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117章 一生求魔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第117章 一生求魔

作者:迷城寒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11:56

宋朝,苏轼刚夹起的东坡肉掉回盘子里,愣了片刻后抚掌大笑:“‘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枝梨花压海棠’——这接得刁钻!前句豪气,后句旖旎,倒像是老夫我会做的事!”

他转头对身旁书童道,“只是‘问世间情为何物,两岸猿声啼不住’,这情与猿声何干?难不成是情到深处,连猿猴都来凑热闹?”说罢自己先笑倒在案前。

唐朝,李白一口酒刚咽下去,闻言“噗”地喷了出来,指着天幕笑得直拍桌子:“妙哉!妙哉!‘春风得意马蹄疾’接‘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性子,合我胃口!只是这‘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雌雄’——哈哈,莫不是哪家少年郎在外游荡太久,归来竟被认作姑娘家?”

杜甫在一旁连连摇头,却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太白兄莫笑,这般接句,倒有几分野趣,只是……先帝创业未半,怎就‘骈死于槽枥之间’了?未免太荒唐。”

天幕继续【#苏铭#史上最惨主角#一生求魔】

【苏铭,本是第五真界塑冥族族人苏战之子,生来便夭折 ,命运却在他身上开启了一场残酷的玩笑。

在第五真界被破时,他被苏轩衣利用,导致身魂分离,苏轩衣用一滴血和暗晨禁术十亿尸魂禁伪造成他的肉身,这肉身被阴灵族带到阴死之地的九阴真界,后又被二代蛮神抱回蛮族大陆。

在蛮族大陆的乌山部落,苏铭以为找到了亲情、友情与爱情,阿公的疼爱、雷辰的友情、白灵的爱情,让他拥有了平凡又幸福的少年时光。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帝天精心编织的一场虚幻之梦,是他宿命轮回中的一环,且这样的轮回竟已进行了三十六次。

随着修为提升,苏铭逐渐发现记忆中的虚假,知晓自己不过是帝天实现计划的一颗棋子,身世的真相残酷得让他难以接受——真正的他在婴孩时就已夭折,如今的肉身是被拼凑而成。】

【即便如此,苏铭没有向命运低头,毅然踏上修命之路。

他入邯山城、踏邯山链、撞东荒钟、晋开尘境,在一次次的战斗与磨砺中不断成长,结识了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遭遇了无数强大的敌人。

他拜天寒、战司马、师天邪,在天邪子的宝库内,知晓自己身处南晨,而故乡乌山远在西盟,隔着无边死海,为了回家,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不断变强。】

【仙族入侵,蛮族大乱,苏铭参透界力,打破规则,成为四代蛮神,带领蛮族驱逐仙族,使蛮族疆土扩张,走向空前强盛。

但他的征程并未就此结束,为了探寻真相,拯救在乎之人,他闯入神源星海,历经重重磨难。

在赤火星,他吞噬赤蟒凤,凝练分身;在黑墨星,他夺舍道空,探寻烈山修下落;他闯入第五烘炉,与掌境大能争斗,收火魁、友长河、慑紫龙、灭黄眉 ,最终掌控第五烘炉,只为守护心中所爱与信念。】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三荒劫前,他将珍视之人送往未知的彼岸,期望能换取一丝生机,可忘川逆流,珍视之人皆化为飞灰。无尽的绝望让苏铭发疯,他夺舍玄葬,企图开启冥门复活亲朋好友。

三千年后,他夺舍成功踏入道无涯之境,可此时天地间只剩他一人,孤独如影随形。为了开启冥门,他在亿万年岁月里,不断穿梭于各个世界,寻找亲人好友存在的痕迹,心在孤独与寂寞中逐渐麻木,甚至忘记如何发声。】

【最终,苏铭寻到了众人的灵魂碎片,却独缺秃毛鹤的。他不愿复活的人只有被赋予的记忆,于是,他做出了最后的抉择——牺牲自己,身化世界,用自身生机激活众人的生命印记。

苏铭的一生,充满了挣扎与抗争,虽以悲剧落幕,但他对命运的不屈、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以及那执着的信念,却深深烙印在这片他曾奋力守护的天地间 。】

长安街头,说书人将苏铭故事编成新话本,讲到乌山少年时光,茶肆里孩童们听得笑出声;说到忘川逆流、亲友化灰,满座皆寂,有妇人掏帕拭泪。

散场后,小贩们围着讨论:“那苏铭拼了一辈子,到底值不值?”穿粗布衣裳的书生接话:“能为在乎的人争一次,便值了。”

江南水乡,绣娘将苏铭身化世界的场景绣成屏风,屏上星辰璀璨,隐约可见无数人影。

商船往来时,客商们必驻足观赏,有老船家叹:“咱这辈子求的是风调雨顺,他求的是逆天改命,都是个‘求’字,只是他的路,太苦喽。”

乡野村落,老农们听不懂“道无涯”“塑冥族”,却记住了苏铭找亲人的情节。傍晚纳凉时,阿婆拍着孙儿后背说:“那娃子啊,跟咱村丢了羊的小三一样,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把在乎的找回来。”

孙儿似懂非懂,指着星空问:“他变成星星了吗?”阿婆点头:“嗯,变成了能护着所有人的星星。”

秦始皇正执剑审视疆域图,见天幕中苏铭逆天争命的轨迹,指节叩击案几,沉声道:“此子虽生于虚妄,却有朕之锋芒。

逆天改命,纵结局悲凉,亦胜过困于天命牢笼。”言罢,目光扫过阶下群臣,似在寻找如苏铭般敢逆洪流之人。

边关军营,士兵们围着篝火听斥候讲天幕内容,听到苏铭战大能、掌烘炉,皆拍案叫好;听到他亿万年孤独穿梭,席间只剩柴火噼啪声。

清朝,蒲松龄在聊斋中整理狐鬼故事,见天幕里苏铭与秃毛鹤的羁绊,停下笔喃喃:“吾书中小鬼多有情义,却不及此子与鹤生死相依。他宁舍身不换假记忆,这份真,比百篇志怪更动人。”

遂取来砚台,在纸上写下“情之至者,逆命亦可”。

冯梦龙刚校完《喻世明言》的手稿,听闻书童复述天幕中苏铭的故事,当即搁下笔,在书房中踱了数圈,而后击节道:“奇哉!此人一生,比咱笔下的三言二拍更跌宕!你看他,生是假生,命是死命,偏要从泥沼里挣出条血路来——这‘求’字,求的哪是魔?求的是个‘真’!”

他翻出空白纸卷,提笔便写:“乌山一梦,醒后是劫;忘川逆流,孤影是歌。这般故事,该入《警世通言》,让世人看看,纵命如草芥,心亦可如磐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