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 第138章 据点内部蔵线索

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第138章 据点内部蔵线索

作者:舞风腾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8:02:30

身后机房的灯突然亮了,人声嗡嗡地响起来。我知道,这事儿没完。追的人马上就要到,我一低头,钻进了排水渠,顺着水流往前爬。雨水从裂缝里往下滴,砸在肩膀上,冷得像铁片贴肉。

我缩在湿墙边,靴子陷进泥水里,手指还在抖。机房门关上了,后面的吵闹被爆炸的余波盖住,可我心里清楚,他们迟早会发现不对劲。U盘贴着胸口藏在内袋,纸条也塞进了战术服最里层。可那行血字一直在我眼前晃——“你来晚了”。

这三个字像钉子,一根根往脑子里凿。不是骂我,也不是怪我,就是冷冷地摆在那里,像判决。孙伟死前用指尖在墙上划下的,歪歪扭扭,手肯定在抖,但那字清清楚楚,像刻进骨头里。他不是在等救兵,他是在等一个答案:为什么我们最后十分钟没赶到?警报响了三十七秒才有人动?调度台说“支援已在路上”,结果我们整整迟了十二分钟?

我咬紧后槽牙,把从墙上撕下的几张纸抽出来。头顶渗水,雨水顺着纸角晕开墨迹,字还是能看。\"Zm-04\"写了三遍,旁边标着“郑→04:15接头”。另一张纸角有行小字:“内线已清,勿连警局Ip”。我盯着那个“郑”字,喉咙发干。这不是代号,是名字,是警号前缀,是监控分区。他们不是随便写的,是故意留的,像在笑我们。

郑铭。刑侦支队副队长,管技术取证组,Zm系列案件的所有原始日志归档备份都归他管。他手上正好就是“Zm-04”这个编号的全部数据。而“04:15”——凌晨四点十五分,是交接时间,也是孙伟心跳停下的时刻。他们把死和交易安排在同一分钟,像是在抽我们脸。

我闭眼,太阳穴突突地跳。刚才用了一次回溯,脑子已经发沉,再用一次,怕撑不住。可线索断在这儿,没时间犹豫。深吸一口气,我集中精神,只回三分钟。

眼前一黑,走廊重新浮现。空气里全是烧焦的金属味和臭氧。两个守卫从楼梯上来,步伐整齐,战术靴踩在金属板上,咔哒、咔哒。一个在门口站了十五秒,转身走了。另一个进了机房,走到孙伟身边,低头看了眼心电仪,波形已经平了,但他还是伸手探了探鼻息,确认人死了。

然后他拔掉了氧气管。

动作干脆,没半点迟疑,甚至有点像仪式。接着他从孙伟衣服里抽出那个微型定位器——我们埋在他体内的信标,能远程监控心跳。他塞进硬盘包,拉上拉链。转身走向控制台,按了几下,屏幕上跳出“Zm-04数据已移交”,确认后拔了线。

画面断了。

我睁开眼,呼吸粗重,冷汗混着雨水顺着额角往下流。他们早就知道我们在追踪,也知道孙伟身上有信号。这不是杀人灭口,是清理痕迹。他们拿孙伟当诱饵,等我们进来搅乱现场,再趁乱把真东西转移走。而郑铭……他早就暴露了,只是没人敢动。暗网联盟留着这些证据不爆,是在等——等我们自己把人逼出来。

我捏紧纸条,指节发白。孙伟不是任务失败,他是被牺牲的。从他最后一声心跳发出的那一刻起,他的命就不属于他自己了。他是我们安插在内部最后一个活口,手里攥着Zm系列所有被篡改的日志。他知道哪些证据被换了,哪些视频被剪过,哪些证人“意外”死了。正因为他知道太多,所以他必须死。

