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54章 盘点十大统帅(终)

春秋,吴国王宫

阖闾将记载孙武的竹简反复翻看,对身旁伍子胥道:“孙武率我吴军大败楚国,攻入郢都,这等战绩,比起当年姜太公辅佐文王武王,也不遑多让!他这以少胜多的本事,真当得起‘兵圣’二字。”

伍子胥躬身道:“大王所言极是。孙武不仅善战,更着《孙子兵法》传于后世,这才是真正的不朽之功。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如臣当年献策破楚,必先摸清楚军布防——打仗光靠勇力不够,得先算清楚才行。”

阖闾抚须笑道:“他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比白起一味歼灭,多了层更高明的境界。若当年伐楚能靠威慑令其臣服,倒能少些杀戮,只是楚国积威已久,怕是没那么容易。”

秦朝,咸阳宫

嬴政读完孙武的事迹,沉默片刻,对李斯道:“这孙武,倒是个难得的全才。既能领兵破城,又能着书立说,比白起只知征战,多了几分长远眼光。”

李斯道:“陛下明鉴。《孙子兵法》流传后世,可比一场胜仗的影响深远得多。就像我朝推行郡县制,不光是为了当下稳固,更是为了后世千秋万代——武力能定一时,制度和思想才能定长久。”

嬴政颔首:“‘不战而屈人之兵’,说得好。若六国能早日看清形势,归顺大秦,何至于血流成河?可惜他们不懂这个道理,非要逼得朕动刀兵。”

汉朝,未央宫

刘彻将竹简拍在案上,对卫青道:“这孙武厉害!领兵能破强楚,写书能传千古,比你我单靠战功,格局大多了。”

卫青道:“陛下,孙武的‘兵贵胜,不贵久’,与那拿破仑的‘速战速决’倒有相通之处,只是孙武更强调‘庙算’,战前算得清楚,打起来才能快准狠。臣当年奔袭匈奴,也是先算准其动向,才敢孤军深入。”

刘彻笑道:“他说‘上兵伐谋’,你用骑兵突击是‘伐兵’,都算得上学问。只是这《孙子兵法》,得让去病也好好学学,别总凭着一股冲劲蛮干。”

三国,洛阳

曹丕手持竹简,对司马懿道:“孙武这‘知己知彼’,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你当年对付诸葛亮,不就是靠着摸清他的底细,才敢坚守不战吗?”

司马懿躬身道:“陛下谬赞。孙武之学,博大精深。‘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张辽在逍遥津死战更显智慧。若能用计谋让敌人不战自退,方能减少折损,保存实力——这才是用兵的上策。”

曹真插言:“话虽如此,但若没虎豹骑的实力做后盾,光靠计谋也吓不住敌人。孙武能破楚,终究是吴军够强,就像咱大魏能压得住蜀吴,还得靠将士能打。”

唐朝,大明宫

李世民对李靖笑道:“李靖啊,你说这孙武,和你比起来如何?你也着过兵书,也打过不少以少胜多的仗。”

李靖连忙躬身:“陛下,臣怎敢与孙武相比?《孙子兵法》乃兵家源头,臣的那些心得,不过是拾其牙慧。他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臣当年突袭突厥,正是悟了这个道理,才敢临机应变,改变原定计划。”

李世民点头:“说得好。用兵最忌墨守成规,孙武能留下这样的着作,是给后世所有将帅立了规矩,又破了规矩。这种既能立言又能立功的,才是真本事。”

明朝,应天府

朱元璋翻看着《孙子兵法》的节选,对徐达道:“这孙武写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像不像咱当年打陈友谅时的样子?该快的时候就猛冲,该稳的时候就扎营,不能一根筋到底。”

徐达道:“陛下说得是。咱当年能赢,就是因为比对手会变通。孙武强调‘庙算’,咱每次大战前都要反复商议计策,正是学的这个道理。不像有些将领,脑子一热就带兵往上冲,那是送死。”

马皇后在一旁道:“最难得是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想法,透着仁心。打仗终究是为了安定,能少死人总是好的。当年若不是陈友谅逼得太紧,咱也不想打那么多恶仗。”

朱元璋叹道:“可惜啊,这世上能懂这个道理的不多。大多时候,还得靠刀枪说话,但心里得装着孙武这些话,别打糊涂仗,别滥杀无辜——这才是将帅的本分。”

【盘点十大统帅第一名,伟人………】监测到天道干扰以直接输入脑海的形式播放。

赢政沉默了,不止是嬴政,其他各时空的帝王也沉默了。

把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国重新建起只用了百年时间,各方面都落后于他国。但就是这样的国家,在伟人的带领下,竟能让列强胆寒,让世界侧目。

嬴政率先开口:“此等人物,当真神也!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能让国家崛起,这等手腕和谋略,远非我等能及。”

刘彻感慨道:“他虽未经历过我们那个时代的战争,但他带领人民取得的胜利,比我们任何一场战役都要伟大。‘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他这里有了新的诠释。”

李世民赞道:“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度,这份功绩,当永载史册。”

朱元璋抚须长叹:“从百废待兴到家国昌盛,这份成就,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他是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的伟人。”

【盘点吴国大脑中枢,周瑜!】各时空的帝王们再次将目光聚焦。

阖闾率先来了兴致,开口道:“这周瑜,可是我吴国之人,且让我看看他有何能耐。”

画面展开,呈现出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只见周瑜羽扇纶巾,指挥若定,一把大火烧得曹军丢盔弃甲。

嬴政微微点头:“此子谋略不凡,以弱胜强,这火攻之计用得妙极。”

刘彻赞道:“他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大才,统兵御敌,丝毫不输那些老将。”

李世民笑道:“这周瑜不仅善战,还精通音律,当真是个全才。”

朱元璋摸着胡须道:“他在这乱世之中,能辅佐孙策、孙权稳固东吴,这份忠诚和本事,值得称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