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181章 群星璀璨之秦朝名将传文臣篇(4)

三国·曹魏

许昌丞相府,曹操凝视着天幕,抚须沉吟:“商鞅敢想敢为,不惧旧势力阻挠推行变法,这份魄力,值得钦佩。想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推行屯田制、改革赋税,亦是在仿商鞅之法,强兵富国。”

郭嘉在旁道:“主公所言极是,只是商鞅虽让秦国富强,却因过于刚直、不懂得变通,最终落得悲惨结局。主公如今虽权势滔天,但朝堂之上仍有反对之声,还需学商鞅之谋,却避商鞅之祸,方能稳步推进大业。”

三国·蜀汉

成都皇宫,刘备望着天幕上商鞅“奖励军功、重视民生”的举措,感慨道:“我蜀汉偏安一隅,国力远不及曹魏与东吴,若能有商鞅这般贤臣,推行利于民生、提振军力的政策,何愁不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躬身道:“主公勿忧,臣已在蜀汉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力求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整顿军纪、提升士兵战斗力。只是商鞅变法需君主全力支持,如今主公信任臣,臣定当效仿商鞅之心,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东吴

建业吴王宫,孙权看着天幕上商鞅身死族灭的结局,面色复杂:“商鞅有治国大才,却落得如此下场,可见改革之路布满荆棘。我东吴凭借江东地利得以立足,但若想与曹魏、蜀汉抗衡,亦需改革弊政,只是……如何在推行改革时,安抚旧臣与士族,却是个难题。”

周瑜在旁道:“主公无需太过担忧,我江东士族虽势力庞大,但大多心系江东安危。只要主公推行的改革能让江东百姓受益、让江东国力增强,再辅以恩威并施之策,定能获得士族支持。商鞅之鉴,在于其过于严苛,未给旧势力留有余地,主公只需引以为戒便可。

天幕继续介绍起下一位秦朝名将“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家,以“连横”策略破六国“合纵”,多次出使各国游说,为秦国瓦解诸侯联盟、拓展疆域立下汗马功劳。他就是张仪”

【张仪是战国时期着名纵横家、外交家,核心成就为以“连横”策略破六国“合纵”,辅佐秦惠文王瓦解诸侯联盟,为秦国东出奠定战略基础,最终病逝于魏国。

张仪出身魏国贵族旁支,早年与苏秦一同师从鬼谷子,专攻纵横之术,精通谋略与辩术。】

【早年游历诸侯未获重用,后因苏秦暗中资助,于公元前329年投奔秦国,凭借“连横”主张获秦惠文王重用,被任命为客卿。

当时苏秦已促成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张仪以“连横”破局,重点通过外交手段分化诸侯。】

【公元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以“献商於六百里之地”为诱饵,骗楚怀王与齐国断交;事后却称只许“六里”,导致楚齐联盟破裂,楚国怒而攻秦,最终被秦击败,国力大损。

此后张仪先后出使韩、齐、赵、燕等国,以威逼利诱(展示秦国武力、许以利益)说服各国背弃“合纵”,转而与秦结盟,使秦国彻底摆脱被围堵的局面。】

【因功被秦惠文王任命为秦国丞相,封“武信君”,成为秦国核心决策者之一,主持外交事务多年。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

秦武王素来不喜欢张仪(认为其“言而无信”,轻视纵横之术),张仪失去靠山,为避祸主动请求前往魏国,以“让魏国事秦,使诸侯效仿”为由,获秦武王同意。

张仪入魏后,被魏襄王任命为丞相,继续推动魏秦友好,最终于公元前309年在魏国病逝,得以善终。】

战国·秦国(张仪所处时期)

咸阳相府内,张仪正手持竹简批阅文书,忽见天幕亮起,映出自己一生轨迹,先是微怔,随即抚掌轻笑。

待看到“欺楚绝齐”“连横破合纵”的记载,他眸中闪过精光:“世人皆骂我言而无信,可乱世之中,外交本就是国之利器。若不拆楚齐联盟,秦国如何能摆脱合纵围堵?这‘欺诈’二字,换得秦国东出数十年安稳,值了!”

当天幕提及秦武王即位后自己主动离秦,张仪端起酒盏浅酌,语气淡然:“君择臣,臣亦择君。武王好勇力、轻谋略,我若执意留秦,恐落得如商鞅般身败名裂的下场。

转投魏国既能保全身家,又能续推秦魏交好,此举算是两全。”最后见“病逝魏国,得以善终”的结局,他放下酒盏,长叹一声:“纵横半生,能得善终,已是天幸。只愿我创下的连横之策,能护秦国长久强盛。”

春秋战国·楚国

郢都宫殿中,楚怀王盯着天幕上“张仪欺楚”的片段,气得拍案而起,指节发白:

“好一个张仪!竟敢以六百里之地为饵,戏耍寡人、离间楚齐!当年丹阳、蓝田之战,我楚国损兵折将、丢失城池,皆是拜此贼所赐!若老天有眼,寡人定要将他挫骨扬灰!”

令尹昭阳躬身劝道:“大王息怒。张仪虽狡诈,但若不是我楚国急于得地、轻信其言,也不会落入圈套。

此事亦是警示我楚:日后与诸侯交涉,需多谋慎断,不可再因贪利而误国。”

春秋战国·赵国

邯郸赵王宫,赵武灵王看着天幕上张仪游说各国背弃合纵的画面,眉头紧锁:“这张仪一张利口,竟能让韩、齐、燕等国背弃盟约,转而事秦,其辩术之高、谋略之深,实在可畏。

若赵国当初未被其威逼利诱,坚持合纵抗秦,秦国未必能如此轻易东出。”

上大夫楼缓点头:“主公所言极是。张仪的连横之术,看似靠欺诈与威逼,实则精准抓住了各国‘自保图利’的心思。

我赵国如今推行胡服骑射,虽军力渐强,但仍需警惕秦国的外交算计,不可重蹈他国覆辙。”

汉朝·长安

未央宫中,汉武帝刘彻看完天幕,手指轻叩御案:“张仪以口舌为刃,瓦解六国联盟,助秦国打开局面,这般外交才能,着实难得。朕如今欲破匈奴、通西域,正需如张仪般善谋善辩的使臣,为大汉争取盟友、分化敌势。”

御史大夫公孙弘躬身道:“陛下英明。但张仪‘言而无信’的手段,却不可效仿。大汉以信义立国,若使臣学张仪欺诈之术,恐失诸侯信任,反误国家大事。当取其‘洞察人心、善谋全局’之智,弃其‘背信弃义’之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