排水渠尽头有动静,远处传来脚步声,巡逻队开始分组搜了。不能再等。我把纸条快速撕开,只留下写着“郑”和“04:15”的那一块,塞进胸前防水袋。剩下的碎片塞进嘴里,嚼碎,咽下去。纸浆混着雨水滑进喉咙,苦得发涩。不能留,一片纸都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掏出手机,切到离线模式,插上U盘。屏幕亮起,文件结构跳出来。根目录有个加密文件夹,叫“Zm_backup”。打不开,要密钥。但我看了眼元数据——创建时间是48小时前。也就是说,在我们行动前两天,这些东西就已经准备好了。不是临时起意,是早就在等这一天。

里面有几段视频,缩略图模糊,但能看出内容:一个穿警服的人深夜进证物室,背影熟悉;停车场里,郑铭和一个穿黑夹克的男人说话,对方袖口露出猛虎帮的刺青;还有一次交接,郑铭把硬盘递给一个戴帽子的男人,时间是凌晨两点,监控角度刚好拍清了脸。

这些不是证据,是把柄。暗网联盟捏着郑铭的罪证,不拿来威胁,反而把他当棋子用。他们借我们的行动,清除内部障碍。而孙伟,可能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内线,所以他必须死。

我拔下U盘,连同防水袋一起塞进战术靴的夹层。鞋垫底下有暗格,专门藏东西用的。手机关机,SIm卡抠出来,捏碎,扔进水流。现在不能联系赵勇,也不能叫支援。如果“内线已清”是真的,那警局的通讯系统早被他们控制了。一个电话,所有线索就全废了。

靠在墙边喘了口气。头更疼了,像有铁钉在太阳穴里拧。可不能停。我闭眼,启动“犯罪隐患感知”。这不是回溯,是一种直觉——只要附近有潜在犯罪,胸口就会发闷,像被人按住呼吸。

心悸来了。

不是从机房,也不是排水渠。方向往上,正上方。我睁眼,回想热成像画面——刚才确实有两个人提着箱子上了楼,去了三楼东侧,之后就没下来。那里是废弃档案室,早就断电封门,按理没人去。可他们上去了,还带着设备。

我掏出手机,在离线地图上标了个点,备注:“Zm-04 上层,双人滞留,疑存原始日志”。没再犹豫,把手机也塞进暗格。那儿现在不能去,去了就是送死。线索再重要,也得活着才能查。

低身往前爬,排水渠越来越窄,头顶水泥板压下来,喘气都费劲。水没到大腿,每一步都拖着泥浆。远处枪声稀了,火光也暗了,可巡逻队的脚步声越来越密。他们开始拉网搜,手电光从通风口扫进来,像刀子割黑。

我贴着墙根挪,躲开光。拐过弯,前面岔道——一条通厂区外,另一条往下,像是老地下管网。我选了下面那条。越深的地方,越不容易被发现。

爬了十几米,头顶传来震动。有重物被拖动的声音,接着是金属门“哐”地关上。我停下,屏住呼吸。上面有人在搬东西,节奏很急。他们也在清场。

继续往前,直到尽头。一扇锈死的铁栅栏挡着,后面是厂区外的雨水井。我用液压钳剪断两根栏杆,钻出去,趴在井口边。外面是条小巷,没人。雨小了,风还在刮。

爬上去,贴着墙走。两个街区外有个废弃修车铺,是我们约好的紧急会合点。只要到那儿,就能见到赵勇。

刚迈步,胸口猛地一紧。

心悸又来了,比刚才还狠。

我回头,看向据点方向。三楼,档案室窗口,一道微弱的蓝光闪了一下,灭了。

我站住,没动。

那光……和地下室那台仪器的蓝光,一模一样。

我猛地蹲下,背靠墙,心跳快得要撞出来。那台仪器,是Zm-04的核心——量子同步记录仪。它能实时备份所有接入系统的数据流,包括未加密的通讯、生物日志,甚至操作者的脑波。它从不联网,只靠物理接口传输,每次启动,都会发出那种幽蓝的冷光。

