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423章 丝路通商,河工兴邦

汴梁的春日总带着几分温润,紫宸殿外的海棠开得正盛,花瓣落在青砖上,沾着晨露,像是铺了层淡粉的碎玉。赵昺刚用过早膳,户部尚书便捧着一叠账册匆匆进来,额角还带着薄汗。

“陛下,这是西域商路的首月通商账册。”户部尚书将账册递上,声音里藏着难掩的振奋,“徐达将军驻守河西后,察合台汗国不仅开放了三条旧丝路通道,还派了商队护送大宋商队至撒马尔罕。这月仅丝绸、瓷器两项,便换回了十万匹良马、三千斤和田玉,还有西域的苜蓿种子——农官说,这种子耐旱,若在西北推广,能让荒田多收三成粮。”

赵昺翻开账册,见上面的数字一笔笔清晰明了,连商队途经的驿站、关税数额都标注得详尽,一笔点头:“关税既不能苛待外商,也不能亏了国库,如今这‘十税一’的定例,看来是对的。另外,让农官即刻带苜蓿种子去西北,选几处荒地试种,若真能丰收,明年便在河西、关中大面积推广。”

话音刚落,内侍又引着工部尚书进来。他手中捧着一卷图纸,展开在御案上,是黄河中下游的河道疏浚图,上面用朱砂标出了险段,用墨笔圈出了拟修的堤坝。

“陛下,黄河自去年秋汛后,下游兰考、濮阳段的河床又高了二尺,若今夏再遇暴雨,恐有决堤之险。”工部尚书指着图纸上的红圈,语气凝重,“臣已与河工老手商议,拟征调五万民夫,先疏浚这两段河道,再在沿岸修十二座减水坝,既能泄洪,又能引水灌溉两岸农田。只是……所需粮草、工具甚多,还需陛下准允户部拨款。”

赵昺俯身细看图纸,手指落在兰考段的河道上——太祖年间,此处曾决堤三次,每次都让两岸百姓流离失所。他抬头看向工部尚书:“此事关乎百万百姓性命,岂能不准?命户部从今年的通商税银中拨出三成,再从国库粮仓调五万石粮食,作为民夫的口粮。另外,传朕旨意,凡参与河工者,免次年一半赋税;若有立功者,可由地方官举荐,入禁军或县衙当差。”

工部尚书大喜,忙躬身领命。一旁的刘秉忠见赵昺处事周全,既重通商之利,又顾民生之安,不禁开口道:“陛下此举,既解了黄河之患,又给了百姓生路,实乃仁政。只是西域商路刚通,黄河河工又起,需派得力之人督查,免得有人从中克扣粮草、贪墨银两。”

赵昺点头:“先生所言极是。西域那边,派御史台的李御史去督查关税与商队安全;黄河河工,就让兵部的周将军去监工,他曾随徐达征战,性子刚正,定能镇住场面。”

两人领命退下后,赵昺走到殿外,望着庭院里的海棠。春风拂过,花瓣落在他的肩头,他忽然想起昨日国子监送来的学子策论,其中有篇提到“商农互补,方能强国”——如今西域通商带来良马、种子,黄河河工保障农田丰收,可不就是“商农互补”?

正思忖间,内侍来报:“陛下,琉球巡检司传来急报,朱将军说有高丽使者乘船来汴梁,想与大宋商议通商之事,如今已在琉球等候,请求陛下是否准其入境。”

赵昺眼中一亮。日本归附后,高丽一直按兵不动,如今主动来议通商,显然是看到了大宋的强盛。他当即道:“准!命朱将军派船护送高丽使者来汴梁,沿途好生照料。另外,让礼部准备接待事宜,既要显大宋的气度,也要摸清高丽的来意——若他们愿像日本那般称臣纳贡,通商之事便可应允;若只是想通商,也可商议,但需定下车马、瓷器的交易章程,不可让大宋吃亏。”

内侍领命而去。赵昺望着远处的皇宫城墙,心中思绪万千——从东洋到西域,从黄河到琉球,大宋的疆土在无形中不断延伸,不是靠刀剑,而是靠律法、通商与仁政。这盛世,正如他当初所愿,正一步步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午后,阳光渐暖。赵昺拿起案上的《大宋律》,翻到“商律”篇——昨日他已命翰林院增补“外商通商条例”,如今正好再细看一遍。书页上的字迹工整,每一条都透着“公平”二字,他忽然觉得,这册律典,比千军万马更能守住大宋的江山。

此时,庭院外传来学子们诵读的声音,隐约是《大宋律》中的“民律”篇。赵昺放下书,嘴角扬起笑意——律法昭彰,民心归向,这便是大宋长治久安的根基。而他要做的,便是带着这份根基,让大宋的旗帜,插遍更遥远的地方。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