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186章 辽东极寒破坚冰,女真同心种新禾

浑河的冰还没化透,碎冰顺着水流撞在岸边,发出“咔嗒”声。赵昺勒马站在河岸上,眼前的辽东比蓟州更冷——天空飘着细碎的雪,地面冻得裂出纹路,远处的林海裹着白霜,连空气都像要冻成冰碴。

“殿下,前面就是女真完颜部的营地,首领完颜烈带着族人在营外等着,看那样子,怕是不怎么信咱们。”林啸指着前方,几十名女真族人握着猎刀,站在帐篷外,眼神警惕,他们的兽皮袄上还沾着雪,显然等了许久。

王铁蛋扛着新改的“破冰犁”,冻得鼻尖通红:“殿下,辽东的冻土比大同还厚,一锄头下去能弹回来,‘蓟州山芽种’怕是扛不住——俺试了用火道焐土,火灭了不到半个时辰,土又冻上了!”

正说着,完颜烈大步走来,他身材高大,腰间挂着兽骨刀,声音像冰撞石头:“赵昺?你们汉人说给稻种,可俺们女真族靠渔猎过活,这冰天雪地的,稻种能种活?还是说,你们想抢俺们的猎场?”

他身后的萨满老额娘拄着木杖,盯着赵昺手里的稻种袋,语气带着敌意:“汉人的东西都是邪物!去年元军也来送‘粮’,结果把俺们的冬储肉都抢了!这稻种,俺们不要!”

百姓们也跟着附和,有的握紧了猎刀,有的往帐篷里退。赵昺没动怒,反而从怀里掏出一袋炒米,递到完颜烈面前:“完颜首领,这是江南的炒米,用稻子做的。你们渔猎要看天,要是种上稻,冬天就不用怕没粮。至于猎场,朝廷不仅不抢,还会帮你们修陷阱,让猎物更多。”

完颜烈接过炒米,捏了一粒放进嘴里,米香在嘴里散开。他愣了愣——这味道比兽肉干更细腻,是他从没尝过的味道。这时,一个扎着小辫的女真孩子跑过来,盯着炒米袋,眼里满是渴望。赵昺笑着抓了一把,递给孩子:“吃吧,等稻种种活了,还有更甜的米饭。”

孩子接过炒米,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完颜烈的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皱着眉:“可这冻土种不了稻,你有法子?”

“有法子,但要靠咱们一起干。”赵昺指着远处的山林,“林啸探过,山里有温泉,温泉边的土是暖的。咱们可以在温泉边搭暖棚,用兽皮当棚顶,再把冻土敲碎,掺上兽粪肥田,稻种肯定能活。”

萨满老额娘却哼了一声:“温泉是山神的恩赐,哪能用来种汉人的庄稼?要是惹恼了山神,俺们今年的猎物都会跑光!”

百姓们又慌了,有的甚至要把赵昺往外赶。就在这时,蓝珠从后面走来,怀里抱着个发烧的女真孩子,孩子的脸通红,呼吸急促。她对完颜烈说:“首领,这孩子得了风寒,再拖下去会出事。我有草药,能治好他,只求你们让我们试试种稻——要是种不活,我们立刻走。”

完颜烈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咬了咬牙:“好!俺信你们一次!要是孩子治不好,或是稻种活不了,你们就别怪俺不客气!”

接下来的几天,义军和女真族人一起忙活。王铁蛋带着工匠在温泉边搭暖棚,用女真族的兽皮当棚顶,又把温泉水引到田沟里,让土一直保持暖意;完颜烈带着族人敲冻土,掺上晒干的兽粪;蓝珠则守在帐篷里,给孩子熬草药,孩子的烧渐渐退了,能下地跑着玩了。

可萨满老额娘还是不放心,每天都去温泉边念叨,说会惹恼山神。直到第五天,暖棚里的“蓟州山芽种”发了芽——嫩白的芽尖顶着一点绿,在兽皮暖棚里透着生机。王铁蛋激动地喊:“活了!稻种活了!”

女真族人都围过来看,孩子伸手想去摸,完颜烈按住他,眼里满是惊喜。萨满老额娘走到暖棚边,蹲下身,摸了摸发暖的泥土,又看了看芽苗,突然叹了口气:“山神没发怒,这芽苗……是活的。”

就在这时,林啸匆匆跑来:“殿下,不好了!元军残部‘雪狼队’来了,说要抢稻种,还说要把女真族的冬储肉都运走!”

完颜烈一听就火了,拔出兽骨刀:“这群混蛋!去年抢了俺们的肉,今年还来!俺们跟他们拼了!”

“别急。”赵昺拦住他,“雪狼队只有三十几人,咱们设个陷阱——你们假装要把稻种交出去,引他们进山林,我让林啸带士兵在林子里埋伏,定能一网打尽。”

当天下午,雪狼队果然来了。完颜烈假装害怕,把一袋空稻种袋递过去,雪狼队头目刚要接,就听林子里一声哨响,士兵们冲出来,很快就把雪狼队制服了。女真族人见了,都欢呼起来,萨满老额娘走到赵昺面前,弯腰行了个礼:“汉人首领,俺错了,这稻种是好东西,是俺们女真族的希望。”

赵昺笑着点头:“以后,咱们一起种稻,一起过安稳日子。王铁蛋,你教女真族人育苗、移栽,等稻子丰收了,咱们把稻种传到其他女真部落去。”

接下来的日子,温泉边的稻田渐渐成型。女真族人学着汉人插秧,完颜烈甚至放下猎刀,跟着王铁蛋学用犁;孩子们在田边跑着,帮着捡拾遗落的芽苗;蓝珠则教女真人认识草药,治冻伤、风寒。

一天傍晚,完颜烈杀了一头鹿,煮了鹿肉,又端来一碗用温泉水焖的糙米饭——这是用暖棚里刚收的新稻煮的。他递给赵昺:“殿下,尝尝俺们女真族的稻米饭!以后,俺们既有鹿肉吃,又有米饭吃,再也不用怕冬天饿肚子了!”

赵昺接过碗,米饭的香气混着鹿肉的香味,暖了全身。他望着远处的林海,夕阳洒在温泉边的稻田上,稻苗泛着绿光。林啸走过来,递上一封书信:“殿下,漠北的蒙古部落派使者来了,说听说辽东种活了稻子,也想要稻种,还说愿意和咱们结盟,一起防元军残部。”

赵昺笑了,从怀里掏出一袋新选的稻种——这是在温泉边育出的“辽东暖芽种”,比之前的更耐极寒。他递给完颜烈:“首领,这稻种留着,明年咱们把温泉边的荒田都种上,再传给其他部落。让天下的土地,不管是汉人的,还是女真族、蒙古族的,都能长出稻子,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晚风拂过,带着温泉的暖意和稻苗的清香。赵昺知道,辽东不是终点,漠北、西域还有更远的地方,都等着稻种生根发芽。而这复国新章,早已不是大宋的复兴,是天下百姓的复兴——是靠稻芽、靠民心、靠各族人同心协力,写出的安稳与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