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美人谋:锦瑟映江山 > 第199章 何处是生机

美人谋:锦瑟映江山 第199章 何处是生机

作者:我是碎碎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8:01:46

朔风卷过镇北关残破的城垣,带起混合着血腥与焦土的气味,送入铅灰色的天空。关墙之下,北狄人的尸首与守城将士的遗骸层层叠叠,几乎填满了护城壕沟。左贤王挛鞮冒顿的王旗在远处高坡上猎猎作响,新的攻势正在酝酿,如同阴云密布,压得人喘不过气。

关隘的惨烈,通过八百里加急,一字字凿在帝都承天殿的金砖之上。

“——镇北关副将赵贲,身被七创,力战而亡!校尉以下,殉国者三百二十七人!箭矢殆尽,滚木礌石十不存一!若援军十日不至,关必破!”

兵部尚书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念完最后一句,整个大殿落针可闻。北狄这次南侵的疯狂与决绝,远超以往,仿佛不计代价,只为叩开这扇通往中原的大门。

龙椅上年幼的皇帝萧启明下意识地攥紧了龙袍,目光投向御阶之侧那道略显苍白的身影。

萧逐渊身着玄色摄政王朝服,宽大的袍袖掩住了他微微颤抖的指尖。他面色如常,甚至比平日更添几分冷峻,唯有靠近了,才能察觉他唇色淡薄,眼底深处压抑着一丝因剧痛和虚弱带来的疲惫。寒鸦之毒虽解,但经脉与丹田的破损,非一时半刻能够弥补,如今他内力十不存一,全凭一股意志强撑。

“安西大都护李牧的铁骑到了何处?”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回摄政王,李大都护已过黑水河,昼夜兼程,预计八日内可抵达镇北关外围。”程昱出列,声音沉稳有力。他如今加封太子太保,入阁参赞机务,紫袍玉带,气度更显沉凝。

“八日……”萧逐渊缓缓重复,目光扫过殿内群臣,“也就是说,镇北关还需再坚守至少八日。传令守将郭锋,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八日。一兵一卒,一砖一石,皆可为战。退后者,斩。”

“臣,遵旨!”兵部尚书凛然应命。

军事议定,殿内气氛却未见轻松。真正的风暴,此刻才悄然掀起。

程昱再次踏前一步,手持玉笏,声音朗朗:“陛下,摄政王。北疆战事吃紧,国库耗损甚巨,南疆虽平,然疮痍未复。为支撑北伐,稳固国本,臣与安乐县主苏玉绾,拟定‘兴业基金’细则及‘北伐国债’发行章程,请陛下、摄政王及诸位同僚审议。”

此言一出,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所谓的“兴业基金”,乃是由朝廷出资引导,吸引民间商贾、豪族资金入股,专司于战后重建、工坊兴建、矿产开发等有利可图之业,所得利润按股分配,意在快速盘活经济,充盈国库。而“北伐国债”,则是向民间乃至官员借贷,约定利息,以未来税收或部分专营收入为担保,筹集军费。

章程甫一念完,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荒谬!与民争利,成何体统!”一位白发苍苍的宗室元老率先发难,他是齐王萧矩,辈分极高,“朝廷威严何在?祖宗之法何存?”

“正是!商贾贱业,岂可与国帑混为一谈?发行国债,寅吃卯粮,乃亡国之兆!”户部一名老侍郎也激动地出列附和,他是荣懿太后一系的干将。

清流御史们更是如同嗅到腥味的鱼,纷纷引经据典,痛心疾首:“程阁老!此等盘剥民间、透支国运之法,与饮鸩止渴何异?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龙椅旁,珠帘之后,一直静默不语的荣懿太后轻轻咳了一声。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大殿为之一静。她并未直接开口,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已让众多反对者底气更足。

程昱面不改色,目光锐利地扫过反对最激烈的几人:“齐王言及祖宗之法,却不知太祖开国时,亦曾借粮于江南富户,以解军需之急。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如今北狄叩关,太始邪祟环伺,国运受损,若仍固步自封,坐等国库空虚,才是真正的亡国之举!”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至于与民争利?‘兴业基金’乃互利共赢,引导闲散资金投入生产,百姓得利,商贾得利,朝廷亦得利,何来争利之说?‘北伐国债’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卫的是大胤江山,亦是每一位子民的身家性命!若镇北关破,诸位府库中的金银,可能挡得住北狄的铁蹄?”

“巧言令色!”齐王萧矩怒道,“说到底,不过是尔等借此揽权,将国家命脉操于一手!那苏玉绾,一介女流,因侥幸觉醒血脉得封县主,已是天恩浩荡,如今竟要插手户部、工部之事,牝鸡司晨,国之将倾!”

