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抬头看向通道深处。

前方三十米,排水口上方有扇铁栅门,通向地面。门锁锈死,但从缝隙能看到一丝光亮。

我站起来,慢慢往前走。

脚步声在管道里回荡。

不是我的。

我猛地停下。

身后确实有声音——轻微的鞋底摩擦声,间隔均匀,距离大约十五米,正缓缓逼近。

我没有回头,而是缓缓把手伸进裤兜,握住那把折叠刀。刀刃弹开时几乎没有声响。

对方不知道我已经发现了。

我继续向前走,脚步放轻,同时侧耳倾听。那人也跟着移动,节奏同步。

他在模仿我。

我突然停下。

他也停了。

我猛地转身,手电筒骤然点亮,强光直射通道深处。

一道黑影迅速缩进侧壁凹槽,动作敏捷得不像普通人。

光束扫过,只留下一道晃动的轮廓——高个,瘦削,戴着战术手套。

我没追。

因为他不是冲我来的。

他是来找“痕迹”的。

真正的猎手,从来不会正面交锋。他会等你留下破绽,然后顺着气息一路追到巢穴。

我熄灭手电,靠在墙边,呼吸放缓。

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

而我必须赶在他们找到答案之前,先揭开谜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