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221章 天水伯约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第221章 天水伯约

作者:迷城寒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1:56

楚顷襄王端坐王座,见天幕提及黄歇“出使秦国罢兵结盟”,抚掌叹道:“黄歇竟有这般辩才!若真能为楚国解危,当重用于他。”

身旁大夫昭雎躬身道:“黄歇年少有才,且心怀楚国,若加以培养,必成我楚之栋梁。”

待看到黄歇“陪太子熊完入秦为质十年”,楚顷襄王面露愧色:“让臣子为质他国,苦了他二人。”

后见黄歇“设计助太子归国”,昭雎赞道:“黄歇忠君忘身,此等臣子,当委以重任!”

可当天幕播放“李园献妹”“黄歇满门抄斩”,楚顷襄王脸色一沉,拍案道:“黄歇怎敢行此欺君之事!混淆王室血脉,实乃罪该万死!”

昭雎亦摇头:“智者竟栽于权欲与奸人算计,可惜,可叹,更可恨!”

赵·邯郸宫殿(赵孝成王时期)

赵孝成王见天幕中黄歇“说服楚王出兵救赵,解邯郸之围”,对平原君赵胜笑道:

“春申君此举,救赵国于危难,当与信陵君同记大功!”赵胜躬身道:“黄歇有大局观,合纵抗秦亦能挺身而出,是难得的贤才。”

待看到黄歇“经营江东兴修水利”,赵胜补充道:“既能领兵抗敌,又能治国利民,这般能臣,楚国得之,是其幸事。”

后见黄歇结局,赵孝成王叹息:“纵有奇才,失了戒备、犯了大忌,终难善终,此事当为我等君臣之戒。”

秦·咸阳宫殿(秦昭襄王时期)

秦昭襄王见天幕中自己“被黄歇说服罢兵,与楚结盟”,眉头微皱,对范雎道:“当年竟因黄歇一番话放弃攻楚?此子辩才确实棘手。”

范雎躬身道:“黄歇洞悉秦、楚、韩、魏利害,所言非虚,彼时罢兵亦有道理。”

后见黄歇“助太子归国、执掌楚权”,秦昭襄王冷声道:“楚国有此等臣子,倒是多了个麻烦。”

待看到黄歇“合纵抗秦,率军至函谷关”,范雎道:“黄歇虽有号召力,却难统六国之心,联军终会溃散,不足为惧。”当天幕显现黄歇结局,秦昭襄王轻哼:“权臣卷入王室纷争,鲜有善终,此乃天下通理。”

天幕这次直接放出了个歌名《天水伯约》

随后前奏响起,前奏结束来到了歌词念白部分【“安乐公

颇思蜀否啊

此间乐

不思蜀也

不思蜀也”】

随着念白结束,歌词开始

【“我常是一人独念

那日的惊鸿一现

他拜在我的大殿

那一日我们初见

我见他是个降将

方一眼便是已忘”】

蜀·成都宫殿(刘禅时期)

安乐公刘禅初闻天幕念白“颇思蜀否”,手中酒盏微晃,脸上笑意稍滞,旋即又端起酒杯笑道:“不过是歌中戏言,孤在蜀地安乐,何须多虑。”

身旁旧臣郤正闻言,眉头紧锁,低声道:“主公,此句暗指故国,当警醒才是!”刘禅却摆了摆手,只盯着天幕听歌,不愿多谈。

魏·洛阳宫殿(曹奂时期)

魏帝曹奂听着“他拜在我的大殿”“我见他是个降将”,转头问太傅司马孚:“此歌中所言降将,可是蜀汉旧臣?”

