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425章 琉球兴学,海疆靖倭

秋意渐浓时,琉球的首里港已褪去暑气,码头边新修的学堂正忙着上梁。朱重八亲自带着水师士兵搬运木料,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半点不敢怠慢——这是大宋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官学,陛下特意叮嘱要“规制如国子监,教法循大宋”,容不得半点马虎。

“将军,学堂的匾额已刻好了!”工匠捧着一块楠木匾额跑来,上面“琉球大宋学堂”六个大字笔力遒劲,是赵昺亲笔所书。朱重八接过匾额,小心翼翼地挂在学堂正门,目光扫过围观的琉球百姓——他们中有人捧着自家种的红薯,有人提着刚捕的海鱼,眼神里满是期待。

“乡亲们,”朱重八站上台阶,声音洪亮,“这学堂不收束修,凡年满六岁的孩童,不论男女,都能来读书!学大宋的文字,学种地的法子,学造船的手艺,往后咱们琉球的日子,定能和汴梁一样好!”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欢呼声。琉球百姓此前多以渔猎为生,常受倭寇侵扰,日子过得颠沛流离。自大宋水师驻守后,倭寇不敢再来,如今又能让孩子读书学本事,这份恩情,他们记在心里。

开学那日,学堂里坐满了孩童。大宋派来的先生拿起课本,先教大家写“宋”“民”“安”三个字,又讲起汴梁城里“百姓安乐,商队往来”的故事。窗外,朱重八正带着水师操练,战船在港口列阵,帆影如云,与学堂里的读书声相映成趣——这是他心中“海疆安稳,文教兴盛”的模样。

而此时的高丽沿海,另一番景象正在上演。二十艘大宋战船划破海面,船头的“宋”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朱重八按陛下旨意,亲自率军支援高丽,刚到仁川港,便听闻倭寇船队正劫掠附近渔村。

“传令下去,分三路包抄,不许放跑一艘倭船!”朱重八站在“镇海号”船头,拔出腰间佩刀。水师士兵早已摩拳擦掌,火炮迅速装填,待倭船进入射程,一声令下,炮火轰鸣,瞬间将一艘倭船炸得粉碎。

倭寇从未见过如此精良的战船与火炮,顿时乱了阵脚。大宋水师趁势追击,钩爪搭上倭船,士兵们纵身跃上,与倭寇短兵相接。朱重八亲自冲锋,刀光闪过,两名倭寇应声倒地。高丽将领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才明白大宋水师为何能让日本称臣——这般战力,绝非高丽所能比。

不到一个时辰,倭寇船队便全军覆没。高丽百姓扶老携幼,捧着米酒、年糕来感谢大宋士兵,口中不停喊着“大宋天威”。朱重八扶起一位老者,笑道:“往后有大宋水师在,倭寇再不敢来犯,咱们只管安心通商、种地。”

捷报传回汴梁时,赵昺正在国子监查看《大宋律》的外文译本。西域文、日文、高丽文的译本整齐地摆放在案上,学子们正逐字核对,确保没有偏差。听闻琉球学堂顺利开学、高丽倭寇被肃清,他拿起一本高丽文译本,笑道:“律法传出去,武力护得住,这才是大宋对藩属的承诺。”

刘秉忠接过捷报,见上面写着“高丽王愿增贡五万匹麻布,请求大宋多派农官传授农技”,不禁点头:“陛下以文教化,以武护佑,藩属自然归心。如今西域商路通畅,东洋、高丽安定,下一步,是不是该考虑南洋通商了?”

赵昺望向窗外,秋风卷起国子监的银杏叶,金黄一片。他想起此前出使东洋时,朱重八提过南洋有香料、象牙,若能开通商路,既能丰富大宋物产,又能将大宋的教化传得更远。

“南洋之事,可先派使者去打探。”赵昺放下译本,语气坚定,“但眼下,要先把琉球、高丽的学堂办好,把农技术教到位——让藩属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比再多的纳贡都重要。”

当日午后,赵昺下旨:再派五名农官、三名匠师前往琉球,带去新的稻种与造船图纸;命礼部挑选十名优秀学子,赴高丽传授《大宋律》与农技。旨意传出,汴梁的商户们纷纷筹备货物,盼着南洋商路早日开通,能将大宋的丝绸、瓷器卖到更远的地方。

而在琉球的学堂里,孩童们正齐声诵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高丽的农田里,大宋农官正教农户使用曲辕犁;在西域的丝路上,大宋商队与察合台汗国的商队并肩前行——大宋的盛世,正以这样的方式,在更辽阔的土地上蔓延开来。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