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223章 群星璀璨之春秋战国传奇武将篇(不包含秦)(1)

蜀·成都宫殿(刘禅时期)

刘禅听“朕最后一个将军,最后的一段名勋”,整个人瘫软在王座上,泪水顺着脸颊滚落,口中反复呢喃:“最后一个将军……是孤负了你……孤这个阿斗,愧对你的衷心啊!”

吴·建业宫殿(孙休时期)

孙休听“就差了一阵东风,他死在那片雨中”,眉头紧锁,对濮阳兴叹道:

“姜维差的哪里是东风,是君主的信任与蜀汉的国运啊!

他文武双全,忠言逆耳,却落得身死‘害三贤’的下场,实在令人痛心!”

濮阳兴躬身道:“主公所言极是。姜维一生为蜀汉奔走,到最后却成了权力争斗的牺牲品。

‘那天水来的少年’,初心不改却难敌时运,这般遭遇,是乱世忠臣的悲哀。江东若想长久,需以蜀汉为戒,莫让忠臣寒心。”

孙休沉默良久,目光凝重:“若江东臣子都能如姜维般忠诚,寡人定当推心置腹,绝不让他落得这般结局。”

魏·洛阳宫殿(曹奂时期)

曹奂听“邓艾想要个首功,钟会的冒死一争”,转头对司马孚道:“姜维竟能搅动邓艾、钟会之争,妄图复国,这份智谋与胆量,实在罕见!只可惜,终究差了一步,死在乱局之中。”

司马孚躬身叹道:“姜维以一己之力挑动魏将内斗,本是蜀汉最后的机会,却因时运不济失败。

他‘以身死害了三贤’,并非本意,只是乱世之中,忠臣难有善终。这般人物,即便为敌,也值得敬重。”

韩·新郑宫殿(韩桓惠王时期)

韩桓惠王听“可惜了文武双全,可惜了他的忠言”,面色沉重,对张平道:“姜维文武双全,却因君主懦弱、时运不济身死,这般遗憾,韩国如今也在经历啊!

我国缺的正是这般忠言敢谏、能扛重任的臣子,可即便有,若君主不能信任,也难有作为。”

天幕流转变成了其他字【#群星璀璨之春秋战国传奇#武将篇#曹刿】

【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着名军事家、政治家,其生平记载集中于“长勺之战”,其他细节史料较少,核心事迹围绕助鲁抗齐展开。

齐桓公伐鲁时,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主动求见,指出庄公“小惠未遍”“小信未孚”,认为其“忠之属也”(为百姓谋福利的行为)才是作战根本,获庄公认可并被委以指挥重任。】

【战斗中,曹刿提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术,待齐军三次击鼓后才下令反击,大败齐军;追击时又通过观察齐军车辙混乱、军旗倒下,确认其并非诈败,最终确保胜利,这一战役也成为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战后曹刿的具体去向史料无明确记载,仅有部分文献提及他后续曾参与鲁国政治事务,但细节有限。

他的军事思想强调“取信于民”和“审时度势”,对后世军事理论有一定影响,其事迹主要通过《左传·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得以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和史学中的经典篇章。】

天幕紧接着放出了曹刿论战的全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的解析:

【第一段: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与“乡人”的对话,揭示了鲁国当权者的鄙陋,也显示了曹刿的远谋。

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先后提出贵族支持、鬼神保佑和察狱以情三个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后一条,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体现了他重视民心得失与战争胜负关系的思想。】

【第二段:写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曹刿“取信于民”的见解得到庄公赞同,二人同乘战车在长勺作战。

曹刿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反攻,在观察了齐军败逃的情况之后才决定追击,而鲁庄公则显得急躁冒进,通过对比突出了曹刿胸有成竹、沉着果断,善于捕捉反攻和追击的时机。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

曹刿认为,战争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齐军士气衰竭时鲁军发起反攻,所以能取胜。

同时,他考虑到齐国是大国,难测虚实,怕有埋伏,在观察到齐军“辙乱”“旗靡”后才下令追击,进一步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远谋。

秦·雍城宫殿(秦穆公时期)

秦穆公看着天幕上的记载,手指捋着胡须,对百里奚道:“曹刿‘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话,虽尖锐,却道出了实情。

秦国地处西陲,要想向东发展,需远离‘鄙陋’之见,广招天下贤才,像曹刿那样有远谋、重民心的人,若能为秦国所用,何愁秦国不强?”

百里奚笑道:“君上有此雄心,秦国必能崛起。长勺之战告诉我们,兵力强弱并非绝对,只要有贤才辅佐、民心归附,弱国也能战胜强国。

如今秦国虽与中原列国差距较大,但只要我们坚守‘取信于民’,静待时机,终有向东发展的一天。”

秦穆公目光望向东方,语气坚定:“孤定当以曹刿为鉴,招贤纳士、安抚百姓,让秦国早日跻身中原强国之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