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57章 工业革命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第57章 工业革命

作者:迷城寒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1:56

【工业革命:蒸汽机鸣惊天地,机器轰鸣破农耕】

标志:珍妮纺纱机问世,瓦特改良蒸汽机,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兴起,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影响:生产力呈几何级爆发,推动城市化进程,重塑世界格局,为现代文明奠定物质基础,也埋下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的隐患。

秦朝,咸阳宫

嬴政看着画面中蒸汽机吞吐白雾、火车碾压铁轨的场景,眉头紧锁:“这铁疙瘩竟能日行千里、运货万石?倒比朕的驰道马车快上十倍!只是这般浓烟滚滚,恐伤地脉——我大秦修都江堰、郑国渠,讲究顺势而为,这等‘逆天之器’,怕是藏着祸根。”

李斯躬身道:“陛下明鉴。机器取代人力,正如当年铁器取代青铜,确是进步。只是那工厂里劳工如蚁,昼夜不休,倒像咱当年修长城的徭役——若只图效率不顾民生,怕会重蹈陈胜吴广之覆辙。”

嬴政指尖叩案:“它能造坚船利炮,也能开矿织布,是柄双刃剑。若为我大秦所用,运粮草、通驿道,确能助朕拓土万里;但若落入六国余孽之手……可见任何利器,终究要看握在谁手里。”

汉朝,未央宫

刘彻盯着纺织厂流水线飞速运转的画面,眼中放光:“这等织布效率,抵得上千个织女!若有此物,我大汉丝绸岂止畅销西域?只是那火车奔袭时的气势,比霍去病的骑兵还猛——若用来运兵,三日便可抵达漠北,何愁匈奴不灭?”

卫青沉吟道:“陛下,此物虽强,却离不开煤铁。正如我朝骑兵需水草丰美之地,它得靠矿山铁路,受地利所限。况且百姓都去工厂,谁来耕种?当年文景二帝重农抑商,正是怕舍本逐末——粮食才是天下根基啊。”

刘彻抚掌大笑:“你多虑了!有这机器帮忙,一亩地能产十石粮,百姓既能做工又能种田,岂不两全?只是那海外诸国借此物变强,倒像当年匈奴学会冶铁——天下棋局,又要变了。”

三国,洛阳

曹丕看着蒸汽轮船横渡大洋的场景,对司马懿道:“这船不用风帆,不惧风浪,比我大魏楼船厉害多了!若能造此船,渡长江如履平地,何愁灭不了吴蜀?”

司马懿抚须道:“陛下,此物需烧煤炼铁,正如我军打仗需粮草军械。那英国小国靠它称霸四海,可见‘工’与‘农’、‘兵’同等重要。只是画面中贫民窟与豪宅比邻,倒像袁绍河北之地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贫富悬殊到极致,必生内乱。”

曹真按剑道:“管它什么隐患!能赢才是根本!当年官渡之战,咱靠奇袭乌巢断粮取胜,这机器不就是新时代的‘乌巢’?谁先掌握,谁就能定天下!”

三国,蜀汉,成都宫

刘备望着画面中蒸汽机驱动的机器昼夜不息,抚着胡须轻叹:“这铁家伙竟能顶百夫之力,若能用来冶铁造箭,我蜀汉军器何愁不足?当年在长坂坡,若有这等运力,百姓也不必跟着我颠沛流离了。”

诸葛亮手摇羽扇,目光落在工厂流水线的细节上,缓缓道:“陛下,此物确有大用。譬如北伐运粮,栈道艰险,靠人力畜力常误战机,若有火车代步,祁山之粮三日可至,正如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兵可恃。只是它耗煤甚巨,我蜀地虽有铁矿,煤藏却稀,恐难持久——凡事当量体裁衣,不可强求。”

赵云按枪立于旁,沉声道:“丞相所言极是。画面中劳工被机器所累,形同囚徒,倒像当年董卓坞堡中的役夫。若为求强而失民心,纵使机器再多,也如无根之木。我蜀汉以‘兴复汉室’为旗,靠的是民心所向,而非器物之利。”

刘备点头:“子龙说得在理。这机器再好,也需有德者用之。若能借其力减百姓劳役,丰衣足食,自然是福;若只为扩军争地,让百姓再受苦难,便违了咱‘以人为本’的初心。北伐之路远,器物可助,人心更要护啊。”

唐朝,大明宫

李世民看着曼彻斯特从乡村变巨城的画面,对李靖笑道:“这城市化倒像朕当年扩建长安,只是速度快得吓人。机器日夜轰鸣,倒比洛阳的官营作坊热闹十倍——可见‘利’能驱人,亦能乱人。”

李靖道:“陛下,它能造坚甲利刃,也能让百姓穿暖吃饱,本是好事。只是那烟囱遮天蔽日,河水黑如墨汁,倒像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过度劳民——只顾眼前之利,不顾后世之害,终究不妥。”

李世民叹道:“凡事过犹不及。朕当年轻徭薄赋,才有贞观之治。这工业革命若能如均田制般兼顾公平,让富者不骄、贫者有依,方能长久。不然,再强的机器,也挡不住百姓揭竿而起。”

明朝,应天府

朱元璋盯着画面中纺织女工被机器轧伤手指的场景,脸色铁青:“这工厂竟把人当牲口使!咱当年立《大明律》,严禁苛待工匠,就是怕官逼民反。他们为了赚钱连人命都不顾,比那元末贪官还狠!”

徐达道:“陛下息怒。这机器确有厉害处,比如开矿挖煤,比咱用人力快百倍。只是那海外扩张,倒像倭寇袭扰沿海——他们靠船坚炮利抢别人的地,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咱大明郑和下西洋,靠的是怀柔,不是掠夺。”

马皇后轻声道:“百姓要的不过是安稳日子。机器能让日子变好,他们自然欢喜;若只是让少数人发财,多数人遭罪,再好的东西也会变成祸根。当年咱闹革命,不就是因为元人把百姓逼得没活路了吗?”

朱元璋点头:“这铁疙瘩是好是坏,全看怎么用。若用它来强国家、富百姓,便是宝贝;若用它来坑害人、欺负人,不如砸了!咱朱家的天下,可不能学他们这般折腾。”

清朝,紫禁城

康熙望着蒸汽火车在铁轨上疾驰的画面,捻须沉吟:“此物日行千里,远超八百里加急,若用于驿传军情,边陲异动一日便可直达京师,倒是利国之器。只是那烟囱黑烟滚滚,似有违天地和谐,正如西洋历法虽精密,却难融于我朝农时传统——新物虽好,亦需斟酌损益。”

张廷玉躬身道:“皇上圣明。工业革命以机器代人力,正如我朝推广高产作物,皆为富民强兵。只是观其民,工厂主富可敌国,劳工却食不果腹,这等失衡,恰如本朝旗人与汉民待遇悬殊,久必生乱。若欲引入,必先立规,使利不外溢、苦不独担。”

康熙颔首:“海禁虽开,仍需防外患。彼辈借机器之力横行海外,夺地掠财,正如当年倭寇之祸。我朝既需师其长技,亦要守我根本,断不可学那舍本逐末之举——器物可学,民心不可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