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51章 盘点十大统帅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第51章 盘点十大统帅

作者:迷城寒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1:56

秦朝,咸阳宫

嬴政听完汉尼拔的战绩,指尖在案几上轻叩,目光扫过李斯:“五万破八万?倒是有些章法。不过孤军深入,粮草难继,终究是险招。若换作秦军,断不会用这般近乎赌博的打法。”

李斯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但其迂回战术确有独到之处,可作借鉴。只是此人终究未能撼动罗马根基,比起武安君(白起)的歼灭战,气魄终究差了一筹。”

明朝,应天府

朱元璋捻着胡须,盯着“以弱胜强”四字冷笑:“战场之上,光靠奇招不行!五万打八万?若没有实打实的硬气,再巧的法子也撑不住。当年朕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兵力也不如他,靠的可不是什么‘间接战略’,是敢拼命的狠劲!”

马皇后轻声道:“陛下,此人能在异国他乡周旋多年,也算不易。这般韧性,倒有几分像……当年跟您打天下的弟兄们。”

三国,许昌

曹操猛地灌了口酒,拍着案几大笑:“好个坎尼战役!以少围多,有点意思!这汉尼拔懂的‘示敌以弱、聚而歼之’,倒跟咱官渡之战时烧乌巢的路数沾点边!”

郭嘉摇着羽扇笑道:“丞相慧眼。不过此人虽战术精妙,却少了些大局观——孤军深入而无后援,正如项羽当年垓下之困,勇猛有余,谋算不足。”

唐朝,大明宫

武则天看着“骑兵战术”四字,凤眸微眯:“骑兵为锋,迂回包抄……倒与我朝李靖破突厥的法子有些相似。只是迦太基终究国力不济,纵有良将,难挽颓势。”

上官婉儿附和道:“娘娘说得是。所谓统帅,既要能领兵,更要懂借势。汉尼拔缺的,或许正是陛下这般‘运筹帷幄、合纵连横’的帝王心术。”

汉朝,长乐宫

刘邦翘着二郎腿,听完介绍后撇撇嘴:“五万打八万?听着唬人,结果呢?没赢不是?咱当年打项羽,兵力也常不如他,可咱懂得找帮手啊——韩信、彭越、英布,哪个不是咱拉来的?光靠自己硬拼,那是傻大个干的事!”

吕雉在旁淡淡道:“你少得意。此人能让罗马怕了这么多年,总有过人之处。比起你当年在彭城被项羽追着跑,人家这‘孤军’,至少没输得那么狼狈。”

刘邦顿时噎住,挠挠头嘿嘿直笑:“那……那不是后来赢回来了嘛!”

【盘点十大统帅,第九名:成吉思汗(蒙古)

统一蒙古各部,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建立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帝国之一,创造了“闪电战”雏形和大规模骑兵协同战术。

其“迂回包抄”“信息传递优先”等战术影响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疆域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宋朝,汴京皇宫内,宋徽宗放下手中的画轴,看着关于成吉思汗的介绍,轻轻摇头:“虽有赫赫战功,可这一路杀伐太重。朕以为,治国当以仁,若只知征战,恐难长久。”

蔡京陪笑道:“陛下圣明。不过这成吉思汗能让四方臣服,其军事才能确实非凡,他的那些战术若能为我所用,倒也可保边境一时安宁。”

清朝,紫禁城养心殿,乾隆帝看着奏报,冷哼一声:“此等蛮夷,不过是靠武力一时逞强。我大清以天朝上国自居,文治武功皆有章法,岂会效仿他那粗陋战法。”

和珅连忙点头:“万岁爷英明。我朝自有我朝的规矩,那些异域的战术,不过是旁门左道罢了。”说罢,众人皆附和称是。

【盘点十大统帅,第八名,凯撒(古罗马)

