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430章 巧匠传艺,远域归心

占城新落成的工坊里,木槌敲击声与纺车转动声交织成韵。大宋工匠李铁山正弯腰调整织机的综线,指尖在经纬间灵活穿梭,身后围满了屏息凝神的占城百姓,王阿福的婆娘翠娘也在其中,手里紧紧攥着一团刚轧好的棉絮,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这织机叫‘斜织机’,比你们传统的织机多了踏杆,手脚配合着来,一天能织两匹布,还能织出花纹。”李铁山一边演示,一边用刚学会的几句占城语解释,“先把棉絮弹松,纺成棉纱,再经线、纬线,一步步来,不难。”他抬手将棉纱穿过综眼,脚下轻踏踏杆,综线上下开合,纬线随着梭子来回穿梭,不过片刻,布面上便显出简单的云纹雏形。

翠娘看得眼睛发亮,忍不住上前学着李铁山的样子踏动踏杆,虽起初手脚不协调,梭子几次掉落,但在李铁山的指点下,很快便找到了节奏。“成了!我织出花纹了!”她惊喜地叫道,指尖抚过布面上浅浅的纹路,脸上满是成就感。周围的占城妇女们也纷纷上前尝试,工坊里顿时热闹起来,有人请教纺纱技巧,有人询问染料配比,大宋工匠们耐心解答,连比划带示范,不知不觉便到了日暮时分。

翠娘带着自己织出的半匹棉布回到家时,王阿福正坐在谷仓前晾晒稻谷。见婆娘捧着布料回来,他连忙起身:“这是你织的?比市集上卖的麻布细腻多了!”翠娘笑着点头,将李铁山教的纺织技巧细细说来,末了道:“等我熟练了,咱们就能织更多布,除了自己穿,还能卖给商船,换些笔墨纸砚,让阿狗去学大宋的文字。”王阿福闻言大喜,当即决定明天就去砍些木材,照着工匠们的样子,给自己家也做一架织机。

与此同时,泉州港的仓库区里,穆罕默德正与大宋瓷器商张老板核对货物。一排排崭新的青瓷、白瓷整齐码放,釉色莹润,造型雅致,既有适合日常使用的碗碟壶罐,也有供人赏玩的花瓶摆件。“这些瓷器运往阿拉伯,定能卖个好价钱。”穆罕默德拿起一只白瓷碗,对着光看了看,碗壁薄如蝉翼,透光性极好,“上次带回去的几件瓷器,被贵族们争相购买,出价是原价的三倍。”

张老板笑道:“穆罕默德先生放心,这些都是景德镇的上等瓷器,耐用又美观。港务司刚修好了新仓库,能防潮防蛀,您的货物在这里存放多久都无妨。”他指着不远处正在装卸的货船,“那是去三佛齐的船,您的货物可以随船出发,沿途有大宋水师护送,万无一失。”

穆罕默德心中愈发踏实,他此次不仅带来了更多香料,还带来了阿拉伯的宝石和波斯的地毯,打算与大宋商户进行更大规模的交易。“我还想采购一批大宋的农具和种子,带回阿拉伯。”他说道,“贵国的曲辕犁和占城稻如此神奇,若能在我国推广,百姓们也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张老板立刻应下,承诺会联系相关商户,为他筹备齐全所需货物。

消息传到汴梁,赵昺正在与刘秉忠、郭守敬商议南洋建设事宜。得知大宋的纺织、制瓷技艺已在占城落地生根,阿拉伯商人主动求购农具种子,赵昺龙颜大悦:“技艺互通,民生相融,这才是长久之道。”他当即下旨,命景德镇烧制一批适合南洋、西域气候的瓷器,加厚碗壁、加固瓶底,方便长途运输;让户部挑选优质麦种、棉种,连同农具图纸一起,交由穆罕默德带回阿拉伯;再派二十名纺织、制瓷工匠前往南洋,在三佛齐也开设工坊,传授技艺。

旨意下达后,汴梁的工匠们日夜赶工,挑选种子的官员仔细甄别,确保每一粒种子都颗粒饱满、适应性强。而在占城的工坊里,翠娘已经能熟练操作织机,她织出的棉布带着独特的占城花纹,被大宋商船收购后,运往泉州再转销各地;王阿福则跟着大宋工匠学习打造曲辕犁,打算学会后,教村里其他人一起制作,让更多农户受益。

三佛齐的稻田里,大宋农官指导农户种下的第二季稻苗已绿油油一片;泉州港的码头上,穆罕默德的商船满载着瓷器、农具、种子,缓缓驶离港口,向着阿拉伯方向进发;占城的新港口上,朱重八看着往来不绝的商船和脸上洋溢着笑容的百姓,心中愈发坚定:陛下所期盼的“天下太平,万国咸宁”,正随着谷满仓廪、商通远域,在南洋大地上一步步变为现实。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