他们不该启动它。它早就该被销毁。

除非……他们在重建数据。

除非……他们正把碎片拼成完整的链。

我忽然明白了:孙伟的死不是终点,是倒计时的开始。他们不是在毁证据,是在造一个更完整的“真相”——一个能掀翻整个系统的真相。而郑铭,只是计划里的一环,一个马上要被丢弃的棋子。

我摸了摸鞋底的U盘,又看了眼手腕上的脉搏监测器——数值稳,但体温在降。失温开始了。我得在身体垮之前赶到修车铺,得把消息送出去。

可就在这时,巷口传来轮胎碾水的声音。

一辆黑色厢式货车缓缓驶过,车窗贴着深色膜,底盘压得低。没开车灯,却在我藏身处十米远的地方突然停下。车门无声滑开,一道人影跳下来,穿战术外衣,戴战术手套,腰间别着枪——但枪套空了。

那人蹲下,检查地上的水痕,然后抬头,目光直直扫向我藏身的位置。

我屏住呼吸,手慢慢摸向腿侧的战术刀。

那人站起身,朝我走来。

三步,两步……

就在他快绕过墙角时,远处突然“砰”地一声枪响。司机猛地抬头,那人立刻转身,跳回车里。车门关上,引擎轰鸣,货车加速冲进雨幕,没了影。

我瘫在地上,冷汗浸透后背。那是赵勇的枪声。他故意开的,是为了引开他们,也是在告诉我:他还活着,但处境危险。

撑着墙站起来,继续走。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肌肉酸,神经绷得快断。脑子里全是回溯的画面——守卫拔氧气管的动作,太冷静,太专业。那不是杀手,是技术人员。他们不在乎孙伟死不死,只关心数据有没有完整转移。

而“郑→04:15接头”,也许根本不是郑铭要去接头,而是有人要在他的办公室留东西。04:15,是系统自动备份的时间点。如果我能进他终端,说不定还能捞到残留缓存。

但前提是,我得活到天亮。

穿过两条小巷,翻过矮墙,终于看见那间废弃修车铺。卷帘门塌了一半,里面黑得看不见底。我绕到后窗,轻轻敲三下,停顿,再敲两下。

屋里传来脚步声,接着是枪栓拉开的轻响。

“口令。”赵勇的声音,沙哑,警惕。

“Zm-04,原始日志未毁。”我低声说。

窗子推开一条缝,赵勇的脸出现在阴影里。左脸有血,右臂吊着绷带,但眼神还是那么利。

“进来。”他一把拉我翻窗,反手关窗,拉上遮光布。

屋里堆满废旧轮胎和工具箱,角落里一台便携式信号屏蔽器嗡嗡响着。

“你迟了十七分钟。”他说。

“我差点出不来。”我把鞋底的U盘拿出来递给他,“里面有视频,郑铭的交易记录。但加密了,要密钥。”

赵勇接过,插进加固笔记本。屏幕亮起,他快速翻着文件属性,眉头越皱越紧。

“创建时间……48小时前?”他抬头看我,“他们在我们动手前就准备好退路了。”

“还不止。”我靠墙站着,声音压低,“我看见量子记录仪的蓝光了。他们在重建数据。”

赵勇猛地站起来:“不可能!那机器三年前就被禁了,连图纸都烧了!”

“但它亮了。”我盯着他,“就在三楼档案室。有人在用它同步Zm-04的所有碎片。要是让他们拼完,整个系统的防火墙都会被反向破解。”

屋里静得能听见屏蔽器的嗡鸣。

过了很久,赵勇慢慢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五个人站在警校门口,中间那个年轻警察,是郑铭。

“他是我同期。”赵勇声音哑了,“我们曾一起发誓,不让证据蒙尘。”

我看着照片,胸口忽然发闷。

不是因为愧疚。

是因为怕。

当背叛来自最信任的人,所谓的真相,也可能是一场骗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