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204章 稻浪初翻连四野,烽烟又起护千苗

兴州的四月,沉淀池的水泛着浅绿,刚播下的稻种在温水中冒了白芽,毛茸茸的像细针。土堡外的田埂上,各族的人挤在一处——慕容小烈蹲在田边,手指轻轻拨开水面,看着自家河谷来的稻种扎根;阿古拉的匈奴部民正跟着陈老根学做“沙犁”,犁头裹着河西的硬木,能在沙地里划出浅沟;完颜骨的靺鞨猎手则围着王铁蛋,手里捧着兽皮,听他说怎么把兽皮缝在矮棚架上,防夜里的霜冻,连林啸都捧着个陶盆,蹲在最外围,仔细分拣着挑出来的瘪稻种,盆沿沾着的泥水都没顾上擦。

“王师傅,您看俺们这沙犁,是不是能在河西的沙地里用?”阿古拉的族侄巴图举着犁,硬木犁头在阳光下泛着光。王铁蛋走过去,脚踩着沙土地试了试硬度,又调整了犁柄的角度:“再把犁尖磨尖点,沙地里阻力小,能省力气;播完种记得在沟边撒层沙棘籽,等沙棘长出来,能护着稻苗不被风沙埋。”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沙棘叶,“这叶子煮水浇在稻苗根上,能防虫子,河西的沙棘多,你们回去多采点晒着。”

蓝珠背着药篓,正给靺鞨的老猎手涂药膏——老人前几天在冻土上挖坑搭棚,腿被冻裂了,渗着血。“这是用防风草和羊油熬的,涂在裂口里,再用兽皮裹紧,三天就好。”蓝珠边说边递过个陶罐,“辽东的冻土寒,你们搭棚时别光想着快,多垫两层秸秆在脚下,别冻着腿,不然咋种稻?”老猎手接过陶罐,指了指不远处的兽皮袋:“俺们带来的人参,姑娘拿几根回去泡水,补身子——俺们靺鞨人没别的,就这长白山的参金贵。”

正热闹着,嵬名阿骨的党项牧民骑着快马冲进来,马身上的汗把毛都打湿了,领头的牧民手里攥着半截被砍断的红柳枝:“殿下!河西的黑风口,有人偷偷砍沙障的红柳枝!俺们追上的时候,只抓住个断了腿的,他说是钱穆派来的,说要把沙障砍了,让黑风把匈奴人的稻苗全埋了!”

阿古拉一听就急了,拔出腰间的银柄弯刀:“钱穆这狗贼!俺们的沙障刚扎好,他就来毁!俺这就带族人回河西,守着沙障!”完颜骨也站了起来,手里的兽皮攥得皱巴巴的:“俺们靺鞨也去人!长白山的猎手最会盯梢,能帮着守沙障!”

赵昺按住阿古拉的手,目光落在那半截红柳枝上——柳枝的断口很整齐,是用快刀砍的,显然是有备而来。“钱穆是怕河西的稻种长起来,更多部落投靠咱们,才急着毁沙障。”他转身对嵬名阿骨说,“你调二十个党项牧民,跟着巴图回河西,帮着守黑风口;再让陈老根赶制十张‘防沙网’,用红柳枝和芨芨草编的,比沙障更结实,让巴图带回去补上砍断的地方。”

林啸突然站了起来,手里的陶盆放在地上,声音有点发紧:“殿下,俺也想去河西!俺之前帮着陆仲远做过错事,现在想帮着守沙障,也想看看河西的沙地里,稻苗是咋长的——俺还能帮着辨稻种,别让钱穆的人掺烂谷粉。”

赵昺看着他,又看了看林啸手里沾着泥水的陶盆,点了点头:“好,你跟着王师傅一起去,路上多学着点,稻苗长得好不好,全看人心细不细。”

当天下午,王铁蛋、林啸和巴图就带着防沙网出发了。马车上还装着陶瓮,里面是泡好的稻种——怕河西的稻苗被风沙毁了,特意多带了些补种苗。蓝珠把药篓里的防风草和沙棘叶都倒给林啸:“这防风草煮水喝,防河西的风邪;沙棘叶除了浇稻苗,还能治咳嗽,你们守沙障辛苦,别生病了。”

林啸接过药包,紧紧攥在手里,手指蹭到药包里的沙棘叶,糙糙的,像河西的沙土地。他想起之前在望粮坡,看着慕容小烈护着新米的样子,又想起现在手里的药和稻种,忽然觉得,之前走偏的路,现在终于能走回来了。

与此同时,辽东的长白山脚下,完颜骨的族弟完颜石正领着人搭矮棚。刚把兽皮缝在棚架上,就看见远处的冻土上飘着白霜——比往年早了三天。“不好!霜冻来得早,稻苗会冻坏!”完颜石急了,想起王铁蛋说的“秸秆覆苗”,赶紧让人把准备好的秸秆抱过来,铺在稻苗上,又在棚外点了几堆艾草,烟顺着风飘进棚里,能挡点寒气。

等霜化了,完颜石掀开秸秆一看,稻苗的尖还是绿的,没冻坏。他松了口气,从怀里掏出桑皮纸,给兴州写回信——纸上画着矮棚的样子,旁边还画了个笑脸,写着“稻苗安好,霜没冻着,等秋收送新米”。

而建宁的钱穆府里,钱穆正把断了的红柳枝摔在地上,脸色铁青。“一群废物!连个沙障都砍不完!”他对着底下的细作吼,“再派五十个人去辽东,把靺鞨的矮棚烧了!要是让他们的稻种收了,咱们就完了!”细作低着头,不敢应声——他们都知道,现在各族的人都护着稻苗,河西有党项和匈奴巡逻,辽东有靺鞨的猎手盯梢,想毁苗,难了。

兴州的夜里,土堡外的篝火还亮着。赵昺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完颜石的回信,纸上的笑脸歪歪扭扭,却透着欢喜。陈老根端来一碗青稞粥,粥里掺了点新磨的米,是慕容小烈送来的祁连新米,香得很。“殿下,您看这稻种,从兴州到祁连、高昌、河西、辽东,都扎了根了。”陈老根叹着气,“俺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多族人一起种稻,以前是各守各的地,现在是一起护着苗,这比啥都强。”

赵昺喝了口粥,米香混着青稞的味,暖到了心里。他抬头看着远处的稻田,月光洒在水面上,泛着银光,刚冒芽的稻苗在水里晃着,像无数双小手。他知道,钱穆的阴谋还没停,烽烟还会再起,可只要这些稻苗还在长,各族的人还在护着苗,复国的路就不会断——因为这路,不是靠刀剑铺的,是靠一粒一粒稻种,一块一块土地,一双一双百姓的手,慢慢铺出来的。

篝火旁,传来阿古拉的族民唱的河西民歌,调子粗粗的,却透着欢喜,歌词里唱着“沙障扎得牢,稻苗长得高,今年有新米,再也不饿肚子了”。歌声飘在兴州的夜里,飘向河西的沙障,飘向辽东的矮棚,飘向每一片种着兴州稻的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