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228章 群星璀璨之春秋战国传奇武将篇(6)

北宋·开封府(与赵匡胤同代)

寇准刚任枢密副使,听闻天幕上伍子胥的故事,对身旁官员叹道:“伍子婿之忠,可比张巡、许远;其才,可比赵普相公。

然其‘鞭尸’之举,失之偏激;其死谏之直,虽可敬,却未懂‘迂回’——若他能稍缓锋芒,或可暂避伯嚭之谗,再寻时机护吴。”

北宋·开封府(宋仁宗时期)

包拯刚审完一桩民间冤案,听闻天幕上伍子胥的故事,放下手中的惊堂木,面色凝重:

“伍子婿为报父兄之仇忍辱负重,助吴强邦却遭冤杀,其忠直可叹,其悲剧可鉴!

夫差信奸佞、杀贤臣,终致国亡,此乃君主‘不辨忠奸’之祸;子胥虽刚直,却未懂‘避祸保身’以图长远,亦有可惜之处。”

身旁的主簿叹道:“大人所言极是。今我大宋仁宗陛下广纳忠言、远避奸佞,大人您也能直言进谏、为民申冤,正是免了‘夫差子胥’之患。”

包拯摇头:“为臣者,当学子胥之‘忠’,却不可学其‘刚而无柔’;为君者,当鉴夫差之‘失’,需明辨忠奸、善纳良言。如此,方能君臣相得、社稷安稳。”

天幕依旧【#群星璀璨之春秋战国传奇#武将篇#阖闾】

【阖闾(?-前496年,名光,又称公子光)是春秋末期吴国第24任君主,以“隐忍夺位、强吴称霸”为核心人生轨迹,一手将吴国推向春秋争霸的巅峰,是吴国崛起的关键人物。

阖闾出身吴国公室,是吴王诸樊之子。因吴王寿梦晚年传位方式引发宗室权力纠葛,最终王位落到堂弟僚(吴王僚)手中,阖闾虽心怀不满,却始终隐忍,暗中招揽人才、积蓄力量。

他结识了从楚国逃亡的伍子胥,又经伍子胥引荐,收用刺客专诸。

公元前515年,阖闾借宴请吴王僚之机,让专诸以“鱼肠剑”刺杀僚,成功夺取王位,开启了自己的执政生涯。】

【即位后,阖闾以“强吴称霸”为目标,大力任用贤才,

重用伍子胥,让其主持国政,整饬吏治、发展生产,还命伍子胥规划修建姑苏城(今苏州),将其打造成吴国稳固的政治、军事中心;

采纳伍子胥建议,召见并重用孙武(着有《孙子兵法》),让孙武整训吴军,改革军事制度,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同时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吴国国力在短短数年内大幅提升,为后续争霸奠定坚实基础。】

【凭借强大的国力与军队,阖闾开启对外扩张,逐步实现争霸目标

公元前506年,阖闾以伍子胥、孙武为将,率吴军沿淮水西进,在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军主力,随后长驱直入,攻克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几乎灭亡楚国。

此战是春秋时期着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彻底打破“晋楚争霸”的格局,吴国声威大振;

除了对楚作战,阖闾还派兵征服越国、徐国等周边小国,巩固吴国在东南地区的霸主地位,使吴国成为春秋末期不容忽视的强国。】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即位。阖闾趁越国国丧之机,率军伐越,双方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交战。

越军采用奇袭战术,派死士冲锋扰乱吴军阵脚,阖闾在混战中被越军击伤脚趾,后因伤势恶化去世。

临终前,他嘱咐太子夫差“勿忘越国之仇”,为后续夫差伐越、勾践卧薪尝胆埋下伏笔。

阖闾的一生,是从“隐忍公子”到“霸主君主”的逆袭:他以果断手段夺取王位,又凭任贤用能的智慧强兵富国,最终带领吴国跻身春秋霸主之列;虽因轻敌兵败身死,却为吴国留下了强大的基业与争霸的野心,深刻影响了春秋末期的政治格局。】

西汉·长安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与卫青、霍去病讨论军事战略,见天幕上阖闾“用专诸刺僚夺位”的记载,手指轻叩案几:“阖闾隐忍数年,借刺客成事,虽非‘仁君’之举,却显枭雄之决断。

成大事者,需有这般‘藏锋蓄力’的耐心。”卫青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但‘弑君夺位’终非正道。

阖闾后续能任伍子胥、孙武,强吴称霸,是因其知‘夺位后需以贤治国’,方能服众。若仅靠权谋而无治国之才,终难长久。”

唐朝·长安大明宫

唐太宗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论及治国之道,见天幕上阖闾“修建姑苏城、兴修水利”的记载,抚掌赞道:

“阖闾不仅懂军事、善用人,更懂‘固本’——筑都城以固根本,兴水利以养百姓,此乃‘治国先治民’之理。

朕登基后轻徭薄赋、修水利、劝农桑,正是学此‘固本之策’。”

房玄龄道:“陛下所言极是。阖闾虽以权谋夺位,却能以‘强国富民’为己任,故能成就霸业。反观隋炀帝王,虽有才智却穷兵黩武、不顾民生,终致亡国。此‘民生为本’之理,需时刻谨记。”

杜如晦补充:“其临终嘱夫差‘勿忘越仇’,却未教其‘戒骄戒躁’,终致夫差骄纵亡国。

可见君主不仅要传‘复仇之志’,更要传‘治国之智’,方能保社稷长久。”李世民点头:

“正是此理。朕常与诸卿论‘贞观之治’,既要学阖闾‘任贤用能’,更要避其‘轻敌骄纵’,方能保大唐长治久安。”

北宋·开封府(宋太祖时期)

赵普正与寇准商议朝堂吏治,见天幕上阖闾“隐忍夺位、任贤强吴”的故事,沉声道:“阖闾‘藏锋蓄力’数年,终成霸业,其‘隐忍’之智可学;然‘弑君夺位’之术,断不可取。

今我大宋太祖陛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却以‘杯酒释兵权’温和收权,未动刀兵,既保朝堂稳定,又安天下人心,此乃‘仁君之策’,远胜阖闾权谋。”

寇准附和:“赵相公所言极是。阖闾重用伍子胥、孙武,强吴称霸,足见‘任贤’之重。今我大宋选任官员,亦需‘唯才是举’,方能固我大宋根基。

但阖闾晚年轻敌而亡,亦警示我等——纵有强国之势,亦不可轻启战端,需‘慎战’方能保境安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