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293章 琉球海战显神威,士族密谋掀波澜

琉球群岛的海面上,方国珍的海盗船队与元军水师对峙。二十艘福船如黑色鲨鱼般游弋,船头的神火飞鸦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方国珍望着元军的楼船群,忽然想起赵昺的话:\"记住,火攻要借东风。\"

\"报!风向转东了!\"了望手的喊声划破夜空。方国珍抽出弯刀:\"点火!\"

二十艘火船如离弦之箭冲向元军船队。神火飞鸦在空中划出抛物线,陶罐碎裂声中,火药在甲板上炸开。元军士兵慌乱救火,却不知闽地工匠在火药中掺了桐油——火势瞬间蔓延,连海水都被映得通红。

\"撤!快撤!\"元军主将在旗舰上大喊。可退路已被方国珍的快船堵住,闽地水手抛出的\"火蒺藜\"在海面炸开,碎铁与火焰交织成死亡之网。

潜龙寨的议事厅里,赵昺正在批改科举考卷。周邦彦的时务策论让他眼前一亮:\"改良翻车,以水力驱动,可省人力三成。\"他忽然想起现代的水车技术,提笔批注:\"可试造样机。\"

\"公子,泉州急报!\"林啸的声音带着喜色,\"方国珍在琉球海战大胜,击沉元军战船十二艘!\"

蓝珠拍案而起:\"好!让元蛮子知道,咱们闽地不是好欺负的!\"

赵昺却皱眉:\"琉球虽胜,但元军主力未损。铁穆耳不会善罢甘休。\"他忽然看向陆仲远,\"江南士族那边有什么动静?\"

陆仲远从袖中掏出密报:\"钱穆的门生在苏州集会,密谋反宋。他们联络了浙东的汉军世侯,意图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赵昺冷笑,\"他们以为闽地还是南宋的烂泥塘?\"他忽然起身,\"传我的命令,将闽地的科举试题公之于众——就说这是'新宋科举,唯才是举'。\"

林啸愕然:\"这......会暴露我们的选拔标准啊!\"

\"正是要让他们知道。\"赵昺的目光扫过案头的《闽地农书》,\"当士族子弟发现,种地比写诗更能做官时,他们的根基就会动摇。\"

深夜的苏州城,钱穆的门生们正在秘密集会。\"闽地的科举居然考'如何炼铁'!\"有人拍桌大骂,\"这简直是斯文扫地!\"

\"更可恨的是,他们还在推行'凤凰灯'!\"另一个人指着窗外的闽地商队,\"那些蛮夷的玩意儿,居然在苏州城里流行起来了!\"

忽然,一名家丁匆匆闯入:\"老爷!闽地的商队送来'时务策'的考题,说是要让苏州学子见识见识!\"

众人传阅考题,脸色越来越难看。\"这......这哪里是科举,分明是工匠考试!\"

\"诸位兄台。\"为首的老者忽然冷笑,\"既然赵昺要搞'新制',咱们就给他来个'旧瓶装新酒'。\"他压低声音,\"浙东的李将军答应借兵五千,咱们可以......\"

潜龙寨的密室里,陆仲远对着《闽地新政实施细则》发呆。窗外忽然传来畲族孩童的读书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他忽然想起自己的儿子,那个在元廷做学官的陆文焕——此刻或许也在教蒙古贵族子弟读《论语》。

\"陆长史,公子请您去议事厅。\"林啸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议事厅里,赵昺正在与周邦彦讨论农具改良。看到陆仲远进来,他忽然说:\"陆长史,我想请你去趟苏州。\"

陆仲远愕然:\"苏州?那里的士族......\"

\"正是要去会会他们。\"赵昺将一份请帖推过去,\"江南士族联名邀请我去苏州'讲学',实则想探虚实。\"

蓝珠皱眉:\"这太危险了!万一他们......\"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赵昺的目光扫过众人,\"我要让江南士族看看,闽地的新政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让百姓吃饱穿暖的良方。\"

陆仲远忽然跪下:\"殿下若执意要去,臣恳请随行。\"

赵昺扶起他:\"正有此意。此行需要陆长史的文采,去驳斥那些'新制违礼'的论调。\"

