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188章 龟兹绿洲引坎水,回鹘同心护新禾

西域的日头烈得晃眼,戈壁滩的风裹着沙砾,刮过龟兹绿洲的胡杨林。赵昺勒马站在绿洲边缘,眼前是半枯的芦苇荡——塔里木河的支流在绿洲里蜿蜒,却只够浇灌零星的麦田,更多的土地是裸露的戈壁,连野草都长得稀疏。

“殿下,前面就是回鹘苏莱曼部首领的营地,”林啸指着远处的土坯房,“苏莱曼首领派了人来接,但部落的伊布拉欣长老不相信咱们——他说绿洲的水是‘安拉的恩赐’,不能用来种汉人的稻子,还说元军残部‘沙暴队’说了,稻种会吸干绿洲的水。”

王铁蛋擦着额头的汗,怀里揣着“漠北暖芽种”,却皱着眉:“殿下,西域白天热得能烤熟饼,晚上冷得能结冰,昼夜温差快二十度!而且这水看着少,要是引去种稻,麦田就没水浇了,回鹘人肯定不愿意!”

正说着,苏莱曼骑着骆驼奔来。他穿着绣着花纹的回鹘长袍,腰间挂着银饰,脸上带着犹豫:“赵昺首领,俺们绿洲的水不多,要是种稻失败,族人连麦子都吃不上……沙暴队还说,你们是来抢水的。”

他身后的伊布拉欣长老拄着胡杨木杖,眼神严肃:“汉人首领,绿洲的水是祖辈传下来的,不能用来冒风险!稻子是南方的作物,在西域种不活,只会浪费水!”

百姓们围了过来,有的抱着陶罐去河边打水,有的看着赵昺身后的士兵,眼里满是警惕——去年沙暴队抢了他们的羊皮和粮食,还毁了几亩麦田,他们实在怕再受损失。

赵昺没急着辩解,反而跟着苏莱曼去了塔里木河支流边。他蹲下身,掬起一捧水:“苏莱曼首领,长老,你们看这水,顺着河道流进戈壁就浪费了。我们有法子——修坎儿井,把地下的水引到田里,既能种稻,又不耽误麦田浇水。而且我们带的稻种,能扛住昼夜温差,种出来的稻子,能让族人多一份口粮。”

伊布拉欣长老却摇着头:“坎儿井是祖辈修的,哪能随便改?万一毁了坎儿井,绿洲就完了!”

这时,蓝珠从后面走来,药箱里装着晒干的罗布麻。她走到一个揉着眼睛的回鹘老人面前:“老丈,您是不是经常眼睛疼?这是风沙吹的,用罗布麻煮水敷眼睛,很快就能好。”说着,她就帮老人敷上温热的药布,老人闭着眼,没一会儿就叹了口气:“舒服多了……之前沙暴队的人,见俺眼睛疼,只说俺是‘触怒了安拉’,根本不管。”

百姓们见了,纷纷围过来找蓝珠看诊——有的是风湿,有的是晒伤,蓝珠都耐心地用当地的草药帮他们治疗。苏莱曼看着这一幕,语气软了些:“赵昺首领,俺愿意给你们一块地试种,但要是水不够,就得停。”

赵昺点头:“好!王铁蛋,你带工匠和回鹘人一起修支渠,从坎儿井引水;再用胡杨木搭防风棚,晚上盖上毡布,保住稻苗的温度。”

接下来的几天,义军和回鹘人一起忙活。王铁蛋教他们在田边挖浅沟,把坎儿井的水引到田里;苏莱曼带着族人砍胡杨木,搭建防风棚;伊布拉欣长老虽然没帮忙,却每天都去田边看,眼神里的怀疑渐渐少了些。

可到了第五天,麻烦来了——沙暴队突然闯进绿洲,把搭好的防风棚砍倒了,还往田里扔石头:“不准种稻!再种就烧了你们的土坯房!”

百姓们慌了,苏莱曼拔出腰刀就要冲上去,赵昺却拦住他:“别硬拼!沙暴队只有十几人,咱们把他们引到坎儿井边,那里地形窄,好对付。”

林啸立刻带着士兵绕到沙暴队后面,张勇则假装败退,把沙暴队引到坎儿井的支渠边。没等沙暴队反应过来,回鹘人就从两边的土坡上扔出捆好的芦苇,把沙暴队绊倒,很快就把他们制服了。

沙暴队头目还想狡辩,伊布拉欣长老却走过来,指着他骂:“你根本不是为了绿洲!你是怕我们种出稻子,再也不用靠你们!”

当天傍晚,王铁蛋发现“漠北暖芽种”发了芽——嫩绿的芽苗在防风棚里舒展叶片,虽然白天被晒得有点蔫,晚上盖上毡布后,又恢复了生机。苏莱曼激动地握着赵昺的手:“真活了!稻种真活了!”

伊布拉欣长老蹲在田边,摸了摸湿润的泥土,又看了看芽苗:“安拉保佑,这稻种是好东西。之前是俺糊涂,以后俺帮你们修坎儿井,让更多的地能种稻!”

接下来的日子,绿洲里的稻田渐渐多了起来。王铁蛋把“漠北暖芽种”改良成更耐干旱的“西域绿芽种”,教回鹘人在田里铺碎胡杨树叶,既能保墒,又能肥田;蓝珠则和部落的女子一起采罗布麻,既做药,又织成布;孩子们在田边跑着,帮着捡拾遗落的芽苗,嘴里唱着回鹘语的歌谣。

一天清晨,苏莱曼端来一碗新煮的米粥——这是用田里提前收割的少量稻穗碾的米,混着西域的葡萄干,香甜软糯。他递给赵昺:“殿下,尝尝俺们西域的稻米饭!以后俺们要把坎儿井修得更远,让周边的回鹘部落都种上稻子!”

赵昺接过碗,米香混着葡萄干的甜味,暖了全身。这时,林啸递来一封书信:“殿下,河西走廊的汉人部落和吐蕃部落都派了使者来,说听说龟兹种活了稻子,也想要‘西域绿芽种’,还说愿意帮着修商道,互通粮食和草药。”

赵昺笑着从怀里掏出一袋新选的稻种——这是在绿洲里育出的“龟兹绿芽种”,比“西域绿芽种”更耐旱、更耐盐碱。他递给苏莱曼和伊布拉欣长老:“这稻种留给你们,明年咱们把绿洲的荒田都种上,再传给其他回鹘部落。让塔里木河的水,不仅浇灌麦田,还能浇灌稻田;让西域的绿洲,不仅有麦子,还有稻穗,让所有族人都能吃饱饭,过安稳日子。”

夕阳洒在绿洲上,胡杨林的影子拉得很长,稻田里的芽苗在风里轻轻摇晃。赵昺知道,西域不是终点——河西走廊、吐蕃草原,还有更远的地方,都等着稻种生根。而这复国新章,早已是各族百姓共同的篇章——是汉人、回鹘人、蒙古人、女真人,用坎儿井的水、胡杨木的棚、一颗颗稻芽,写出的天下同心、岁岁丰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