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226章 群星璀璨之春秋战国传奇武将篇(4)

秦·咸阳宫殿(秦始皇时期)

嬴政看着天幕上栾书的事迹,手指轻叩案几,对丞相李斯道:“栾书此人,军事上有‘鄢陵之战’的谋略,政治上敢‘弑君立主’,既是晋国霸权的守护者,也是‘卿权压君’的推动者。这般人物,有功亦有过。”

李斯躬身应道:“陛下所言极是。栾书的‘审时度势’‘以谋取胜’,对我大秦治军仍有借鉴——当年我军灭六国,亦是靠精准战术、分化敌军。

但他‘弑君’之举,却需引以为戒:大秦废分封、立郡县,正是为了避免‘卿权专横’的乱象,确保君权集中,方能长治久安。”

嬴政目光锐利:“李斯说得对。栾书的军事智慧可学,但其‘干预君权’的行径绝不可仿。

大秦要的是‘君为主、臣为辅’,任何敢觊觎君权者,皆要付出代价。”

汉·长安宫殿(汉高祖刘邦时期)

汉高祖刘邦看着天幕上栾书“弑厉公立悼公”的记载,皱着眉头对萧何道:“栾书这小子,胆子倒大,敢杀君主再立新君!

虽说最后稳住了晋国,但‘弑君’这事儿,终究是大逆不道。”

萧何躬身道:“陛下,栾书的情况需辩证看——他‘弑君’是为避‘削卿’之乱,客观上为晋悼公‘复霸’铺路,也算‘以国为重’。

但对我大汉而言,需吸取两点:一是要选贤任能,如栾书般有谋的臣子要用,但需防其专权;二是君主要平衡臣权,莫学晋厉公急于‘削卿’引发内乱,也莫让‘六卿专权’的局面在大汉出现。”

天幕依旧【群星璀璨之春秋战国传奇#武将篇#孙武】

【孙武是春秋末期着名军事家,被尊为“兵圣”,其核心成就在于着有《孙子兵法》并助吴国称霸。

孙武出身于齐**事世家田氏,因齐国内乱,约公元前517年南下投奔吴国。

在吴期间,他潜心研究军事,撰写了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 ,该书共13篇,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军事着作之一。】

【经伍子胥多次举荐,孙武向吴王阖闾献上《孙子兵法》。

为验证其可行性,他以吴王宫女演练阵法,严明军纪(即“吴宫教战”),斩杀不听号令的吴王宠妃,最终让宫女听从指挥,赢得吴王信任,被任命为将军。

公元前506年,孙武与伍子胥率吴军伐楚,在柏举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楚军,一度攻占楚国都城郢都,使吴国国力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末期的霸主之一。】

【孙武的具体晚年事迹史料记载较少,相传在吴国霸业稳固后,他归隐田园,专注于兵法的完善与传播。

他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巅峰之作,还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军事、商业、管理等领域,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孙武也因此被公认为全球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

天幕映出自身事迹时,孙武正隐居吴地田园,手中握着刚修订完的《孙子兵法》竹简。

见“吴宫教战”“柏举之战”的过往在天幕上流转,他先是垂眸轻笑,指尖摩挲着竹简上的兵策字句,喃喃道:

“当年斩姬立威,非我好杀,实乃军纪为军之根本;柏举一役破楚,亦非我一人之功,乃阖闾之信、子胥之助、吴军之勇共成。”

待看到“兵圣”之誉与《孙子兵法》“影响现代军事、商业”的评语,他眼中闪过一丝愕然,随即转为释然:

“吾着此书,本为解乱世之困、定三军之序,未料竟能传至后世,跨越千年仍有用处……也算不负此生钻研兵道了。”

言罢,他将竹简整齐叠放,望向天幕的目光里,满是对兵法传承的欣慰。

唐·长安宫殿(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孙武助吴称霸的记载,对房玄龄、李靖笑道:“孙武着《孙子兵法》,开篇便言‘兵者,国之大事’,此乃真知灼见。

朕当年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亦常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准则,这兵法着实是行军打仗的宝典。”

李靖身为名将,深以为然:“陛下所言极是。孙武‘柏举之战’以少胜多,靠的是精准判断楚军虚实;‘吴宫教战’则彰显‘令行禁止’的治军关键。

如今我大唐四边安定,但仍需让边军研习《孙子兵法》,既防外敌来犯,也避免滥用兵力——孙武归隐前仍完善兵法,这份对兵道的敬畏,值得我等武将学习。”

房玄龄补充道:“此外,孙武因齐国内乱投奔吴国,终得施展才华,这也提醒我大唐:需广纳天下贤才,不论出身,只要有孙武般的谋略,便要给予用武之地;同时,君主要如吴王阖闾般信任贤臣,但也要学汉萧何所言‘平衡臣权’,不让武将专权,方能保大唐长治久安。”

李世民颔首:“玄龄、李靖说得都对。孙武的兵道,不仅能安邦,亦能治国——往后朝堂议政,也可引《孙子兵法》‘慎战’‘谋定而后动’之理,莫要行冒进之事。”

三国·许昌宫殿(魏武帝曹操时期)

曹操正执酒盏观天幕,见孙武事迹,猛地将酒一饮而尽,拍案赞道:“孙武真乃奇才!‘吴宫教战’显军纪之严,柏举之战显谋略之高,这《孙子兵法》我读了不下十遍,每次领兵出征,皆能从中得新策!”

郭嘉在侧躬身道:“主公所言极是。孙武‘以少胜多’的战法,与主公破袁绍、讨吕布的用兵之道不谋而合。

且他‘归隐完善兵法’的选择,亦可见其不恋权位的胸襟——如今我魏地人才济济,当学孙武选贤任能之法,让有谋者各司其职,同时严守军纪,方能成就大业。”

曹操点头,指尖点着案上《孙子兵法》刻本:“说得对!往后军中需更重《孙子兵法》的研习,让将士们皆懂‘上兵伐谋’之理。至于臣子,有才如孙武者当用,但也要学吴王‘信而不纵’,绝不让权柄旁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