攻击的矛头,毫不意外地指向了具体执行者苏玉绾。

此刻,站在女官队列稍前位置的苏玉绾,身着县主品级的礼服,神色平静。她能感受到那些或明或暗投射来的目光,有质疑,有嫉妒,有不屑。她微微吸了一口气,脑海中浮现离京前谢清晏对她说的话:“玉绾,凤凰之力,在于涅盘新生,滋养万物。你的路,不在深宫,而在让这片土地重现生机。”

她稳步出列,向御座与珠帘方向盈盈一礼,声音清越柔和,却不失力量:“陛下,太后,摄政王。齐王殿下担忧,玉绾感同身受。然,‘兴业基金’首期试点,选于京畿三县,旨在恢复因南疆战事影响的漕运、织造。首批募资五十万两,三日内已由京城七大商会认筹过半。他们看中的,并非玉绾一介女流,而是朝廷背书与项目本身之利。若因玉绾女子身份而疑此法,玉绾愿只居幕后,由程阁老与户部能吏主理,但求此法能利国利民。”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至于血脉……玉绾蒙天眷顾,偶得传承,日夜思忖,唯有以此微末之力,泽被苍生,方不负皇恩,不负黎民。基金推行,玉绾愿以自身俸禄与赏赐,率先认购国债,并与诸位大人立下军令状,若首期试点三年内无法回本盈利,玉绾甘愿领罪,削爵罢职!”

话音落下,殿中又是一静。率先认购,立军令状!这不仅是对新政的信心,更是将自身前途彻底捆绑其上。一些中立派官员不由得暗暗点头,这份魄力与担当,已胜过许多只会空谈的须眉。

就在朝堂争论焦点集中于苏玉绾之时,无人留意到,户部度支司主事赵德明,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中年官员,低垂的眼帘下闪过一丝阴鸷。他袖中的手指微微捻动,心中冷笑:“兴业基金?漕运?哼,看你能得意几时……”

***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各怀心思散去。

承天殿外的汉白玉广场上,程昱与苏玉绾并肩而行。

“县主今日殿上之言,掷地有声。”程昱低声道,“然则树大招风,日后行事,更需谨慎。齐王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太后那边……亦不会坐视王爷与我的势力继续扩张。”

苏玉绾点头,眉宇间有一丝忧色:“我明白。只是北疆战事紧急,新政每晚推行一日,前线的压力便重一分。程阁老,我担心……”

“担心暗中有人作梗?”程昱目光锐利,“放心,王爷已有安排。漕运、仓储,皆已布下暗手。如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县主负责的基金与国债,便是那‘明枪’,正好吸引火力。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

他顿了顿,看向皇宫深处:“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朝局,不能让后方生乱。陛下……似乎也有些自己的想法了。”

苏玉绾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年轻的皇帝萧启明在内侍的簇拥下离去,那背影虽仍单薄,却已隐隐透出几分属于帝王的孤寂与深沉。

***

摄政王府,听雨轩内。

熏香袅袅,隔绝了外间的喧嚣。萧逐渊褪去外袍,只着中衣,盘坐于榻上。他脸色比在朝堂时更显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谢清晏立于他身前,指尖萦绕着一团混沌朦胧的光晕。那光晕非黑非白,仿佛包容万物,又似吞噬一切,仔细感应,却能察觉其中蕴含着一缕极其微弱,却坚韧无比的生机。

她将指尖轻轻点向萧逐渊的丹田气海。混沌之力涌入,萧逐渊身体猛地一颤,闷哼一声,眉头紧紧蹙起。那力量所过之处,如同最精细的刻刀,梳理着那些因毒素侵蚀而淤塞、断裂的经脉,又似温润的春雨,滋润着近乎枯竭的丹田。

过程极为痛苦,仿佛将破碎的经脉强行粘合、重塑。萧逐渊牙关紧咬,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却始终未曾出声。

谢清晏全神贯注,神识随着混沌之力游走,感知着他体内那片满目疮痍的景象,心尖如同被针扎般细密地疼。她小心翼翼地操控着,将那一丝源自太初的创造生机,融入混沌,缓缓渡入他最核心的伤处。

时间一点点过去。

终于,谢清晏收回手,光晕散去。她额间也见了汗,气息微喘。

萧逐渊缓缓睁开眼,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中,竟带着一丝许久未曾有过的温热。他试着运转内力,虽然依旧微弱如丝,但那股熟悉的滞涩与针扎般的剧痛,似乎减轻了微不可察的一丝。

“有效。”他看向谢清晏,眼底深处掠过一抹亮光,“虽然缓慢,但……确实在修复。”

谢清晏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混沌包罗万象,既能湮灭,亦能滋生。太初的生机藏于其中,或许正对应你受损的根基。只是此法需循序渐进,急不得。”

萧逐渊握住她微凉的手,声音低沉:“辛苦你了。”他顿了顿,想起朝堂之事,“今日殿上,玉绾表现甚佳,堪当大任。只是,荣懿太后和宗室不会坐视,还有那些藏在暗处的太始信徒……”

“明处的争斗,交给程昱和玉绾。”谢清晏反握住他的手,目光清冷而坚定,“暗处的魑魅魍魉,迟早会露出马脚。你的伤,才是重中之重。唯有你尽快恢复,才能应对太始接下来的动作。我有预感,‘祂’不会只满足于在北疆煽风点火。”

窗外,暮色渐合。帝都的繁华之下,新政的种子刚刚播下,权力的博弈已然升级,而远方的战火与未知的阴谋,正悄然逼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