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 第99章 从百姓的角度来评判帝王

天幕继续,如果从百姓的角度来评判帝王。

天幕上的字刚显,沛县的田埂上就炸开了锅。刚收完麦的老农蹲在田垄上,烟袋锅在鞋底磕得“梆梆”响:“评判帝王?那得看咱锅里有没有米,身上有没有衣!”

旁边扛着锄头的后生接话:“就说那秦始皇吧,修长城、建阿房宫,徭役比地里的草还多!我爷爷当年被征去修长城,三年没回家,最后骨头都找不着——甭管他统一了多少地方,对咱百姓来说,就是个催命的阎王!”

“可话也不能这么说。”卖豆腐的王二推着独轮车路过,车辙压过田埂的泥:“秦法虽严,可路修宽了,咱卖货能走得远;度量衡统一了,买盐换布不用被坑秤。我爹说,当年七国并立的时候,过个县界就得换种钱,比磨豆腐还麻烦。”

老农狠狠抽了口烟:“路再宽,人没了有啥用?我看那汉文帝就不错,税赋轻,徭役少,咱能安安稳稳种三五年地,攒下钱给娃娶媳妇——这才是好皇帝!”

长安西市的酒肆里,穿粗布短打的酒保正擦着碗,听见邻桌书生谈论天幕,忍不住插嘴:“啥叫好坏?能让咱小老百姓睡安稳觉的就是好!汉武帝打匈奴是厉害,可边关的兵卒哪个不是咱百姓的娃?我表哥去了漠北,十年没信儿,家里老娘眼睛都哭瞎了。”

隔壁卖胡饼的胡人老板操着生硬的汉话:“但他把匈奴打跑了,我从西域来长安,路上再没遇过马贼。

以前我爹带货,得凑上百人才敢走河西,现在单人单骑也敢走——这也是好。”

酒保撇撇嘴:“好是好,可他晚年穷兵黩武,咱纳的税比饼还厚!去年我攒了半年的钱,全被征去当军饷,连给媳妇扯块花布都舍不得。”

洛阳城的贫民窟里,拾柴的老妇抱着捆枯枝,坐在墙根下晒太阳。

听见墙头上的孩童念天幕上的字,浑浊的眼睛亮了亮:“评判帝王?我老婆子不懂那些大道理。就记得贞观年间,我男人病死了,官府给了口薄棺;后来闹饥荒,里正挨家送粥,我那饿肚子的孙儿才没饿死。”

旁边补鞋的老汉接过话:“武则天当皇帝时,虽说是女人家,可咱摆摊不用怕地痞流氓,收税的官也不敢多要——她那时候,连咱贫民窟的路都修了,下雨天不用踩泥坑。”

“可她杀了好多官呢。”孩童脆生生地说。

老妇拍了拍孙儿的头:“官多杀几个不打紧,只要别杀咱百姓,别抢咱锅里的粥——咱小老百姓,就图个安稳日子,谁让咱安稳,谁就是好帝王。”

天幕上的字依旧亮着,各地的百姓或说或笑,或叹或骂。在他们口中,没有“雄才大略”“千古一帝”的虚话,只有“税重不重”“徭役多不多”“日子安稳不安稳”的实在。

那些在史书上叱咤风云的帝王,到了百姓嘴里,不过是和自家村口保长一样的评判标准——能不能让他们安安稳稳地种好一亩地,睡好一夜觉,把娃拉扯大。

夕阳西下,田埂上的老农扛着锄头往家走,嘴里哼着小调:“皇帝老儿坐金銮,不如咱炕头暖;龙椅再高,不如咱锅里有米,仓里有棉……”

汴梁城的夜市刚摆开摊子,卖糖画的张老汉正用铜勺在青石板上勾出条鲤鱼,听见隔壁说书人聊起天幕,蘸着糖稀的手顿了顿:“要说百姓眼里的好皇帝,得算那宋仁宗。我爷爷说,当年他卖糖画,哪怕三更半夜挑着担子穿街过巷,也敢哼着小曲——那时候的差役,见了咱小商贩客气着呢,从不乱伸手要钱。”

旁边卖馄饨的李大娘往锅里撒着葱花,白气熏得她眯起眼:“可不是嘛!听说那时候读书人考中了进士,骑着马游街,见了挑担子的都要勒马让路。

哪像后来,官老爷的轿子过街,咱得趴在地上磕头,慢了还得挨鞭子。”她舀起一碗馄饨递给客人,“帝王好不好,就看他手下的官敢不敢欺负咱——仁宗那时候,听说有百姓告到皇宫门口,皇帝都能亲自听诉,这才叫把咱当人看。”

临安的码头边,扛大包的力夫们歇在石阶上,汗珠子顺着黝黑的脊梁往下淌。

为首的老王头摸出个糙面馒头,掰了半块给徒弟:“别听城里人的,咱苦力看皇帝,就看能不能吃饱饭。宋高宗虽然后来偏安江南,可他刚定都临安那阵,码头活多,工钱也给得足,咱一天能挣三个馒头,还能剩一个给家里娃——这就比战乱时强,那时候命都不值一个窝头。”

徒弟啃着馒头嘟囔:“可人家说他杀了岳飞……”

老王头瞪他一眼:“岳飞是英雄,可咱力夫懂啥朝堂恩怨?咱只知道,那会儿不打仗了,码头能靠船,咱能挣钱买米——皇帝再圣明,若天天打仗,咱还不是得饿肚子?”

咸阳古道旁,守着瓜田的老汉看着过路的商旅,摇着蒲扇叹道:“要说折腾,谁也比不过隋炀帝。修大运河时,我爹被拉去当民夫,三年没回来,田都荒了。

后来听说他还三征高丽,村里的壮丁去一个没回一个,最后连收瓜的人都凑不齐。”他拍着瓜田的土,“运河是好,能行船运货,可把百姓折腾死了,再好的工程也成了祸事——帝王啊,就像种瓜,得慢慢浇 water 施肥,急着求大丰收,准得把瓜秧拔死。”

远处官道上,一队逃难的流民正往南走,其中一个妇人抱着瘦得皮包骨的孩子,听见天幕的议论,抹着泪道:“啥叫好皇帝?能让咱有口粥喝,不被兵匪追着跑,就是好皇帝!去年闹灾,官府发了救济粮,虽然掺了沙土,可终究没饿死——就冲这点,那皇帝就比前几年不管不顾的强。”

夜幕渐深,各地的灯火亮了起来。卖糖画的铜勺继续勾勒着图案,馄饨锅的白气氤氲着市井,码头的力夫又扛起了大包,瓜田的老汉在月光下守着瓜棚。

他们的评判简单又实在:帝王的功业再大,若填不饱百姓的肚子,护不住百姓的安宁,便什么也不是;哪怕只是让他们能安稳地卖一天糖画、扛一天活、守一亩田,这样的帝王,才会被他们在饭桌上、田埂边,念叨一句“还算不错”。

天幕上的光映着人间烟火,仿佛也在说:所谓盛世,从来不是金銮殿上的颂歌,而是千万百姓家烟囱里升起的炊烟,是他们脸上踏踏实实的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