司马孚躬身回道:“观歌词意境,恐是指姜维。当年姜维降蜀,后为蜀汉鞠躬尽瘁,倒是个忠烈之人。”

待听到“方一眼便是已忘”,曹奂轻叹:“乱世之中,降将多如牛毛,能被铭记者,必是有过人之处。”

【“光见了相父的衣衫上

风雪飘的摸样

我双手上去来迎

说天下自是难宁

他向我念着一个名

至宫外仍是不停

先说着一路相随

又说是天公所垂

日后他一去不回

便还有这个姜维”】

蜀·成都宫殿(刘禅时期)

郤正听歌词“先说着一路相随,又说是天公所垂”,红了眼眶,哽咽道:“主公,此句分明在说丞相诸葛亮引荐姜维之事!当年丞相在天水见姜维,赞其‘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倾力将他纳入麾下,视若传人啊!”

刘禅握着酒杯的手微微收紧,目光闪烁,却仍嘴硬道:“不过是歌词编排,孤……孤记不清这些旧事了。”

话未说完,听到“日后他一去不回,便还有这个姜维”,杯中酒洒出些许,脸上的轻松终究藏不住,垂眸沉默不语。

【“我便是仔细瞧了瞧

天水的这袭白袍

相父逢我便是聊

可待不得个分毫

此后他战功之越

也已然说了一切

光是那一腔之血

就独可奏上一页”】

燕·蓟城宫殿(燕王喜时期)

燕王喜听着“天水的这袭白袍”,手指轻叩王座扶手,对大夫将渠道:“诸葛亮为蜀汉寻得这般忠勇将才,倒让寡人想起乐毅当年助燕破齐之事。都是君臣相知,方能成大事。”

将渠躬身回道:“主公所言极是。姜维以降将之身,凭一腔热血立战功、护家国,这份忠诚难得。只可惜蜀汉后主无志,纵有贤臣良将,也难抵亡国之祸。”

燕王喜轻叹:“燕国如今亦面临强秦威胁,若能得姜维这般‘一腔之血’的臣子,何惧秦国虎狼之师?只恨当下无人啊!”

韩·新郑宫殿(韩桓惠王时期)

韩桓惠王听歌词“此后他战功之越,也已然说了一切”,面色凝重地对丞相张平道:“韩国地处秦、魏之间,常年受兵戈之苦,却难寻姜维这般能扛起重任的将领。若有此人,或许能为韩国多争几分生机。”

张平摇头叹息:“姜维幸得诸葛亮赏识,才有机会施展抱负。我韩国不仅缺良将,更缺如诸葛亮般能识才、用才的贤臣。如今秦国步步紧逼,我等只能勉力支撑,前路难料啊!”

韩桓惠王沉默点头,目光落在天幕上,满是怅然。

【“自朕的丞相死后

一瞬这天地已旧

我望着我的左右

怎与那曹魏一斗

便还是这个小将

眼中的那抹滚烫

起身后向北而望

他真像我的丞相

他继了父皇之志

要以这天地为誓

又向北伐了十一次

想拼到一个明日”】

蜀·成都宫殿(刘禅时期)

郤正听到“自朕的丞相死后,一瞬这天地已旧”,泪水终是忍不住滚落,哽咽道:“丞相逝去后,蜀汉朝堂人心渐散,唯有姜将军始终记着兴复汉室的大志。

‘向北伐了十一次’,将军明知难为,却仍拼尽全力,这份执着,天地可鉴啊!”

刘禅垂着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酒杯边缘,往日的嬉笑脸庞不见踪影,良久才低声喃喃:“十一次……他竟坚持了这么久……”声音微弱,满是复杂。

魏·洛阳宫殿(曹奂时期)

司马孚听歌词“又向北伐了十一次,想拼到一个明日”,语气沉重地对曹奂道:“姜维十一次北伐,虽未成功,却也让我大魏多次陷入战事。

他明知蜀汉国力远不及魏,却仍不愿放弃,这份韧劲,实属罕见。”

曹奂轻叹:“‘眼中的那抹滚烫’,想来他心中始终装着诸葛亮的托付、蜀汉的安危。

只可惜,大势已去,再多努力也难改结局。这般人物,生在乱世,终究是一场悲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