苏州城的文庙前,赵昺的讲学吸引了数千人。江南士族的代表坐在前排,脸上带着不屑。陆仲远站在讲台上,正在宣读《闽地新政纲领》:\"科举不考诗赋,考的是如何治理水患、改良农具......\"

\"荒谬!\"台下有人大喊,\"难道我堂堂士族,要与工匠为伍?\"

赵昺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当年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教学生读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今天,我教你们读的是'如何让百姓吃饱饭'——这才是真正的斯文所在。\"

他忽然命人抬上一台改良的水车:\"这是周邦彦将军设计的'龙骨水车',一人操作可抵十人之力。\"又指向台下的闽地商人,\"他们带来了占城稻种,耐旱高产,愿意免费送给江浙百姓。\"

台下的百姓开始窃窃私语。士族代表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忽然,人群中传来骚动,一名老者被扶上讲台——正是当年在崖山断后的周邦彦。

\"老朽周邦彦。\"老将军的声音带着颤音,\"当年在崖山,我看到十万军民蹈海殉国。今天,我在闽地看到的是十万百姓安居乐业。\"他忽然对着赵昺跪下,\"这才是真正的复宋!\"

全场哗然。士族代表们面面相觑,终于有人起身离开。赵昺知道,这一仗,他赢了民心。

潜龙寨的密室里,赵昺正在接见濠州来的信使。\"朱重八?\"他皱眉,\"他现在何处?\"

\"在钟离县的皇觉寺当和尚。\"信使回答,\"小的按公子吩咐,送了他《闽地农书》和改良农具。\"

赵昺点头:\"好。告诉他,若濠州大旱,可来闽地讨生活。\"他忽然想起历史上的朱元璋,\"记住,这个人,将来会成为改变天下的人。\"

与此同时,大都的朝堂上,铁穆耳正在怒斥闽地的\"挑衅\"。\"赵昺居然在苏州开坛讲学!\"他将闽地的《时务策》摔在地上,\"这是要动摇我大元的根基!\"

胆巴国师躬身道:\"陛下息怒。贫僧已联络吐蕃的萨迦派,不日将派法王使者前来......\"

\"朕要的不是喇嘛!\"铁穆耳忽然冷笑,\"传朕的旨意,让高丽国派五万水师助战——就说这是为了'征讨叛逆'。\"

闽地的秋收时节,赵昺站在泉州港,看着满载而归的商船。方国珍的海盗船队带回了硫磺、硝石,还有倭国的工匠。\"公子,倭国的锻刀匠愿意留在闽地。\"方国珍笑着说,\"他们说这里比日本更有前途。\"

赵昺点头:\"好好安置他们。\"他忽然看向远处的琉球群岛,\"元军的水师不会就此罢休,我们要做好准备。\"

蓝珠忽然跑来:\"公子!江南士族送来密信——他们愿意归附闽地,条件是......\"

\"条件是保留他们的田产。\"赵昺接话,\"告诉他们,可以保留田产,但必须按闽地税法缴税,并且将三成田租分给佃户。\"

蓝珠愕然:\"这......他们能答应吗?\"

\"他们会答应的。\"赵昺望着闽江,\"当看到百姓因占城稻丰收而欢呼时,他们会明白,保住田产比保住面子更重要。\"

潜龙寨的密室里,陆仲远正在整理苏州讲学的记录。窗外忽然传来畲族猎手的歌声,唱的是新改编的《凤凰灯谣》。他忽然想起赵昺在苏州说的那句话:\"斯文不在衣冠,在人心。\"

陆仲远提起笔,在《闽地新政纪要》上写下最后一行字:\"今日方知,真正的道统,不在孔庙的牌位里,而在百姓的稻穗中。\"

闽地的星空下,无数凤凰灯如流萤般闪烁。赵昺站在城楼上,看着这跨越时空的星火,忽然明白,自己的双重灵魂从未割裂——那个在泳池救人的赵炳,与这个在乱世中守护百姓的赵昺,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合而为一。

而在濠州的皇觉寺里,年轻的朱元璋正借着月光阅读《闽地农书》。他的手指划过\"深耕细作\"的图示,忽然抬头望向南方——那里的凤凰灯,正照亮整个闽地的夜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