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13章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第13章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

作者:迷城寒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1:56

【一计覆灭大汉最后的稻草,开启乱世的保命之举——宛城一计,令曹操痛失儿子、侄子与一员虎将:曹昂、曹安民、典韦,连坐骑绝影亦丧于贾诩之计下。】

三国,曹营。方才还吵嚷的氛围瞬间凝固,众人下意识屏息,暗自思忖是否曾得罪过贾诩,看向他的目光多了几分忌惮。

【贾诩是三国时期极具传奇色彩的谋士,以深谋远虑和“毒计”闻名,一生辗转多主却始终屹立不倒,堪称乱世中的生存大师。

贾诩早年曾因病辞官,途中遭遇氐人叛乱,他谎称自己是太尉段颎的外孙(段颎是当时威震西羌的名将),氐人因畏惧段颎势力而不敢加害,贾诩借此脱险,而同行的其他人却被杀害。这一事件已显露出他随机应变、利用信息差自保的能力。】

【贾诩最初依附董卓,在董卓麾下任讨虏校尉。

董卓被吕布诛杀后,其旧部李傕、郭汜等人打算逃亡,贾诩劝阻道:“如果你们放弃军队独自逃跑,一个亭长(基层小官)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率领军队向西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事情成功了,就可以挟持朝廷来征讨天下;如果失败了,再逃跑也不晚。”

这一计直接引发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导致长安大乱,汉室权威进一步衰落,百姓死伤惨重,也让贾诩背上“毒士”之名。】

汉,刘协望着天幕,眼神空洞——他早已是傀儡,天幕所言“大汉气数将尽”,不过是印证了他早已认清的现实。

【离开李傕、郭汜后,贾诩投奔南阳张绣,成为其首席谋士。他两次献策击败曹操。

第一次,曹操征讨张绣,张绣初降后又反悔,贾诩献计突袭曹军,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及猛将典韦战死,曹操险些丧命。

第二次,曹操再次来攻,贾诩识破曹操退兵的诱敌之计,劝张绣勿追,张绣不听致败;随后贾诩又让张绣追击,果然大胜,展现出对曹操用兵习惯的精准预判。】

【官渡之战前,贾诩力劝张绣归降曹操(而非袁绍),理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袁绍势大,我方投奔必不被重视,而曹操势弱,得我等必喜”。

张绣听从其计,归降后曹操果然大喜,贾诩也因此进入曹营。

在曹操麾下,贾诩多次献上关键计谋。

官渡之战时,贾诩建议曹操抓住时机偷袭乌巢,坚定其决战信心。

赤壁之战前,贾诩曾劝曹操先稳定荆州,再图江东,曹操未听,最终大败。】

【关中之战,曹操与马超、韩遂对峙,贾诩献“离间计”,挑拨马超与韩遂的关系,使联军瓦解,曹操得以平定关中。

贾诩深知自己非曹操旧部,且曾多次与曹操为敌,因此行事极为低调,从不结党营私,子女婚嫁也不攀附权贵。

在曹操立储问题上,他以“袁绍、刘表废长立幼导致祸乱”为由,暗示曹操立长子曹丕,最终曹丕继位(魏文帝),贾诩因功被封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

【公元223年,贾诩病逝,享年77岁(在三国时期属高寿),谥号“肃侯”。

他的一生,既以狠辣计谋影响了乱世走向,又凭借谨慎低调的处世哲学得以善终,是三国谋士中“实用主义”与“生存智慧”的典型代表。】

这时,曹操缓缓开口:“诸位不必惊慌,文和(贾诩字文和)如今已为我曹营效力,过往之事不必再提。”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贾诩立于一旁,神色平静,仿佛方才众人的忌惮与己无关。曹操看向他:“文和,如今局势复杂,你可有应对之策?”

贾诩拱手道:“主公,当下东吴孙权与西蜀刘备皆有野心,可先稳住一方,再图另一方。若能离间孙刘联盟,逐个击破,大业可成。”

曹操抚须点头,沉思片刻:“此计甚妙,但如何离间孙刘,还需从长计议。”

贾诩补充道:“可派人前往东吴,宣扬刘备欲独吞荆州之地,引发两家嫌隙。再观其动向,适时而动。”

【总体而言,贾诩的影响兼具破坏性与建设性,他的计谋加剧了乱世的动荡,却也在特定阶段推动了局势向统一方向演进,最终以独特的方式嵌入了三国历史的脉络中。

且贾诩只出计,用不用全看曹操——毕竟他的计策,多是下策与下下策。

一日,曹操问军中感染瘟疫,可有办法解决?贾诩起身道:“可用投石车将感染瘟疫者投至敌方。”

话音未落,一旁传来怒喝:“竖子,安敢动此歪念!”说话者正是程昱。】

三国,季汉。刘备松了口气:“军师,没想到曹操还算有几分良心,终究未用这等阴毒之计。”诸葛亮颔首:“乱世之中,尚存底线,已是难得。”

【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销烟二百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1840鸦片战,琦善与英方谈判。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各朝帝王官员皆坐不住了——天幕展现的内容跨度极大,后续似乎藏着更多惊心动魄的变局。三国已够纷争,可往后的局面,竟似更为艰难。

三国,曹操望着天幕中混乱的场景,眉头紧锁:“不论未来如何,当下我等还是要先平定这乱世。”

汉,灵帝刘宏怒拍案几:“这后面到底还有多少祸事!朕绝不坐以待毙!”可他心里清楚,自己能掌控的,唯有眼前的时代。

清,道光帝面色惨白,指尖冰凉——他已预感到鸦片战争的惨败,那一纸条约背后,是国威扫地的屈辱。

【“1856到60,二次鸦片战争起。1860占天津,同年十月攻北京……反帝,反侵,反封建,一段不堪回首的时间。”】

【“系列条约不平等,犹如签了卖身契。不再夜郎自大,踏实振兴我中华。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唉~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ps:歌名《近代史上》,演唱:Jaso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