征服高卢、不列颠,平定罗马内战,以“快速机动”和“心理战”着称,阿莱西亚战役中以劣势兵力包围并击败数倍于己的敌军。

罗马军事体系的完善者,其《高卢战记》成为军事文献经典,政治与军事结合的统治模式被后世帝王效仿。】

汉朝,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按着腰间佩剑,目光落在“征服高卢、不列颠”字样上,嘴角扬起一丝锐色:“跨海征战,倒是有几分气魄。这凯撒用‘快速机动’破敌,倒像我朝卫青、霍去病奔袭匈奴的路数——兵贵神速,一点不假。”

卫青立于阶下,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阿莱西亚战役以弱围强,其工事布置与军心调动确有精妙处。

不过臣观其战法,多依赖个人决断,不如我汉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与中枢调度相济稳妥。”

霍去病年轻气盛,忍不住插言:“管他什么战法,能打胜仗就是好本事!只是这罗马疆域虽广,比起我大汉凿通西域、威服万国,终究是偏安一隅。若让我带轻骑去会会他,未必输阵!”

刘彻朗声大笑:“好个去病!有这股劲,何愁边患不平!不过这凯撒能以军事辅政治,倒与朕推推恩令、立盐铁专卖的路数暗合——看来古今帝王,都懂‘枪杆子硬了,说话才响’的道理。”

唐朝,大明宫

唐太宗李世民手指轻点御案,看着“政治与军事结合”一句,对李靖道:“李靖,你瞧这凯撒,倒像个会打仗的政治家。他平定内乱、扩张疆域,又能以法典整饬军制,比单纯的猛将难得多。”

李靖躬身道:“陛下明鉴。此人阿莱西亚战役中‘围点打援’的战术,与臣破吐谷浑时‘分进合击’之法颇有相通。只是罗马军团重纪律,我唐军重灵活,若真较量起来,未必输给他那套‘方阵’。”

三国,洛阳宫

曹丕看着“平定罗马内战”的记载,对司马懿道:“这凯撒能从内乱中崛起,倒像我大魏当年扫平袁绍、刘表诸雄的路数。只是他结局如何?这般功高盖主,怕不是善终吧?”

司马懿眼露精光:“陛下洞察秋毫。观其‘军事与政治结合’,可知其野心不止于将。然功高震主者,若不懂收敛,必遭反噬——正如丞相(曹操)当年虽挟天子,终未篡汉,方保曹家根基。”

曹真一旁冷哼:“管他结局如何,单论用兵,能以劣势兵力包围强敌,已是难得。我瞧他那‘快速机动’,比诸葛亮的稳扎稳打多了几分锐气,若两军对垒,我倒想会会他。”

秦朝,咸阳宫

嬴政扫过“罗马军事体系完善者”字样,对蒙恬道:“这凯撒,倒也算个会整饬军务的。只是他那套‘法典’,比起我大秦的军功爵制、郡县军制,终究是小打小闹。”

蒙恬道:“陛下所言极是。我秦军‘军功授爵,赏罚分明’,早已是成体系的强军之道。不过此人‘心理战’一说,倒可借鉴——当年北击匈奴,若能先扰其军心,或可减少我军伤亡。”

嬴政微微颔首:“可。凡有用之术,不必问其出处。只是他终究困于一隅,比起我大秦扫**、书同文、车同轨的格局,气魄还是差了些。”

明朝,应天府

朱元璋盯着“快速机动”四字,对徐达道:“这凯撒打仗倒不算笨,知道兵贵神速。当年咱打元军,不也是靠夜袭、奔袭,才把那些蒙古骑兵拖垮的?”

徐达道:“陛下说得是。只是此人‘以战养战’虽狠,却不如我军‘军民相济’稳妥。他孤军在外,靠掠夺补给,终究难长久;咱有百姓支持,粮草不断,这才是常胜之道。”

马皇后轻声道:“陛下,您看他能将征战经历写成《高卢战记》,倒也算有心。正如陛下让宋濂修《元史》,既是记录功绩,也是给后人留个借鉴。”

朱元璋“嗯”了一声:“写书没用,能打胜仗、让百姓过好日子才是真的。这凯撒若生在咱大明,顶多当个总兵官——想进中枢?还得学学咱的‘休养生息’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